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吧 关注:19,157贴子:1,511,404

解密二十种虚假保健品的背后真相(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核酸:核酸是组成基因的化学物质,但是人体内的核酸都是自我合成的,口服核酸没有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口服后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服用过多有导致痛风、结石的危险。
  磁化水、频谱水、离子水、纳米水:其价值不会高于普通的水,不会有任何特殊的保健价值。
  螺旋藻:螺旋藻是一种蓝绿藻,并不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它所含的营养成分都能从日常饮食中更便宜地得到。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它能治疗任何疾病。
  花粉: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它能治疗任何疾病。有导致过敏的危险。
  蜂王浆: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它能治疗任何疾病。有导致过敏的危险。
  蜂胶:一些实验表明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但是否确有保健作用仍有待证实。能够引起皮炎和其他过敏。
  灵芝孢籽粉: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它具有治疗癌症的功效。
  诺丽果汁: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够支持有关它的种种神奇功效。由于诺丽果汁中钾的含量非常高,因此需要低钾饮食的肾病患者不可饮用,以免血钾过高。
  鲨鱼软骨粉:传说鲨鱼不会得癌症,因此鲨鱼软骨粉被作为抗癌药物推销。事实上,鲨鱼也会得癌症。临床试验表明鲨鱼软骨粉对癌症并无疗效。
  蛋白粉: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其价值不会高于奶粉等其他蛋白质制品。所有的蛋白质口服后都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体内吸收。


1楼2009-04-26 19:34回复
    阿胶(驴皮胶):由驴皮或猪皮熬制而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其价值不会高于其他蛋白质制品。
      过氧歧化酶(SOD):作为一种蛋白质,口服后它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不可能进入体内发挥作用。
      脱氢表雄甾酮(DHEA):为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人体临床试验未能证实它具有保健、医疗作用。在体内能转化成性激素,长期使用可能有严重副作用。
      羊胎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口服无效。注射羊胎素是否能抗衰老仍有待证实,其作用机制不明,而且有导致细菌、病毒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危险。
      生长激素:为垂体分泌的激素。口服无效,必须通过注射才有作用。可用于治疗由于体内缺乏生长激素导致的侏儒症,其抗衰老的作用还有待证实。长期使用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增加了患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褪黑素(“脑白金”):为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可能具有安眠作用,被用于因时差导致的睡眠紊乱。
      大蒜精:大蒜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方面的作用仍有待临床试验的证实。服用过量能导致多种副作用。
      卵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只要有细胞膜的食物就有含有卵磷脂,存在于所有食物中,从日常饮食中就可以获取足够量的卵磷脂,无需额外补充。有些人认为大剂量补充卵磷脂有助于心血管、神经系统保健,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证实。
      硒:是人体必需元素,可能具有预防某些癌症的作用,对此未有定论。过量服用会中毒。
      鱼油(“深海鱼油”):含欧米伽-3脂肪酸,可能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服用过量能导致出血。医学界建议吃鱼更好。
    文章摘自《方舟子教你辨假货》


    2楼2009-04-26 19:34
    回复
      2025-08-15 10:30: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像蛮有道理,参考下。
      谢谢楼主!


      3楼2009-04-26 19:45
      回复
        游吧主客气了!
        不少人为了保健,花很多钱买来吃,究竟有无作用天知道!


        4楼2009-04-26 19:52
        回复
          滥服保健品可能添新病
          近年来,“送礼送健康”已成为时尚,人们在礼尚往来中常将保健品作为礼物相赠,如高档蛋白粉、复合维生素、深海鱼油、排毒养颜保健品等。但专家指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对保健品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一味地滥服,很可能会增添健康隐患。
          “排毒”产品可能有副作用
            中国市场上的“排毒”产品非常多。相关专家指出,这类“排毒养颜”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中药大黄和芒硝,其实是用于治疗便秘的泻药。事实上,经常服用泻剂或洗肠有害健康,反而能够引起药源性便秘。因为习惯了用泻药、洗肠来通便,会减弱直肠反射的敏感性,以后即使有粪块进入直肠,也不足以产生导致排便反射的神经冲动,结果就造成了便秘。因此长期服用“排毒养颜”药物,不仅养不了颜,反倒有加重便秘的可能。
            在食物、药物和体内新陈代谢产物中,的确含有毒素。但是人体有两个解毒器官——肝脏和肾脏——就是专门用来处理这些毒素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毒素不会危害健康,正常的人不必特意去“排毒”。要减轻肝、肾的负担,应该从减少毒素的摄入入手,例如不要滥用药物,包括“排毒养颜”药物。如果毒素摄入过多、过重,引起了食物或药物中毒,那么就应该及时就医,用可靠的医学手段解毒。


          5楼2009-04-26 19:58
          回复
            滥食蜂胶“补”出病
              生活日渐宽裕的现代人喜欢通过饮食进补,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年妇女来说,三天两头服用保健品滋养容颜抗衰老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有的妇女喜欢每天服用蜂皇浆或蜂胶,闲来无事炖雪蛤膏、冬虫夏草、水鱼滋补身体,蛋白粉当奶粉食用,鲍参翅肚是家常便饭。专家指出,这种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习惯最易让中年妇女的乳腺遭殃,因某些声称能延缓衰老的保健品大多含有性激素。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有的乳腺增生患者体内的性激素水平高得异乎寻常,经过询问,这些患者大多有服用某种补品的经历,尤其是一些女子盲目大剂量服用蜂胶,给身体带来不少麻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乳腺专家说。


            6楼2009-04-26 19:59
            回复
              连服3月减肥药出现直肠癌
                据扬州时报报道,今年35岁的李小姐,高邮人,因为产后肥胖,“鬼使神差”地买回一款减肥药。 “当时营业员跟我说,减肥药是韩国进口的,吃完见效,绝对不会出现腹泻、呕吐的现象。而且这药主要通过对食物的控制,来达到减肥的效果,就算停用也不会反弹。 ”李小姐回忆说。
                回家后,李小姐犹豫了几天,还是决定试试看。吃了之后,她发现的确如销售员描述的那样,未曾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饭量也变小了。于是,李小姐连续服用了3个月该品牌减肥药,体重减轻了30斤。对于这样的效果,李小姐非常满意,便停止服用该减肥药。
                停药之后问题就来了,李小姐开始出现腹泻等状况。起先她并未在意,以为只是平常的拉肚子,就随便吃了点“黄连素”,可不久竟然发展到吃什么拉什么的地步,李小姐觉得不对劲,在朋友建议下,到高邮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她已是晚期直肠癌,癌细胞已经扩散。


              7楼2009-04-26 20:00
              回复
                周刊提醒:吃补品应因人而宜
                  吃补品应因人而宜,讲究辨证施治。一般来说,人参等补品主要适合年老体虚、大病初愈的人,儿童正处于生长最旺盛的阶段,吃这些补品不但起不到滋补作用,反而会出现嘴角起泡、流鼻血等症状。
                  成人营养品和成分、功能不明确的营养品也不能给孩子服用,如:人参蜂皇浆、燕窝、鹿茸、生长激素、性激素以及其他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有些孩子吃了这些补品后,舌苔变厚,胃口减退,体质变差,甚至女孩子乳房隆起,男孩子出现性发育征象。


                8楼2009-04-26 20:02
                回复
                  2025-08-15 10:24: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凡人不烦人,辛苦啦,抱一下,千千~~~~


                  9楼2009-04-26 20:02
                  回复
                    柔情似水乎????????????呼呼!!不要随便抱哈!


                    10楼2009-04-26 20:07
                    回复
                      哈哈~~~可爱的千千,很传统啊,只是抱你一下嘛~~


                      11楼2009-04-26 20:11
                      回复
                        我没记错的话,lz是转载自方舟子的文章。
                        方舟子不愧是学生物的, 对保健品的分析有几分道理。


                        IP属地:广东12楼2009-04-26 20:13
                        回复
                          换新衣也不告诉俺啊,晕啊


                          13楼2009-04-26 20:13
                          回复
                            谢谢凡人,咖啡拜读!


                            14楼2009-04-26 20:33
                            回复
                              2025-08-15 10:18: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咖啡客气!
                              回复12楼,确实是方舟子的文章.见2楼最后一行“文章摘自《方舟子教你辨假货》”
                              我觉得食补甚于药补这句话很道理,日常饮食中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就行了


                              15楼2009-04-26 2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