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字德祖杨修
读三国,世人文爱诸葛武爱赵云。
余独爱杨德祖。
德祖终其一生,
官不过主簿,
志却不拘于曹汉。
他聪明,
“军国多事,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但是这种聪明,
比起“其智胜妖”的诸葛,
有一种踏实。
那种踏实仿佛埋头读书时被朋友猛然一拍,
惊吓过后的狡诘的笑。
一种亲昵,油然而生。
对杨修的评价往往都是些“舌辨之士、恃才放旷”之类的庸词。
(《世说新语》中谓“杨修九岁,甚聪慧。
孔君平诣其父,不在。杨修时为君平设。
有果杨梅,君平以示修:此实君家果。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也。”)
但是这个放旷的大嘴巴,
所言所行的任何一步,
都可爱真切到让人觉得他的“一人一口酥”就在唇边,
余味尚且环绕。
比起来,不完美的小缺点,
让杨修活灵活现。
人,就应该这样有血有肉。
有人说,杨修死是因为参与了曹家权贵立嗣之争,
是这样吗?
他的眼睛干净到只会挑出自己喜欢的人,
挑和他一样干净的人。
那些肮脏的糊涂蛋,
只配用来嘲弄,
即便这样的人做了皇帝又能如何?
糊涂蛋,永远是糊涂蛋。
他参与,
只因为他喜欢。
曹操睡觉舞剑耍弄小聪明,
德祖尚且一言以破,
无畏嫉妒。
何惧狼子曹丕?
子建落难,吾不过死尔。
这种生的伟大,死的干净的孑然,
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肝胆,
让杨修有了一种凄然的美。
他的聪明,在于他知道必死。
甚至觉得死得晚了,
这种聪明,庸人如何能懂?
这种放达,我宁愿歌哭。
郭嘉贾诩,不过政客,多智少才;
张辽夏侯,一介莽夫,空有一颗大好头颅!
孟德玄德,苦算一生,不过天命;
唯杨德祖,一生坦然,心腹无结。
人这一生,
就当如一童蒙未开的赤子,
乐则歌,怒则骂,悲则哭,
长醉当歌,长歌当剑,长剑当空。
哭之乐之,不过死生,
英雄草莽,无外天地。
【转载】
一直喜欢杨修 无奈自己文墨有限 只有转载一篇 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