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吧 关注:69,420贴子:851,711
  • 0回复贴,共1
精索静脉曲张
可有阴囊下坠感或睾丸疼痛感,多于久行、久立时症状加重,平卧或休息后减轻。
3.站立位检查时可见患侧阴囊松弛,睾丸下坠,低于健侧; 静脉曲张成团或如蚯蚓状,平卧时曲张之团状消失,站立时可再度充盈。
4.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平卧时曲张的静脉团仍不能消失,应注意检查腹部有无压迫血液回流的肿块,是否合并有精索炎等。
5.B型超声波、精索内静脉造影更有助于诊断和分级。精索静脉曲张分度:
[度(轻度): 站立时看不到曲张的静脉,仅可扪及精索周围曲张静脉,Valsava 试验时静脉曲张程度加重,附睾旁正常,平卧时曲张静脉随即消失。
I度(中度): 站立时可看到精索周围及附舉旁的曲张静脉,可扪及曲张的血管。平卧时曲张的静脉逐渐消失。
I度(重度): 精索周围、附睾以及阴囊均有明显的曲张静脉。平卧后曲张的静脉消失较慢,有时需加压后方可大部分或全部消失。
[鉴别诊断]
1.腹股沟斜疝: 多发于青壮年,虽有阴囊坠胀疼痛,但多系疝囊由腹股沟管突出,进人阴囊所致,扪诊时肿块外形多呈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与精索静脉曲张的团块或如蚯蚓状迁曲有别。
.鞘膜积液: 虽为单侧阴囊肿大、胀痛,但触诊时可扪及囊状肿物,透光试验阳性,且多有丝虫病史或会阴部外伤史,局部穿刺可抽出血性液或乳糜样液,与精索静脉曲张不同。
3.附睾结核: 虽有阴囊坠胀疼痛,但触诊可扪及附皋肿块,输精管增粗、变硬,多有结核病史或结核接触史,与精索静脉曲张不同。
[中医治疗]l.辨证论治:(1) 寒滞厥阴型;
[主症] 阴囊坠胀发凉,睾丸少腹抽痛,站立时加重,腰部冷痛,形寒畏冷,舌淡苔白,脉多弦细。
[治法] 温散寒湿。
[方药] 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10g 丹参5g 桂枝5g 通草5g 细辛3g 赤芍6g 乌药6g 红花6g 小茴香6g 桔梗6g 荔枝核10g 川棟子10g 延胡索10g
(2) 血瘀阻络型主症] 阴囊内肿块迂曲成团,时时胀痛,劳累则甚,休息后减轻,舌有瘀点瘀斑,脉多细弦。
[治法] 活血通络。
[方药]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桃仁10g 红花6g 生地10g 赤芍10g 当归10g 川牛膝10g 蒲黄10g 五灵脂10g 延胡索10g 川芎6g 地龙10g 鸡血藤10g
(3) 湿热夹瘀型:
[主症] 阴囊内静脉曲张如蚯蚓状,精索增粗,局部灼热疼痛,阴囊微有红肿,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化湿清热祛瘀。
[方药] 防己泽兰汤加馘: 防己10g 泽兰10g 萆薢10g 淮牛膝。10g 荔枝核10g 川楝子10g赤芍10g 丹参10g 牡丹皮10g 青皮6g柴胡6g 路路通6g 滑石20g 甘草5g
2.单方验方:
(1) 对血瘀阻络者,可用七厘散3g,用金枸橘6g煎汤送下,2 次/日,连服10~20 日。
(2) 通精煎: 丹参、莪术、川牛滕各15g,柴胡10g,生牡蛎30g,生黄芪20g。用于瘀血者。
(3) 理精煎: 地鳖、当归尾、川牛膝、川断、狗脊.肉苁蓉、鹿角霜各10g,莪术15g。用于肾虚瘀阻者。
(一)专方辨证论治
本病主导病机以淤血凝滯、络脉受阻为基本特点,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然本病根据病因又有虚实之分,虚证为肝肾亏虚,气虚下陷;实证或兼寒滞顾阴,或挟湿热瘀阻。需在有效专方为主的基础上进行辩证加减调治,疗效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化 瘀 通 络 汤
[组成用法] 制首乌l0g 当归15g 桃仁12g 丹参9g 补骨脂10g 淫羊藿l5g 黄芪20g 菟丝子20g 炒枳壳9g 甘草10g 冬虫夏草6g 地龙10g等
适当随证加减,服用3 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禁食烟酒及辛辣之物,性生活节制。
[功用评述]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补肾益精用于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各种症状。方中丹参、当归、桃仁等活血化瘀药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抗氧化、抗氧自由基损伤,清除自由基及氧化物,同时具有扩张血管,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微循环,增强细胞膜稳定性作用。补益药冬虫夏草、制首乌、淫羊藿、菟丝子、黄芪等,具有:1调节人体细胞凋亡水平,提高了淋巴细胞功能,增强和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且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并能促进奉丸内分泌和生精的功能。2 调节和促进核酸、蛋白质、糖等物质和能量代谢,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能力。
[辨证加减]
伴腰膝酸软者,加用怀牛膝、川断、桑寄生以补肾强腰。2.若血瘀疼痛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止捕。
3.伴苔腻、尿黄者,加白茅根、茯苓、赤小豆、杏仁以清利下焦湿热。
加味 桃 红 四 物 汤
[组成与用法] 生地黄20g 党参赤芍当归各15 g 桃仁川芎各10g 荔枝核25g 黄芪30g 桂枝10g 柴胡5g 红花6g
1剂/d,水煎3 次,分3 次服。3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功用评述] 活血祛瘀、温经通脉、补气举陷。主治精索静脉曲张。根据中医经典理论并经多年临床验证,作者认为精索静脉曲张合并不育的病机是精气血运行障碍为主的常见病。其治疗大法应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益气升提。加味桃红四物汤以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话血化瘀;荔枝核软坚散结,桂枝温经通脉;党参、黄芪、柴胡补气升阳举陷。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况,当归、川芎可能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目,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容量血管张力及改善微循环而适用于瘀血证,促进组织缺血缺氧造成损害的修复;补气药具有滋养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癌、温经通脉、补气举陷的功效。
[辨证加减]
1.兼见精子恬动率低、活动力弱者,加肉苁蓉、巴戟天各15 g,仙茅10 g 以温肾壮阳。2.伴有精子数量少者,加熟地、黄精、何首乌各20g以滋阴填髓。
3.若畸形精子增多、白细胞增多、液化不良和抗精子抗体阳性者,加马齿苋20g,黄柏、土茯苓、知母、地骨皮各15 g 以清热利湿。
4.伴有身倦乏力、纳少者,加白术15 g、山药20g以补益脾气。
暖 肝 煎 加 减
[组成与用法] 当归肉桂乌药桃仁延胡索各9g 枸杞子12g 小茴香15g沉香橘核川楝子通草各6g
水煎服,1剂/d,15 天为一疗程。
[功用评述] 温补肝肾、行气止痛。主治精索静脉曲张属寒凝肝经者。治当从肝肾入手,以当归、枸杞子温补肝肾,肉桂、小茴香温肾散寒,乌药、沉香行气止痛,桃仁、元胡活血散淤,通草通利血脉而除湿,橘核行气散结专治疝痛,川棟子助橘核、延胡索行气止痛。须注意的是,如为湿热下注引起的炎性阴囊红、肿、热、痛者,不可误用。
[辨证加减]
1.局部冷痛、肿胀严重者,加吴茱萸9g,干姜6g,甚者可加炮附子6-9g以温阳通经。2.静脉曲张累及阴囊皮肤和大腿内侧闷痛者,加丹参15 g,赤芍12 g,川芎9 g以活血通
3.全身兼见热象如口苦、咽干、小便黄者,可加黄芩、栀子各10 g,竹叶3 g以清肝热。
益气滋肾活血方
[组成用法] 生黄芪30g 党参30g 升麻10g 莪术I5g当归尾10g熟地黄15g 牛膝10g 淫羊藿15g 菟丝子15g 山茱萸10g 枸杞子15g
I剂/d,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3 个疗程后改为丸剂。
[功用评述] 益气滋肾活血。主治精索静脉曲张,属中医筋瘤范畴。其病因病机中以中气不足、肾精亏虚为本,血脉瘀阻为标,二者互为因果,导致不育。手术治疗能使血脉瘀阻得以改善。治疗组结合中药治疗,方中的黄芪、党参、升麻补中益气,升提固脉;熟地黄、菟丝子、山茱萸、枸杞子滋肾填精治其本;莪术、虚虫、当归尾活血通脉治其标。
现代药理研究:黄芪有扩血管、改善循环作用;淫羊藿有雄激素样作用,对性腺的发育和提高精子生成率及活动率具有一定作用。故手术加中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能明显改善精液质量,提高致孕率,值得临床推广。
[瓣证加减]
1.若肾阳虚者,加巴载天I5 g、熟附子12 g、桂枝10g 以温补肾阳,以助生精。2.睾丸胀痛明显者,加橘核15 g、川棟子15g.玄胡索10g以理气活血止痛。3.伴腰背疲痛者,加川断、杜忡、狗脊各10 g以強腰补肾止痛。
理精煎
[组成用法] 丹参30g 莪术 牛膝 地鳖虫 当归 熟地 续断 狗脊 仙灵脾 肉苁蓉各15g 鹿角霜10g 红枣5枚
1剂/d,水煎,分2次内服,3 个月为1个疗程。
[功用评述] 活血化瘀、补肾强精。主治精索静脉曲张,症见患侧肿胀,少腹不适等。方中用丹参、莪术、牛膝、地鳖虫.当归等以活血通络;用熟地、续断、狗脊、仙灵脾、鹿角霜等药,以补肾强精,温助血行。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较好。
[辨证加减]
I.伴少腹疼痛者,加川芎、厚朴、荔枝核、枳壳以活血行气止痛。2 伴神疲乏力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3.头晕耳鸣者,加枸杞、菊花、生牡蛎以平肝潜阳。
静 脉 舒 张 汤 加 减
[组咸用法] 熟地20g 鹿角胶 淫羊藿 橘核 赤芍 香附 黄芪 各15g 巴戟天 小茴香 穿山甲 地龙 皂角刺 乌药各10g 甘草6g 丹参30g
将上药水煎服,1剂/d。30 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功用评述] 补肾活血通脉。主治精索静脉曲张,症见患侧坠胀、小腹不适,甚则性欲低下或少弱精子症不育。方中熟地、鹿角胶、淫羊藿、巴载天补肾;赤芍、穿山甲、地龙丹參活血。
治则: 补肝益肾,行气活血。
方药; 左归丸加减: 熟地、山药、菟丝子、鹿角胶、龟版胶、萸肉、枸杞子、乌药、小茴香、牛膝、王不留行、当归、丹参; 鸡血藤、川棟子、黄芪、升麻。
2.血瘀络阻
主证: 精索静脉曲张,盘曲成团,时时胀痛,劳累则甚,体息则轻,舌有瘀斑,脉来细弦。
治则; 活血通络。
方药: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桃仁、地黄、赤芍、当归、牛膝、蒲黄; 五灵脂、玄胡索、红花、川1芎。
3.寒滞厥阴
主证: 阴囊湿冷坠胀,睾丸少腹抽痛; 站立加重,平卧减轻,腰部冷痛,形凛畏寒,四末不温,舌淡苔白,脉弦细。
治则。温散寒湿。
方药: 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丹参、桂枝、通草、赤芍、玄参、乌药、红花、小茴香、桔梗、细辛、大枣。
4.湿热夹瘀 *
主证; 精索静脉曲如蚯蚓状,精索粗肿,灼热疼痛、阴囊微有红肿,舌苔黄腻,脉弦滑。
方药: 防己泽兰汤加减: 防己、泽兰、萆殤、淮牛膝、荔枝核、川楝子、赤芍、丹皮、丹参、青皮、柴胡。
外 台
黄芪、鸡血藤、丹参各30克,小茴香、红花、羌恬各10克,水煎,熏诜局部,每次30分钟,每日2 次,每剂药可用2一3天。
病因病机]
肝肾不足,脉络失养,以致经脉不和,气血流行失畅,阻滞于络道而成。
1.多见于青年人,大多在左侧。
2.阴囊坠胀不适,睾丸或少腹部抽痛,站立或劳累后加重,卧则减轻。3.站立时,阴囊肿大,可见有精索蔓状静脉丛扩张、弯曲、伸长,触诊时可扪及蚯蚓状曲张性静脉团,平卧后曲张的静脉缩小而消失,如不消失,则为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应进一步检查肾脏,有无肿物压迫。
4.甚者可有头晕,腰疫,畏寒肢冷,阴囊湿冷,阳萎,早泄等证。[施治方法]
一、内治调补肝肾 行气活血。
处方:熟地12菟丝子12仙灵脾12小茴香9
台乌药9川桂枝9红花9当归12留行子9丹参12鸡血藤15
加减法:阴囊坠痛甚者,加升麻12,炙黄芪12,延胡索9;腰疫者,加川断12,桑寄生12;畏寒肢冷,阳萎早泄者,加巴戟肉9,肉苁蓉9,锁阳9。
[常用治法]
1.内用药疗法
(1) 内服煎剂阴囊坠胀发凉,睾丸少腹抽痛,站立时加重,腰部冷痛,形寒畏冷,舌淡苔白,脉多弦细。治宜温散寒湿。方选当归四逆汤加减。 药用当归10g, 丹参15g, 桂枝5g,通草5g,细辛3g, 赤芍6g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01 12: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