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不奸要看掌不掌握得到话语权,没话语权又遇上宣扬你奸符合掌握话语权者利益的时候,那毫无疑问就是奸的。
蔡秦二人在当权时肯定也曾经是“忠”的,这两人权高位重又都是大才子,一个是历史级别的书法大家,另一个状元及第文名播于当时又有被俘不屈的气节美名,可想而知在当时一定是朝野美誉如海。可惜蔡赶上了亡国之祸失去权柄,而秦哪怕勉强算得上开了一朝中兴,但岳飞之死和南宋一直偏安一隅直至灭亡的事实,都让他在死后符合了有话语权者宣扬其奸的利益方向,于是乎由忠变奸,其可免乎?
譬如司马父子,对曹魏来说想已符合所有“奸”的标准,但既然子孙登上帝位掌握了话语权,自然就不会以“奸”名流于后世。
又譬如当下,薄徐等人当然是“奸”的,而还在任的当然是“忠”的。但也不要忘了这些今日之奸,当初在任时可也曾经是“忠”的呢。
历史总是复杂而诡异,哪怕就想简单地分辨一下“忠”“奸”也未必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