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有的时候我觉得你真是残忍。”诸葛亮低着头苦笑,“你总是突然出现,然后又自顾自地消失。每一次离别,都说‘下一次见面,就是敌人了’这样让人难受的话。”
诸葛亮的声音并不高,就像在讲一个故事一样平淡。
但是又充满了痛苦,悲伤,和……失望。
“我们分别之后,你从未给我写过信。”诸葛亮看着他,“也从来没有联系过我。就像我这个人从来没有一样。”
周瑜一怔,却无可辩驳。
……这确实,是事实。他从来未曾联系过诸葛亮。
诸葛亮笑了一声,然后道:“第一次见面,你生了好重的病。我照顾了将近一个月,然后突然你就走了。什么话也没留下。
“第二次见面,我们上画舫上喝酒。你拒绝了我。你说了好多好绝情的话。”诸葛亮抬起头,看着他,眼神悲戚,“你还记得吗?”
周瑜一默,摇头。
诸葛亮看着他,自嘲道:
“你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有你的天下,我有我的苍生。从今天起,你我井水不犯河水,只当你没遇见过我,我也不曾遇见你,日后谁也不记得谁。’”
他一顿,然后又开口。
“‘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就是在战场上了。’”
周瑜嗓子一哑,只能道:“你竟然还记得?”
诸葛亮看着他,眼神带着三分悲色,“你却已经忘了。”
周瑜听他这么一说,只觉心头一噎,无限的愧疚浮了上来。
“第三次见面,”诸葛亮收回目光,继续淡淡道:“是在赤壁前夜。你我在月下共饮,然后谈起人生幸事。我问你,你这一生第一幸事是什么,你说是‘遇见了一个**’……”
“别说了,”周瑜心头一阵难过和愧疚,只得道:“孔明,别说了。”
“第四次,是在赤壁之战。”
“别说了……”
“第五次,是在那孙策墓前。”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你说了好些话。
可是我觉得,每一句都是对我说的,但是每一句又都不是对我说的。”
周瑜看着他。他没有看周瑜。
“你我在江畔送别。”烛光晃着诸葛亮的半侧脸,“我希望我们能常常联系,你却说,‘下一次见面,可能就是敌人了’。”
诸葛亮偏过头来,看着他,苦笑道:“如今唯一一次主动来找我,也是带着这样过分的要求。”
他面带悲情,眼中有苦涩也有失望,“公瑾,你怎么能这么残忍?”
你把你所有的好,所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所有的爱与热血,都给了孙策。
你肯给他十年,却不肯将目光在我身上停留哪怕一瞬。
“在你的眼中,”诸葛亮苦笑道:“我恐怕,也就是一个不相干的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