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吧 关注:4,071,257贴子:50,457,202
  • 6回复贴,共1

从罗永浩的TNT工作站谈开去---未来何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微信优酷里的也是我,第一次写长文,求加精)
@远瞳 @璐村惂鐢ㄦ埛_0000QQP馃惥 @NovemberSky
以及为什么老罗这款产品我虽然敬佩!但仍旧坚定的认为它想做成这个,现阶段以锤子科技,绝对没戏。
这工作站性能不咋地,没啥好说的,但思维的确有开创性,但我想了想,老罗这次又没把事情仔细想清楚。
罗永浩这次想做的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人机交互的革命性变化,使得效率提升。
但我个人认为,在办公和工作的时候,安静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语音的频繁使用可能真的不是那么合时宜,并且用语音发布指令远不如普通操作私密,这就会偶尔使人尴尬,尤其是语音识别率和智能化AI还不能做到性格拟人化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你在交流,这就让你单方面的面对机器发布指令(旁边有人,机器不能百分百识别)的时候面临尴尬的境地,这就让这功能没人想经常用没有实际意义,这一点在AI拟人性格化解决之前,几乎不可能得到正解,就算AI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也只能作为辅助交互手段,因为说话这方式,不够私密,大量办公场所也需要安静,这就限制了它参与进某些工作中。我个人预测交互技术的真正方向应该是以无特殊介质直接可以在空气里显示并操作的现实增强技术,为显示和日常操作核心,利用语音和具有一定性格塑造的AI交流希望得到的东西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这样的感性化知觉化交流或者发布一些简单的生活命令为补充手段的综合性交互革命,其中语音的比重不到百分之三十,大多数有生产力价值的工作由无介质可交互现实增强完成。这很可能是一百年内能达到的最终终极版本,虽然现在还很难做到。但是一直在前进,我相信我死之前能看到这一天。
在这一点上,就我个人来看,老罗判断错了方向。
老罗想说的第二件事情,是个人家庭及企业的处理终端的模块化与移动化。
简单地说就是存在这样一种东西,你出门的时候拿着他,他就是一部手机,你回家时候,或者到公司的时候,把它插到接口上他就会成为一台电脑。
事实上,在我看来,在未来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处理的终端也应该是这样一个模式,可是我觉得老罗所认为的实现方式,太过的肤浅与天真了。
这样一种处理终端,看上去好像他就是这样一套系统的核心一样,这是看上去给人直观的感觉,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按照这样的想法思路去做真的能够达成这样一个模式下的终极的效果吗?
我说错❌,绝无可能!
手机处理器的性能限制了实现这个想法的可能,未来,一个终端,出门的时候拿在身上,到家了插到接口上当PC用,这是完全体。
要实现有三个途径
一,是家里的接口承担了部分的运算和处理工作,手机只作为调度和操作系统软件核心的载体使用,也就是现在的智能一体化家居的进化版,这是短时间内最可能实现的,这种方案不需要手机性能有多强。一个协调器嘛。
第二种,是云技术,在城市里设置安放一个居民的集中的信息处理中心,手机仅作为信息采集,信息发送,信息反馈的平台,一切靠城市中心电脑计算处理,一切靠云和个人家用相连。家庭和企业连接手机,手机连接城市处理中心,家里的各种智能设备把搜集来的信息发送到手机上,手机稍作处理,发给你自己花钱购买的或者租用的城市运算核心(一个巨大的超算矩阵,每个居民能购买一部分运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来给自家用),超算核心处理好运算工作发回给手机,手机做最后的整理收集再向家里的智能设备发布指令,这个方案和第一个方案的区别在于,第一个方案进行处理计算的核心,在自己家里面,家里面每个智能设备都有自己的大脑,手机仅仅是做协调的总脑,这样它就不需要过强的性能。因为简单粗暴地说它的任务就是做排班表,以及最为使用这些东西的主人的喉舌,发布主人的命令。而第二种也就是这一段说的,则是把每个智能设备都变成听令行事的机器,计算核心全部集中到城市中心超算去。手机的作用和第一种方案类似。第一种方案的好处是隐私性更好,但性能肯定比不上第二种超算流。
第三种,这可能是老罗设想里的方案,至少我觉得这和他想的很接近,或者说和他设计的TNT通用版里的手机的角色很接近。
第三种是什么呢?就是手机有一天处理能力能秒天秒地秒空气。在外拿手里,在家只用插上显示器,电池容量666超级棒。
手机的微缩级别的处理器和那么小的电池的能力足够达到台式机的标准。。。
我觉得这就是在做梦,技术无论怎么进步,有一点不会变,同一时代技术背景下,微缩版就是做不到比正常版性能好续航高!
毫无疑问的说,这就是真理!
你想啊,那么小的手机处理器都能跑100万分了(我是说假如),功耗还低,采用同一时代的或者就算落后半代的PC处理器,怎么可能跑分不超过100万?三百万四百万都能期待!那么点大的电池都能满足这种怪兽手机处理器的需求了,笔记本的电池大那么多体积,怎么可能容量不高的吓人?这就是客观事实,几乎无法打破,或者无法长期打破,偶尔出现,能否维持一年时间都不一定。
所以纯粹的目前定义下的智能手机总有一天能从性能上打败同时代的PC,是个伪命题,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你现在5岁,你的哥哥25岁,然后你告诉你的哥哥说有一天我也会到25岁,甚至26岁,然后我就比你年纪大啦,哈哈,好天真,你会长岁数你的哥哥不会长岁数吗?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方案一和方案二最有可能成功、最有可能和交互方式的终极版结合起来,进化成人类的信息处理交互技术的最终进化版的原因。再升级就应该是运算原理啊运算能力的升级了,最终几千年后的脑洞大开版我的眼光也有限,受限于历史局限性,想不出来。
方案一和方案二里手机所承担的角色与方案三是有本质性的不同的,方案一和方案二里手机所承担的角色就是一个协调,去修机器和传声筒以及主人命令的传播者,就并不需要多高的处理能力,也不需要太高的性能。
甚至连在手机上玩游戏的信息处理都可以通过云计算来完成。
如果选择方案一的话,手机性能的要求会比方二要还要稍微高一点,因为方案一没有一个云平台来帮你计算,你玩游戏的时候所需要承担的计算量,必须要手机自身来计算,它的性能要求可能会高一点。
但是方案二对于你的手机的对要求就非常低了,反而这些事情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要求非常的高,比如每个城市可以配套超算,人们的信息无限传输技术,要求非常的高。但是这件事情看上去非常非常的难,但实际上困难吗?
并不是这样的。
在这种涉及到未来的整体规划的事情层面上,以国家的力量来进行整体的战略上的推动,比起企业来进行来做这样的事情是非常容易的,具体的例子就是中国的高铁系列就是这样一个类似的工程,而市场上的硬件商,只需要做好某些芯片的配套,就是把新型号的控制芯片安装到新的家具和电器里面,做好这些芯片的配套就可以了,连生产工具和生产线都不用怎么改,成本低廉到令人发指,主要工作(也就是新超算的搭建和各种无线传输桥接塔台的建立以及怎么卖运算能力和带宽这些具体到基建和做生意的部分)则由新成立的国企来负责(当然也可能是目前的三大运营商终极进化而来)。
这实质上是一种非常非常非常容易实现的方案,只要国家的技术水平能够达到那个程度能把超算的成本降低把信息传输的技术提高到更高,然后再高一点的量,水平上去这个技术就会非常容易实现。
而方案三,他的实现就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困难了,当然,如果它有可能实现的话。
而老罗的思路如果不能改观,不能看到这一层的更深的本质的话,他的TNT系列(如果他继续往下出的话)永远没戏!
而事实上就算他能看到更深一层,也很难很难做到引领这个潮流,成为这一次交互和运算核心的领军人物,它注定是个陈胜吴广式的角色,开先河,后继无力。
原因很简单,对于老罗来说,最有可能实现的是方案一。方案二必须国家级别力量推动,就算实现了,老罗的公司在现在的市场里什么地位,以后还什么地位,可能上升一点,但很难有实质性改变,因为那个时候推动的人就不是老罗了,谁推动,谁决定怎么分蛋糕,而以老罗公司现在的地位,注定分不了太多蛋糕,但作为引领者的陈胜吴广,到那时候如果还活着的话,到时候地位提高些分到的比现在多还是可以期待的,当然,那时候老罗也能愉快的说一场关于“我们当年是如何开启了新时代的大门,吹响了革新的号角”的相声了,听起来就觉得热血沸腾令人尊敬。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锤子的确就会是陈胜吴广式的开百代先河的令人尊敬的公司,虽然它本身无法从这样的行为里获取什么利益。
扯远了啊,还是说方案一,这对锤子的家居电器等等生态体系和市场占有率有巨大的要求,目前国内最有可能做到这一步的,毫无疑问,小米,米家智能生态链如果雷军敢往这方面想,将非常有希望在未来实现这个方案一,如果国家决定推动方案二,那么作为智能家居里国内最成体系的方案提供商体量也足够大,取代锤子这个先驱者得到最大的蛋糕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确凿无疑。
至于方案三。。。先不说它实现不了,就算假如非常不科学的它能实现。。。锤子你想靠自己成为领军者。。。emmmmmm........你先造个自家的手机CPU出来再说,别家可不会配合你还让你站大头。
锤子作为一家手机公司,更多的性质构成是软件+设计。而假如方案三有那么一丁点可能实现的话,不可能是这样的公司能做到的,必须得另一种手机公司,它的成分构成是软件+硬件+设计。想要靠自身推动方案三,必须像格力的口号一样,掌握核心科技。这样的公司国内实力第一的华为,刚入门的有小米,国际上最厉害的是苹果。
总结,锤子的TNT,是试图通过现有技术硬件的不同方式的组合以及软件操作方式上的优化来提前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
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想法有多么幼稚,未来的交互是要以软硬全面结合配套升级为基础的。
在硬件就这种水准的情况之下,仅通过操作系统的改变来期望获得交互方式的革新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简单的例子就是当iPhone没出现之前,大屏触屏手机已经出现了,然而手写笔的效果和满血版的触屏比是如此的不堪入目,这就是硬件能力本身对交互方式的制约。
而锤子,明显是没有这个能力打破这个制约,它不生产硬件,它只是设计外形,设计软件,选取用料,进行组装,它解决不了硬件问题,也就没有能力推动交互的进化。
但在对未来的憧憬中锤子还是充满理想主义的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所有的事,满怀激情和激动的绞尽脑汁的给出了一台现阶段他们最大能力能给出的次世代交互平台。
如果我设想里的这种未来真的实现了,而老罗那时候还活着,那么就算锤子在这个过程里很难分到太大的蛋糕,从而彻底改变市场地位,老罗也可以骄傲的在台上说上两个小时的单口相声,讲述自己和自己的公司还是那个刚建立的时候的满怀理想的团队,讲述他们作为陈胜吴广,是如何吹出了新时代将要来临的号角,发出了当仁不让的呐喊的故事。
永锤不朽。
结论:TNT一定会失败,但它展示了那一点端倪的未来很可能会在几十年内到来。作为陈胜吴广,它撬开了新时代的大门,发出了第一声呐喊,是当之无愧、当仁不让的先驱,老罗应该会欣慰的。
PS:在我的设想里,如果方案二不能实现,那么PC,或者它的某种升级形态这一类的个人电脑产品,就永远不会过时,也看不到夕阳。这是由于承担的任务不同难以互相取代。
现在觉得PC产业夕阳我个人还是觉得是因为过了全国互联网普及的爆发式增长大时代了,一般哪怕三四线城市家里也能做到六成家里有电脑了,一二线城市几乎人人家里有电脑,电脑从从无到有的爆发式增长变成了每个家庭隔几年升级下某个配件的稳步增长,但这生意,长久!并且淘宝京东等网络交易也挤占了大量市场,加上前些年大家都知道电脑实体店黑心商人多猖獗,所以实体店冷清了很多,但整体来看,电脑市场不过是转型了,远远称不上夕阳。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9-02 03:19回复
    自顶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9-02 03:20
    回复
      2025-08-24 08:15: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自顶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9-02 03:22
      回复
        投稿@狂拽炫酷滑小稽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9-02 03:30
        收起回复
          自顶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9-02 05: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