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吧 关注:2,122贴子:3,122

【转】中世纪初期爱尔兰教会在西欧的传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喻冰峰


IP属地:湖南1楼2018-04-20 23:48回复
    [摘要]在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当日耳曼人像潮水般地涌入罗马帝国,到处袭击城市、破坏古典文化时,许多大陆学者为了躲避灾难,携带了大量的手稿和文献逃至地处孤岛的爱尔兰,使其成为中世纪初期保存古典文化知识的中心。此外,爱尔兰修士还通过在各地的传教,将爱尔兰式教会和修道院制度扩散至英格兰以及西欧大陆,为传播古典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爱尔兰;教会;修道院;传播


    IP属地:湖南2楼2018-04-20 23:49
    回复
      2025-07-30 22:37: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英国哲学家罗素声称:“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公元六世纪、七世纪和八世纪间,爱尔兰人当中尚残存着希腊语文知识,以及对拉丁古典著作的相当学识。”[1] 拉丁古文字学家路德维希·比勒(Ludwig Bieler)也曾说过:“不了解爱尔兰,就无法理解中世纪;从古代基督教到加洛林复兴的几个世纪间,只有爱尔兰人作出了创新性的和持久性的贡献。”[2]可见,爱尔兰人在中世纪初期,为保存和传播古典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然而,我国学者在对西方古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研究过程中,往往对拜占廷人和阿拉伯人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于同样在此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的爱尔兰人却关注得较少。这与爱尔兰人在此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显得极不相称。


      IP属地:湖南3楼2018-04-20 23:49
      回复
        一、爱尔兰修道院的建立与教育的兴起
        公元5 世纪,当日耳曼人像潮水般地涌入罗马帝国,到处袭击城市、破坏古典文化时,许多大陆学者为了躲避灾难,携带了大量的手稿和文献逃至地处孤岛的爱尔兰。正如5 世纪的高卢语法学家维吉列乌斯·马洛(Vigilius Maro) 所记载的:“由于衰落,人们开始逃亡。他们跨海西逃至爱尔兰……为那里带去了先进的学术。”[3]


        IP属地:湖南4楼2018-04-20 23:50
        回复
          伴随着大量学者到达爱尔兰的同时还有许多基督徒传教士,他们将基督教传入爱尔兰。基督教传入爱尔兰后,与当地的凯尔特文化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爱尔兰教会(或凯尔特教会)。早在公元432 年,奥色尔主教科尔马诺就委派圣徒巴屈里克到爱尔兰传教。当时的爱尔兰依然是一个具有部族性质的社会,他到达爱尔兰后,按照氏族建制建立教会,设置教区。在他去世之后,爱尔兰教会逐渐发展成为一套以修道院为中心的教会体制。在这种体制中不设主教管区,各“地方”都以修道院为中心,整个修道院犹如一个血缘大家族,一切均处于修道院院长的管辖之下。


          IP属地:湖南5楼2018-04-20 23:50
          回复
            被称为“爱尔兰使徒”的帕提里克(Patrick,约390-460年),他一生致力于爱尔兰的传教,在那里建立修道院,将许多修道士训练成传教士。在公元6 至7 世纪期间,爱尔兰相继建立了许多大型的修道院,如班哥尔( Bangor)、科龙玛努瓦(Clonmacnois)、格兰达(Glendalough)、下帕特里克( Downpatrick)等。


            IP属地:湖南6楼2018-04-20 23:50
            收起回复
              古典文化著作与基督教的结合使爱尔兰修道院发展成为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化的中心。爱尔兰修道院的修士们没有将古典文化与基督教信仰对立起来,他们认为学习世俗的古典文化与坚定自己的基督教信仰是同等重要的事情。于是,“爱尔兰的教会发展了一种不同于欧洲大陆教会的文化观以及对待异教的宽容精神。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在教会学校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4]爱尔兰修道院一方面依然践行严格的苦行,同时对智识教育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他们教授天文、辩证法、诗律,研究拉丁文、希腊语。于是人们从各地来参访这片“圣贤之岛”。[5]


              IP属地:湖南7楼2018-04-20 23:50
              回复
                爱尔兰修道院里不仅传授宗教知识,还传授世俗知识。修道院的学校大都开设世俗学科,在古希腊文方面,爱尔兰修道院很早就将古希腊文列入学校课程。据说科伦巴(Columba,521-597)在孩提时代就向一位游吟诗人学习了希腊语法。爱尔兰修士对古希腊文的研习,使古希腊文的词汇和语法得以保存下来。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拉丁语课程。因此,“当希腊文明尚未为西方各国所知的时代,爱尔兰的学者已经极为熟稔希腊和拉丁文献……”[6] 爱尔兰修道院学校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英格兰学生,如英国著名的学者阿尔琴就曾在爱尔兰学习过,欧洲各地如罗马、高卢的学生也慕名前来接受教育和培训。帕提里克建立的阿马修道院在6、7 世纪享有极高的声誉,吸引了来自各地三千多名学子。费尼恩在克罗纳于527 年建立的学校也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受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修士也有世俗青年,既有贵族,也有平民。“苏格兰人(爱尔兰人[7])对这些人热情款待,并且热心无偿地为他们提供日常食品和教学用书”。[8]班哥尔修道院由于声名远扬,求学者络绎不绝,以至于修道院院长不得不在全岛为莘莘学子寻求宿舍。[9]


                IP属地:湖南8楼2018-04-20 23:51
                回复
                  2025-07-30 22:31: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爱尔兰教会在英国的传播
                  不列颠虽然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接受过基督教信仰,但由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大部分地区处于异教徒的统治之下。不列颠人重新接受基督教是在爱尔兰传教士和罗马教廷派出的传教士的共同影响下实现的。


                  IP属地:湖南9楼2018-04-20 23:51
                  回复
                    爱尔兰修士不仅重视对知识的学习,而且具有强烈的传教热情。早在奥古斯丁来到英国传教之前,爱尔兰修道院已经在英格兰传播。爱尔兰人在英格兰的传教是以苏格兰为前哨的。爱尔兰基督教的奠基人帕提里克不仅对爱尔兰的传教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还率领其弟子前往当时由蛮族宗教主导的苏格兰和英格兰进行传教。前往苏格兰传教的是科伦巴,他于563 年进入苏格兰的伊奥拉岛(Iona),在此建立修道院,并以此为据点,前往占苏格兰大部分的皮特人(Picts)中传教。最终他成功地通过皮特国王的归信,使苏格兰成为基督教文化圈的一部分。[10]之后,伊奥拉岛修道院很快发展成为向苏格兰的皮克特人和北部英格兰人传教的基地,从而使爱尔兰教会在这些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IP属地:湖南10楼2018-04-20 23:51
                    回复
                      公元597 年,教皇圣格雷戈里派其密友奥古斯丁带领四十名随从及一些法兰克人翻译,前往英格兰传播基督教。最初,传教很迅速。604 年,在罗切斯特建立了第一个教区。[11]到奥古斯丁死时,基督教已在肯特、埃塞克斯和东盎格利亚流传开来。到635 年为止,从罗马教廷出发的传教士使“七国时代”中的5国:肯特、东撒克逊、诺森伯里亚、东英吉利和西撒克逊皈依了基督教,但基督教在东撒克逊和诺森伯里亚没有站稳脚跟。“使诺森伯里亚永久皈依基督教的工作,则是由爱尔兰的基督教传教士们来完成的。”[12]英格兰北部的诺森伯里亚国王埃德温在其妻子和教皇的影响下,皈依了基督教,并于627 年召开贤人会议,决定带领臣民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但继埃德温之后的奥斯瓦尔德( Oswald),由于他早年曾因避难而暂居伊奥拉岛修道院,因此,继位后他便大力扶持爱尔兰基督教会的发展。633年,奥斯瓦尔德请求苏格兰伊奥拉岛修道院派人来本国传教,一位名叫艾丹的传教士应邀前往。他在国王的资助下,于635年在林迪斯法恩岛(Lindisfarne)建立了一座修道院,创建了英格兰北部第一个基督教修道院。此外,他还学习肯特郡的教育模式,招募男孩进行训练,使这里很快发展成为基督徒讲经布道与研究学习的中心,诺森伯里亚也随之成为北部英格兰基督教的发源地。


                      IP属地:湖南11楼2018-04-20 23:52
                      回复
                        此后,爱尔兰教士继续积极传教,不仅使埃塞克斯重新恢复了基督教信仰,而且使战胜过诺森伯里亚的麦西亚人也皈依了基督教,其足迹还一直往南,甚至苏塞克斯,并在那与南方的罗马教会相遇。罗马基督教,继承了残存的罗马纪律、中央集权观、私有制和教阶制度;划分组织严密的主教管辖区,管理权集中于主教手里,罗马的修道院俨然一个小的中央集权王朝的缩影,修士丝毫没有自由可言,必须听命、安贫、守贞;有着繁琐的宗教仪式。爱尔兰基督教组织则显得比较松散,爱尔兰修道士不受任何人管束,私有观念不强,主教只是云游四方的传教士,对于教士只有极小又很模糊的权力;修道院没有土地,土地是全部落的公共财产;没有罗马教会那套繁琐的宗教仪式。此外,双方还在复活节日期和修士递发的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13]由于以上分歧的存在,使得两派时常发生争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确定统一的传统以便共同遵守,诺森伯里亚国王奥斯维于664 年在惠特比召开了由两派要员参加的会议,国王在会上宣布了继承罗马教会的传统,罗马教会在英格兰的最高权威从此得以确立。


                        IP属地:湖南12楼2018-04-20 23:52
                        回复
                          虽然爱尔兰教会在英格兰最终没能战胜罗马教会,但在惠特比宗教会议之后,爱尔兰基督教并没有立即消失,而仍存在了一段时间,并慢慢地与罗马基督教相互融合。因此,爱尔兰教会仍在许多方面对英格兰基督教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例如,英格兰教会由于受爱尔兰修士的影响,不得不改变欧洲大陆那种贫乏的教育,而采用新式教育,从而使学术研究得以提升。此外,爱尔兰修士的传教热情也对英格兰教会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IP属地:湖南13楼2018-04-20 23:52
                          回复
                            三、爱尔兰教会在欧洲大陆的传播
                            爱尔兰修士的传教活动不仅局限于大西洋岛屿上,他们还跨过英吉利海峡,来到欧洲大陆进行传教。一种喜好行游的躁动感驱使着古爱尔兰人远至他乡,从冰岛、挪威到西班牙、南意大利、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14]爱尔兰传教士的足迹几乎遍及欧洲各地甚至远及西亚部分地区。


                            IP属地:湖南14楼2018-04-20 23:53
                            回复
                              2025-07-30 22:25: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从公元6 世纪到8 世纪,爱尔兰向大不列颠和欧洲大陆派遣了近千名传教士。[15]在六世纪初,据说佛里达林(Fridolin)就出现在波依提尔斯塔伯格(Poitiers Strasburg)、巴赛尔(Basle),并建立了塞肯格(Seckingen)修道院。据说一个名叫三森(Samson)的爱尔兰人以及许多追随者在六世纪中叶移居到阿莫里凯(Armorica)以及法兰克王国的北部。[16]


                              IP属地:湖南15楼2018-04-20 23: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