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琴初探:
第一次去扬州,第一次到扬州看琴。
感官感觉,扬州做琴的地方特别多,做琴的人特别多,但是上手弹了,好琴并不多。临下班时一位老爷爷级别的卖琴人说,其实你没必要买贵的琴,自己在网上买个木胚子找人挖好了,弹不满意再挖,挖到满意再上漆就可以了,一千余元即可搞定,当然我也只是听听而已。假如我都能造琴那琴也是烂大街了。不过用烂大街来形容一点不错。一位卖琴的老师说,现在只要稍微懂点皮毛的人就可以造琴,雇佣几个工人,木工,漆工,原材料很便宜,造就是了。买琴的我算是外行,但是比我外行的多的大有人在,所以逮着一个算一个。这样的。
至于价格,到琴店,零售一个价格,老师一个价格,代理一个价格。有的老师直接带学生到琴馆买,咱们不排除是老师好的义务帮忙的,更多的是不投资五万的琴直接给学生八万甚至更贵的,其实学生完全没必要找老师去买,自己去更便宜。掏钱谁拿不到呢,琴厂还愿意更便宜卖给学生,他们也烦,但是依然摆脱不了这种模式。
有一点最不好的是,相互中伤别家,言语中话里话外暗示,谁谁的不行。生意好点的趾高气扬,睥睨天下的感觉,一分钱议价空间都没有,。心里好的看你喜欢把握好了,卖超行情价格,卖的比南京还贵,比哪都贵。还有的卖琴很有意思,比如十万以内,多少钱买自己说,且都是友情价,八万也是,五万也是,自己出,价格体系混乱。反正晃了一圈,我是觉得买琴一定要把琴弹好了自己看就行了,有人品好的师友意见可以采纳,自己看多少就买多少,高了不要买就行了。一定要实际上手弹,而不要单纯听录音,这个差距很大很大。最后总结,只要会弹琴,银子备足,好琴还是有的也不算很贵,随缘而买喜欢合适就拿,不要为名家名气所累。这玩意老料子太多太多,普遍都说家里有几十车,可以做到很久远,永远不要担心没琴。







第一次去扬州,第一次到扬州看琴。
感官感觉,扬州做琴的地方特别多,做琴的人特别多,但是上手弹了,好琴并不多。临下班时一位老爷爷级别的卖琴人说,其实你没必要买贵的琴,自己在网上买个木胚子找人挖好了,弹不满意再挖,挖到满意再上漆就可以了,一千余元即可搞定,当然我也只是听听而已。假如我都能造琴那琴也是烂大街了。不过用烂大街来形容一点不错。一位卖琴的老师说,现在只要稍微懂点皮毛的人就可以造琴,雇佣几个工人,木工,漆工,原材料很便宜,造就是了。买琴的我算是外行,但是比我外行的多的大有人在,所以逮着一个算一个。这样的。
至于价格,到琴店,零售一个价格,老师一个价格,代理一个价格。有的老师直接带学生到琴馆买,咱们不排除是老师好的义务帮忙的,更多的是不投资五万的琴直接给学生八万甚至更贵的,其实学生完全没必要找老师去买,自己去更便宜。掏钱谁拿不到呢,琴厂还愿意更便宜卖给学生,他们也烦,但是依然摆脱不了这种模式。
有一点最不好的是,相互中伤别家,言语中话里话外暗示,谁谁的不行。生意好点的趾高气扬,睥睨天下的感觉,一分钱议价空间都没有,。心里好的看你喜欢把握好了,卖超行情价格,卖的比南京还贵,比哪都贵。还有的卖琴很有意思,比如十万以内,多少钱买自己说,且都是友情价,八万也是,五万也是,自己出,价格体系混乱。反正晃了一圈,我是觉得买琴一定要把琴弹好了自己看就行了,有人品好的师友意见可以采纳,自己看多少就买多少,高了不要买就行了。一定要实际上手弹,而不要单纯听录音,这个差距很大很大。最后总结,只要会弹琴,银子备足,好琴还是有的也不算很贵,随缘而买喜欢合适就拿,不要为名家名气所累。这玩意老料子太多太多,普遍都说家里有几十车,可以做到很久远,永远不要担心没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