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吧 关注:26,585贴子:989,404

请用朴素平常亲切的语言分享自己的真切认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像我们平常跟家人朋友同事亲切自然地简单交流一样——“学术”**嘴脸狠讨厌——我干了十几年法律工作——没让一位当事人听不懂我在讲什么——之前也没认为自己有多好——后来有位**同事在我办公室给一个当事人装腔作势讲法律术语——把那个当事人弄得面红耳赤——一脸懵逼样——老子忍着恶心等她卖弄完离开我办公室后,给那位一脸求助的当事人三言两语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结果那位**散同事又进来了——这个当事人一脸灿然地跟她说:你像罗老师这样讲我就听得懂了嘛——**散一脸讪然——讨逼厌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那位朋友能帮我用儒家之语描述一下我说的这个道理吗?狠感谢!我会狠开心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03 13:41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04 08:30
    回复
      2025-11-17 19:54: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种大家都把话说清楚——具体反对什么?具体哪些说法是错的?给社会人群造成了怎样的错误引导??等等等等——这样理性准确地实事求是具体批评永远都是需要的——是正确的!!!希望大家都这么有水平地认真批评——以“正”视听!!!也给自己长脸!!!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5-05 09:58
      回复
        两者同行:致良知一词源于大学中的“致知”,致知很容易理解,意思就是使自己明白。但是加个良机有点让人玄乎了,究竟什么才是良知呢?每个人的解释又各不相同了。所以我觉得凡事喜欢引用那些意思模糊不确定,每个人解释起来都各不相同的词的人,其实自己也是没明白的人。比如张口闭口天理、人欲、良知的人,无法让别人听明白的人,其实自己也是没有真懂的。借用六祖的一句话:勿令彼有疑,方是自性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5-05 16:56
        回复
          本人喜悦回复 @两者同行 :勿令彼有疑,方是自性见——对!直接像我这样从不**用自己的话清清楚楚说话,不让任何人有疑,并安心安宁舒服自在——这是一视同仁亲切自然的人之本性天性使然! 很高兴你的准确解读!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5-05 16:58
          收起回复
            质量能:说得好!
            《易》讲: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容易明白的才亲切,容易掌握的才有实益,亲切的可以长久传习,实益的可以发扬光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5-05 16:59
            回复
              本人喜悦回复【 @两者同出 】:勿令彼有疑,方是自性见——对!直接像我这样从不**用自己的话清清楚楚说话,不让任何人有疑,并安心安宁舒服自在——这是一视同仁亲切自然的人之本性天性使然! 很高兴你的准确解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5-08 15:10
              回复
                平和究竟回复 【@信如108 】正确教育罗 [host]:“儒”究其实质内涵就是“敬”和“爱”的意思,就是以“恭敬之心”对己对人且一视同仁平等无别——而这样的“态度”就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即“本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5-08 15:11
                回复
                  2025-11-17 19:48: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以马克思辩证唯物论来分析儒家的现象,当今社会为何反儒的人这么多?因为不得人心,为何不得人心,因为没有实用价值。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儒家的宣传出现了问题。
                  辩证唯物认为:矛盾是一切自然万物运动的基本动力,有压抑才会有反抗。反儒现象正说明了而今的人被儒家思想压抑太久了。也许你会说是因为人们没有理解真正的儒家思想。那么我要问:为何儒家不能让人真正的理解呢?不还是儒家自身出问题了吗?
                  现在的崇儒者,在宣传儒家时,都是说儒家提倡仁义,提倡敬爱,主张致良知等等。提倡什么观点,这些都只是医病的药方而已,不是医理,不懂医理,只知模仿前人乱开药方,自然不能做到对症下药,能医好病才怪呢?所以反儒的人这么多一点都不奇怪。
                  禅宗六祖说过:勿令彼有疑,方是自性见。
                  但是他还说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即是错。
                  不懂的修正自己的过错和不足,只知道抱怨外界都反对自己,是舍本求末,费力无功是必然的。
                  如果一个苹果十分之九的部分都烂掉了,只剩下十分之一的部分是好的,你依然坚持说这个苹果是好的,只是烂掉的部分有点多而已,坚决不能丢弃。你觉得这样有意义吗?


                  IP属地:广东14楼2018-05-08 16:05
                  回复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以平常心对己对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5-08 16:5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05-08 21:17
                      回复
                        @十八妙花龄:和谐是如何处理矛盾的,矛盾无处不在,且在此消彼涨中轮回转换,表现形式有乐极生悲,喜极而泣,还有中庸时的混元态,不白不黑即为灰,不对不错即为平,
                        十八妙花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走极端,何来和谐?有道是去恶扬善,世界上只有善会是什么样子,是一潭死水,没矛盾,世物就不会发展了,和谐是一条死路,一条作死寻死之路。
                        正确教育罗 [host]:回复 十八妙花龄 :青山绿水宝中宝;古来圣贤皆清明,万古流芳驭八方,人皆尧舜能成佛,和谐本性是源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浑浊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05-09 17: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