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6个月。作为妈妈,自然关注他的一举一动。给他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被爱中成长。
宝宝的事,我都会亲力亲为。从出生到现在,没有一天离开过我。虽然也是新手妈妈,但还是怕别人照顾的不仔细,也怕错过他的成长点滴。
宝宝如今能听懂一些话,明白一些简单指令。但要不要照做,完全看他心情。每天奔来跑去。我经常笑他,真是小小身体里住着一个自由的灵魂。
一个亲戚家的女孩子,虽然也不经常见到,但大概也能有所参照,经常做比较。感觉宝宝与她有所不同。
宝宝一岁之前很懒,尤其体现在胳膊和手的方面。右手还会像是很无力的弯曲。在还不会翻身的月份,几乎不伸胳膊触碰小床上方的玩具吊饰。懂得坐了以后,任何不在手臂范围内的玩具,不会有意愿去拿。带他去游乐园,别的同龄小孩子摸摸这碰碰那,我的宝宝只愿意坐在地上,一动不动的玩手上的东西。按钮玩具在一岁之前完全不知道按。
一岁前虽然我一直在照顾他,他却很少对我有依赖感。偶尔出去几个小时,回家看到我也是不在意,没有丝毫的喜悦。
在他3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在关注自闭症。为什么关注,我也不知道。所以每次他一样东西玩很久的时候,我都会找另一样东西替换下来。他的专注力之好,以至于我去百度“为什么小孩的注意力这么集中”,结果搜索出来的都是“如何培养小孩的注意力”。不是我想要的。
13个月的时候无意间了解到一岁还不会指物,是会有自闭症可能的。他之前虽然不指,但说他知道的物体,他还是会看一眼的。我便不断的从他熟悉的物品开始教。一点点他会用胳膊指我所问的东西。14个月开始主动用手掌拍拍卡片。据说小孩子会用整个手指物,很快就会改为用手指。果不其然,15个月中改为用食指点绘本。16个月开始指物品,也会分享指他觉得有趣的东西。
在他15个月当天,我带他去看了医生。因为他很少应名,当时在我看来就是不懂指物,甩手,行为刻板,听指令差。我把他最爱的奶豆放在医生的桌子上,他试图去够。医生觉得这也是指物的一种,因为这也是能让人理解的一种交流方式(虽然我有点不认同)。医生初步观察了一下,认为大动作正常,与人有眼神交流,懂得拜拜拍手,认为自闭症的可能性很小。但介于月龄还小,所以不能给出明确的答复。让两个月后复诊。他认为不必纠结于是否指物,如果其他的都比较正常。宝宝应名差,他认为妈妈叫名字就像是老婆叫名字一样,会选择性无视。让我也不必太过担心。他唯一重视的是宝宝的甩手行为,当时我的宝宝兴奋的时候会有在耳边甩手的动作。
一个多月下来,变化还挺大。应名好了很多,指物已经学会,虽然很少主动看着我的眼睛指,但如果选择无视他,他还是会转过来看着我。甩手行为基本没有了。这个月宝宝学会了分享,把手里的东西主动递给我。认知方面也好了很多。但刻板行为还存在,而且有点多。
刻板行为是我目前最担心的。虽然很多人说能被打断的不能算是刻板行为。但我觉得宝宝还小,打断不难。但专注点真的狭隘。上上下下楼梯,地上不一样的的砖块或者分界线会来回来去跑,开开关关柜门。看闪烁的灯,叫号牌,电梯内的显示的楼层,信号灯,看商场里每一块悬挂的指示牌。总是是各种各样的肢体和视觉刺激。中指和拇指一直在无意识的轻掐。虽然刻板行为在大人中也很多见,但我的宝宝这也太多了些。
不过无论如何,看得见进步还是很让人心情愉悦的。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开心心的迎接更多新的突破。拭目以待。
宝宝的事,我都会亲力亲为。从出生到现在,没有一天离开过我。虽然也是新手妈妈,但还是怕别人照顾的不仔细,也怕错过他的成长点滴。
宝宝如今能听懂一些话,明白一些简单指令。但要不要照做,完全看他心情。每天奔来跑去。我经常笑他,真是小小身体里住着一个自由的灵魂。
一个亲戚家的女孩子,虽然也不经常见到,但大概也能有所参照,经常做比较。感觉宝宝与她有所不同。
宝宝一岁之前很懒,尤其体现在胳膊和手的方面。右手还会像是很无力的弯曲。在还不会翻身的月份,几乎不伸胳膊触碰小床上方的玩具吊饰。懂得坐了以后,任何不在手臂范围内的玩具,不会有意愿去拿。带他去游乐园,别的同龄小孩子摸摸这碰碰那,我的宝宝只愿意坐在地上,一动不动的玩手上的东西。按钮玩具在一岁之前完全不知道按。
一岁前虽然我一直在照顾他,他却很少对我有依赖感。偶尔出去几个小时,回家看到我也是不在意,没有丝毫的喜悦。
在他3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在关注自闭症。为什么关注,我也不知道。所以每次他一样东西玩很久的时候,我都会找另一样东西替换下来。他的专注力之好,以至于我去百度“为什么小孩的注意力这么集中”,结果搜索出来的都是“如何培养小孩的注意力”。不是我想要的。
13个月的时候无意间了解到一岁还不会指物,是会有自闭症可能的。他之前虽然不指,但说他知道的物体,他还是会看一眼的。我便不断的从他熟悉的物品开始教。一点点他会用胳膊指我所问的东西。14个月开始主动用手掌拍拍卡片。据说小孩子会用整个手指物,很快就会改为用手指。果不其然,15个月中改为用食指点绘本。16个月开始指物品,也会分享指他觉得有趣的东西。
在他15个月当天,我带他去看了医生。因为他很少应名,当时在我看来就是不懂指物,甩手,行为刻板,听指令差。我把他最爱的奶豆放在医生的桌子上,他试图去够。医生觉得这也是指物的一种,因为这也是能让人理解的一种交流方式(虽然我有点不认同)。医生初步观察了一下,认为大动作正常,与人有眼神交流,懂得拜拜拍手,认为自闭症的可能性很小。但介于月龄还小,所以不能给出明确的答复。让两个月后复诊。他认为不必纠结于是否指物,如果其他的都比较正常。宝宝应名差,他认为妈妈叫名字就像是老婆叫名字一样,会选择性无视。让我也不必太过担心。他唯一重视的是宝宝的甩手行为,当时我的宝宝兴奋的时候会有在耳边甩手的动作。
一个多月下来,变化还挺大。应名好了很多,指物已经学会,虽然很少主动看着我的眼睛指,但如果选择无视他,他还是会转过来看着我。甩手行为基本没有了。这个月宝宝学会了分享,把手里的东西主动递给我。认知方面也好了很多。但刻板行为还存在,而且有点多。
刻板行为是我目前最担心的。虽然很多人说能被打断的不能算是刻板行为。但我觉得宝宝还小,打断不难。但专注点真的狭隘。上上下下楼梯,地上不一样的的砖块或者分界线会来回来去跑,开开关关柜门。看闪烁的灯,叫号牌,电梯内的显示的楼层,信号灯,看商场里每一块悬挂的指示牌。总是是各种各样的肢体和视觉刺激。中指和拇指一直在无意识的轻掐。虽然刻板行为在大人中也很多见,但我的宝宝这也太多了些。
不过无论如何,看得见进步还是很让人心情愉悦的。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开心心的迎接更多新的突破。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