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怡春堂”,“马凤祥”这样的文字太民国了,当一件古玩的时代性和地域性过强的时候,这件东西就是存疑的,比如美国人很少叫“Jim Green”,日本人很少叫“山本一郎”,中国人很少叫“王小明”。其二,楼主这张证件的尺寸看起来是A4的?不知道民国时期是否有这样的尺寸。其三,民国时期印刷的表格一般都比较粗糙,多数是手工制版,方框封口处一般都有出头,或者没封住口,楼主这张的表格看起来很规整,不亚于现在的EXCEL表格印刷出来的效果,这一点存疑。其四,民国时期的证件照片边缘一般没有留白,即使证件照也多是从大尺寸照片上裁剪下来的。而楼主这张证件上的照片,看起来和现在的一寸照一样,有留白,而且拍虚了。那个年代照相是大事,拍虚了就废了,会重新拍,不会使用这样的照片,尤其是用在证件上的。其五,这类证件一定是要建档留存的,至少一式三联,有关部门留存一联,相关单位留存一联,从业人员留存一联,一定有编号,档案号,合同号一类的,但楼主的这张纸没有编号,也没有标注一式几联,还有一点,那时的多联证件一般都会有那种跨越多联的印章(好像叫骑章?),以备有关部门查验,必要的时候会把三份(或更多)盖骑章的证件拼在一起,如果图案不完整或不连贯,就说明其中有假冒的证件。而楼主这张纸并没有骑章,这不太可能。最后一点,楼主的这张纸加盖的是“中华民国jc署”的大印。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