那山,那人,那狗,那路,那人生
《那山那人那狗》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间中国湖南西南部绥宁乡间邮路上的故事:在茫茫大山中送了一辈子信的父亲即将退休,儿子接班当了乡邮员。儿子在上任第一天非常兴奋,期待着大家欢迎他们到来的热烈场面,但结果大家对他们的到来习以为常,反应十分平淡。夜幕降临,父子二人来到一个侗族山寨,正巧碰上一场热闹的侗族婚礼,父亲在酒醉中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两人继续赶路遇到一条小溪,儿子执意要将父亲背过溪水。在背父亲过溪的过程中,两人的距离和隔膜消失了,儿子说起母亲总是在守望中生活,而不善表达情感的父亲也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真情。在对同一个女人的思念中,父子的感情默默地交流着……父亲、儿子和狗相伴走了这趟三天两夜的山区邮路,二人也从陌生、隔膜走向体贴、理解,儿子终于明白了父亲一生的甘苦和一个普通乡村邮递员默默无闻的风雨人生。
他们有着山一般的沉默,淳朴、不张扬,却也有着山一样高尚、深沉、厚重。与其说是父亲陪着儿子走过一趟邮路,不如说是儿子在邮路上历经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父子之间心与心的交谈。
打动我心灵的首先就是故事中的一串数字:223里邮路,3天一个来回,30年如一日行走在连绵群山中,给五婆的10元钱……透过这一串数字,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人在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上,由一只狗陪伴,身背沉重的邮包默默行走,3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把一封封信准确无误的送到村民手中。30年,他一个人,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与寂寞,成为封闭的山里人家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一辈子没得过奖,他将自己生活的全部都献给了山里的群众。他用自己的崇高品行为事业画上圆满的记号,他的榜样行为和朴实的话,不仅感动了儿子,也感动了每一个观众,我想这就是中国千千万万脊梁中的一个!
三年级二部 杨荣丽
《那山那人那狗》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间中国湖南西南部绥宁乡间邮路上的故事:在茫茫大山中送了一辈子信的父亲即将退休,儿子接班当了乡邮员。儿子在上任第一天非常兴奋,期待着大家欢迎他们到来的热烈场面,但结果大家对他们的到来习以为常,反应十分平淡。夜幕降临,父子二人来到一个侗族山寨,正巧碰上一场热闹的侗族婚礼,父亲在酒醉中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两人继续赶路遇到一条小溪,儿子执意要将父亲背过溪水。在背父亲过溪的过程中,两人的距离和隔膜消失了,儿子说起母亲总是在守望中生活,而不善表达情感的父亲也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真情。在对同一个女人的思念中,父子的感情默默地交流着……父亲、儿子和狗相伴走了这趟三天两夜的山区邮路,二人也从陌生、隔膜走向体贴、理解,儿子终于明白了父亲一生的甘苦和一个普通乡村邮递员默默无闻的风雨人生。
他们有着山一般的沉默,淳朴、不张扬,却也有着山一样高尚、深沉、厚重。与其说是父亲陪着儿子走过一趟邮路,不如说是儿子在邮路上历经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父子之间心与心的交谈。
打动我心灵的首先就是故事中的一串数字:223里邮路,3天一个来回,30年如一日行走在连绵群山中,给五婆的10元钱……透过这一串数字,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人在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上,由一只狗陪伴,身背沉重的邮包默默行走,3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把一封封信准确无误的送到村民手中。30年,他一个人,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与寂寞,成为封闭的山里人家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一辈子没得过奖,他将自己生活的全部都献给了山里的群众。他用自己的崇高品行为事业画上圆满的记号,他的榜样行为和朴实的话,不仅感动了儿子,也感动了每一个观众,我想这就是中国千千万万脊梁中的一个!
三年级二部 杨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