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7,872贴子:53,189,737
  • 3回复贴,共1

金老走了,随便写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金书中的爱情观。 金书虽然成书时间隔的都不是很久,但从书中爱情观的变化,我觉得还是能看出金老在这方面的一步步认知的。比如书剑里的香香公主,属于那种涉世未深的文艺青年,对童话般爱情的向往。到是射雕的黄蓉,变成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的刁蛮千金调戏傻小子,更像古典爱情小说。神雕的小龙女,不像爱情,更像一种迷恋,重点是师生恋这种对坑传统礼教的宣战。到了倚天,虽然感情戏多了,但还是各种留于表面脸谱话。天龙更脸谱,比如乔峰是真爱阿朱与否,细分析也行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还有段誉和王语嫣,感情点在哪都显得很苍白。到了鹿鼎记,生活化反而更现实,只是感情变得太随意,就跟当下一个,爱的成分已经没有多少。从幻想到古典,再从分类到流俗,最后到放浪,金书里的爱情也是从天上一步步回到人家。我挺喜欢后来的修订的,比如王语嫣更真实了,周芷若也没那么坏了,这才是成熟的爱情观,并且与时俱进。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10-31 02:56回复
    二,金书中的历史 金书吸引人,不光是武侠的因素,融入历史加以江湖化也是读者喜欢的理由之一。从书剑的野史开始编排,到碧血对正史人事的演绎,都表达了一种,那历史的好奇感,加入了一些个人的观点,也算是评判一下,然然而早期还是驾驭不了,比如碧血,想法太多反而不能专一,结果就是主角反而没给读者观众留下什么印象。但从射雕开始,金老明确了背景主旨,简单讲我觉得可以说是保家卫国,三部曲加天龙都是,把江湖精神,儿女情长,上升到民族存亡,国家荣辱的高度,比如说萧大王最明显,做汉人时杀契丹人没手软过,因为当时民族的自豪感给了他,和当时人民普遍的自豪感,而当他做了契丹人的时候,就开始悲天悯人,抛开其他不谈,刻画的还是非常到位的。金书这几部最精彩,我想也是沾了历史的光环。到了鹿鼎记,真就是轻车熟路,驾驭的已经很好了,比如小宝对康熙来说,相当于宠臣,从他对一个宠臣态度上的转变,反衬他一点点慢慢在政治上的成熟。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10-31 03:17
    回复
      2025-08-24 07:52: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金书中的佛与道。金书前期,道家是占统治地位的,跟主角关系密切的都是道家,倚天还是三丰更主一点,到了天龙,前段也是道家各种秀,然后扫地出场,大家算打个平手。再然后,佛家就开始成主流了,反观道家,兴衰只是一时,起起伏伏,到后来越来越趋于居无定所,骗吃骗喝,而佛家成了思想主流,吃穿不愁还很体面。究其原因,我觉得金老是想表达时局对人们信仰的改变,国家动荡的时候,道家思路里的讲究个人修行更合适,而反之,佛家的劝化更有利于时局。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10-31 03:34
      回复
        四,金书中的小悬疑。可能是受当时这类小说有市场的原因,金老也想写,毕竟前期宝藏的设定,都太普遍没新意,但真写起来,总体来说写的不好,比如天龙的大恶人,这坑其实填的非常非常勉强。后来的侠客和笑傲勉强还行,但这种侦探小说式的模式,金老可能也觉得不是自己拿手的,都从简处理。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10-31 0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