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http://tieba.baidu.com/p/5667990111
看到有大佬说到热平衡, 于是就试着做了一下. 弄了一点冷却水当热媒, 结果发现效果拔群. 达到几乎完美的热平衡后, 净化能力不再受制于空调了, 瓶颈反而变成了单根管子的进气上限, 也就是1000g/s
基本思路是这样
吸进污染氧(300K) ---> 通过导热管传递给冷却水(290K) ---> 通过导热管进入S形通道, 继续传热给外界低温氧气(170K) ---> 进入冷却室液化(90K) ---> 被水泵抽出, 泵入S通道入口, 气化(100K) ---> 自然压力通过S形通道并逐渐带走管道热量(250K) ---> 带走冷却水热量(300K)

得益于牧场R2新增的导热管, 管道热交换的效率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只需要约原来1/4的长度就能达到几乎同等的效果. 整个装置的体积大幅下降. 只需要一台空调(多了也没有卵用, 会过冷).
图里50多度氧气是因为我吸入的污染氧也是这个温度. 整个装置功耗480w, 不额外产生任何热量. 长期运行下, 冷却水的温度会逐渐与吸入的气体温度趋同, 如果吸入的气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 可以把冷却液换成石油, 效果不变
看到有大佬说到热平衡, 于是就试着做了一下. 弄了一点冷却水当热媒, 结果发现效果拔群. 达到几乎完美的热平衡后, 净化能力不再受制于空调了, 瓶颈反而变成了单根管子的进气上限, 也就是1000g/s
基本思路是这样
吸进污染氧(300K) ---> 通过导热管传递给冷却水(290K) ---> 通过导热管进入S形通道, 继续传热给外界低温氧气(170K) ---> 进入冷却室液化(90K) ---> 被水泵抽出, 泵入S通道入口, 气化(100K) ---> 自然压力通过S形通道并逐渐带走管道热量(250K) ---> 带走冷却水热量(300K)

得益于牧场R2新增的导热管, 管道热交换的效率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只需要约原来1/4的长度就能达到几乎同等的效果. 整个装置的体积大幅下降. 只需要一台空调(多了也没有卵用, 会过冷).
图里50多度氧气是因为我吸入的污染氧也是这个温度. 整个装置功耗480w, 不额外产生任何热量. 长期运行下, 冷却水的温度会逐渐与吸入的气体温度趋同, 如果吸入的气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 可以把冷却液换成石油, 效果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