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三国演义》是比《三国志》更权威的历史书籍吗?
2009-4-1 8:29:00 作者:钟波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网络版
【刘备】【查看评论】【大 中 小】
本站注:转载文章有所删节。
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展示近六年来的部分社科类图书的社科图书第二阅览室, 发现二十多套现代大陆地区中国人编撰、印制精美的历史书籍,在东汉末年直至三国时期结束这一部分,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撰写史书,占同类书籍的大部分。主要有“中国史学会编,戴逸、龚书铎主编,郑州: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系列书籍(《中国通史:彩图版》、《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中国通史:国民读本》、《彩图版中国通史》等)和《上下五千年:彩图版》,也有其它的《中国通史》,还有一些《中华上下五千年》。选择一些在下面,展示给读者一阅。
一
戴逸、龚书铎主编的《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和《中国通史:国民读本》有《桃园结义》:
刘备字玄德,……
张飞,字翼德,是刘备的同乡……
关羽,字云长……刘备看他们二人武艺高强、才智出众,就和他们结拜为兄弟。……在桃花盛开的园中,他们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异姓兄弟,愿同心协力,共图霸业。1
作为历史书,这一段话有两个错误:一、历史上没有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中结义这件事;二、张飞,字“益德”,而不是字“翼德”。
桃园结义的故事,来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2。
在真正的权威史书《三国志》中,《卷三十二.先主传》只是说先主“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根本没有刘备、关羽、张飞结义兄弟的事;在《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中提到“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也没有刘备、关羽、张飞结义兄弟的事3。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很明白写的是“张飞,字益德”,在《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之中,刘备在襄阳南边被曹操追击的时候,写道:{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操兵无敢近者。}4也是写的“益德”。如果以小说《三国演义》为准,那只能是“翼德”而不可能是“益德”。
赵机、其宗选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吴兆基编《中华上下五千年》也有《桃园结义》,同样犯有上述两个错误5。
二
戴逸、龚书铎主编的《中国通史:彩图版》、《彩图版中国通史》、《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中国通史:国民读本》、《上下五千年:彩图版》中,还有《诸葛亮吊孝》:
东吴大都督周瑜,精通兵法,才智超群,只是肚量狭小,不能容人。他和诸葛亮共商破曹大计,可又想加害诸葛亮。周瑜攻打南郡时,曾身中毒箭。当诸葛亮趁乱用计先取南郡、荆州、襄阳后,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复发。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荆州,均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一气再气,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刘备怕诸葛亮被害,派赵云带五百军士保护。在周瑜柩前,诸葛亮亲自奠酒,跪在地上读祭文,泪如泉涌,悲痛不已,众将均被感动。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痛,自言自语地说:“周瑜肚量狭小,自取灭亡。”6
这一节离历史事实就更远了,我实在懒得证其伪。但是,如果我不证其伪,又好象有点取巧的意味,那么我还是应该不怕麻烦,证明一下。由于这段历史牵涉到好几个人、有一段时间,用《三国志》进行证明比较啰嗦,下面就用《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汉纪五十八》的几段历史资料证明它一下。
2009-4-1 8:29:00 作者:钟波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网络版
【刘备】【查看评论】【大 中 小】
本站注:转载文章有所删节。
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展示近六年来的部分社科类图书的社科图书第二阅览室, 发现二十多套现代大陆地区中国人编撰、印制精美的历史书籍,在东汉末年直至三国时期结束这一部分,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撰写史书,占同类书籍的大部分。主要有“中国史学会编,戴逸、龚书铎主编,郑州: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系列书籍(《中国通史:彩图版》、《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中国通史:国民读本》、《彩图版中国通史》等)和《上下五千年:彩图版》,也有其它的《中国通史》,还有一些《中华上下五千年》。选择一些在下面,展示给读者一阅。
一
戴逸、龚书铎主编的《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和《中国通史:国民读本》有《桃园结义》:
刘备字玄德,……
张飞,字翼德,是刘备的同乡……
关羽,字云长……刘备看他们二人武艺高强、才智出众,就和他们结拜为兄弟。……在桃花盛开的园中,他们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异姓兄弟,愿同心协力,共图霸业。1
作为历史书,这一段话有两个错误:一、历史上没有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中结义这件事;二、张飞,字“益德”,而不是字“翼德”。
桃园结义的故事,来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2。
在真正的权威史书《三国志》中,《卷三十二.先主传》只是说先主“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根本没有刘备、关羽、张飞结义兄弟的事;在《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中提到“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也没有刘备、关羽、张飞结义兄弟的事3。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很明白写的是“张飞,字益德”,在《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之中,刘备在襄阳南边被曹操追击的时候,写道:{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操兵无敢近者。}4也是写的“益德”。如果以小说《三国演义》为准,那只能是“翼德”而不可能是“益德”。
赵机、其宗选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吴兆基编《中华上下五千年》也有《桃园结义》,同样犯有上述两个错误5。
二
戴逸、龚书铎主编的《中国通史:彩图版》、《彩图版中国通史》、《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中国通史:国民读本》、《上下五千年:彩图版》中,还有《诸葛亮吊孝》:
东吴大都督周瑜,精通兵法,才智超群,只是肚量狭小,不能容人。他和诸葛亮共商破曹大计,可又想加害诸葛亮。周瑜攻打南郡时,曾身中毒箭。当诸葛亮趁乱用计先取南郡、荆州、襄阳后,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复发。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荆州,均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一气再气,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刘备怕诸葛亮被害,派赵云带五百军士保护。在周瑜柩前,诸葛亮亲自奠酒,跪在地上读祭文,泪如泉涌,悲痛不已,众将均被感动。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痛,自言自语地说:“周瑜肚量狭小,自取灭亡。”6
这一节离历史事实就更远了,我实在懒得证其伪。但是,如果我不证其伪,又好象有点取巧的意味,那么我还是应该不怕麻烦,证明一下。由于这段历史牵涉到好几个人、有一段时间,用《三国志》进行证明比较啰嗦,下面就用《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汉纪五十八》的几段历史资料证明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