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赵惠文王骗秦昭王
《战国策》秦攻赵,蔺、离石、祁拔。赵以公子郚为质于秦,而请内焦、黎、牛狐之城,以易蔺、离石、祁于赵。赵背秦,不予焦、黎、牛狐。秦王怒,令公子缯请地,赵王乃令郑朱对曰:“夫蔺、离石、祁之地,旷远于赵,而近于大国。有先王之明与先臣之力,故能有之。今寡人不逮,其社稷之不能恤,安能收恤蔺、离石,祁乎?寡人有不令之臣,实为此事也,非寡人之所敢知。”卒倍秦。
秦王大怒,令卫胡易伐赵,攻阏与。赵奢将救之。魏令公子咎以锐师居安邑,以挟秦。秦败于阏与,反攻魏几,廉颇救几,大败秦师。

齐国——齐愍王甩秦昭王
《田世家》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
《战国纵横家书》:齐勺(赵)遇于阿,王忧之。臣与于遇,约功(攻)秦去帝。
《战国纵横家书》且五国之主尝合衡谋伐赵,疏分赵壤,箸之(盘)竽,属之祝(诅)。五国之兵出有日矣。齐乃西师以(禁)强秦。史秦废令,疏服而听。

韩国——韩襄王甩秦昭王
《韩非子》前时五诸侯尝相与共伐韩,秦发兵以救之。韩居中国,地不能满千里,而所以得与诸侯班位于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秦之力也。先时五诸侯共伐秦,韩反与诸侯先为雁行以向秦军于阙下矣。

楚国——楚怀王也想甩秦昭王,可惜反被孟尝君甩了
《楚世家》二十六年,三国共伐楚。楚使太子入质于秦而请救。秦乃遗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战国策》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虽兰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之辞去,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急;秦愈不敢出,则是我离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
薛公曰:“善。”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大臣有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