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26,605贴子:9,666,351
  • 3回复贴,共1

【读书疑问】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怎么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此为邪盛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有余等等这一段,怎么解?有老师有兴趣闲情讲讲吗?有心得自解的更好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7-31 06:54回复
    读古文,要把标点去了,重新断句。因为标点的人标的未必是对的。这段是这样的:形,气不足;病,气有余。形指外在表现,病指病机病因。外在表现为虚但病机为实,应当泄,例如少阴病的三急下症。接下来,是说外在表现为实,但病因为虚,例如虚阳外越火不归原,外表一派热象,通脉四逆汤这类。这是讲表面和事实不相符,这是非常态。后面讲内外一致,症和病因一致的常态。总之这段就是讲分析病机病因需要知常态变。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9-03-15 09:52
    收起回复
      2025-08-09 07:13: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岐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辟,皮肤薄着,毛腠夭膲,予之死期。
      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五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之柔粗,而后取之也。


      3楼2019-03-25 16: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