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nis吧 关注:153贴子:3,246

道德经大家读(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设这个帖
希望大家共同来讨论研究这部深刻的著作
希望能有所思,有所辩,有所得,有所学


1楼2009-04-28 18:19回复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2楼2009-04-28 18:20
    回复
      2025-08-30 20:38: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什么是道?兔子的理解是“方法,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说的是:“可以传授的道,不是最一般的道”,也即真正的道(大自然的规律)是一条我们能去逼近的线,我们只是渐近线,但永远也无法和理想的线重合,这个观点来自我的老师(张老),兔子很赞同
      对于: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兔子不能完全理解,大家有何想法?


      3楼2009-04-28 23:15
      回复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4楼2009-05-03 23:55
        回复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5楼2009-05-03 23:57
          回复
            第二章主要强调无为而治,不言而教,当然是治与教的最高境界,但并不总是适用的
            “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句兔子倒很喜欢。


            6楼2009-05-03 23:58
            回复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 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7楼2009-05-04 17:55
              回复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8楼2009-05-04 17:57
                回复
                  2025-08-30 20:32: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啊!真正的愚民政策啊!鄙视老子的坏点子!


                  9楼2009-05-04 17:57
                  回复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10楼2009-05-05 12:24
                    回复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11楼2009-05-05 12:24
                      回复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12楼2009-05-06 12:06
                        回复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13楼2009-05-06 12:07
                          回复
                            兔子曰:“果然是提倡无为而治
                            实际上无为是不可能“治”的
                            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


                            14楼2009-05-06 12:08
                            回复
                              2025-08-30 20:26: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 不勤。 
                              ------------------------------


                              15楼2009-05-07 1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