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战地归来
瑟瑟寒风中,回看一眼漫山遍野的战地黄花,雏菊凌乱。
三个月的战地坚守终于结束。军车车队驶往返回部队方向的路上,千里机动,频频再回首,鹅卵石、陶片、山花、野草、伪装网、精心打造的野战阵地和营盘,已经夷为平地,回首那片曾经硝烟滚滚的土地,似乎我们从来没来过?仲夏灼灼而来,秋风瑟瑟而归。此种戚戚之景,并非如我所需,结果要认。
战士百战身,一如雏菊凌。本该建功立业的战区,不曾想发生了责任事件……事件的结果是犹胜亲兄长的连长被先期送走,严酷的纪律面前,士兵们的感情上接受不了。可是也没办法,除此之外,我们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把压抑自己的感情作为唯一的消解途径。是次事件,我们仍旧没有懈怠,实战之中,每天隆隆炸响的枪炮声响彻之余。战地艰苦的生活条件咬着牙在继续,所有必须完成的工作都在继续着……虽然连队遭遇突变,或许将严重影响到战士们的理想情志?面对糟糕的处境,连队没有乱,没有倒。只是士兵们的心里,似乎被一块一块块巨石压抑着,无处释放。
我们撤离此处之前,149部队已经早于我们半个月转战出发,跨越唐古拉山口,前往更深的藏地做必要的军事斗争准备。侧翼和后方阵地空置,恢复成原野,没有了稠密的枪炮声,口令声,欢呼喧哗闹腾声更是早已静止。没有了片区警卫拦阻,可以从山坡地带直接通往后面大山。溜达过去,找到一个相对狭窄处,助跑飞跃,跨过急湍的激流,到处搜寻,想寻找一下半个月前他们曾长期协同我们驻守过的痕迹,可惜一切都已经了然无踪。149部队于某个深夜,悄悄的消失不见,他们当中的某个兵,曾经在黑暗中偷袭弄晕了我的兄弟,而我们尚且未来得及正式打个照面,来不及自我介绍认识。他们就这么先期于我们消失,他们的消失在我内心留下一个巨洞。留下我独自搜寻的怅然若失。
按照战区军调部门的计划安排,部队一批批撤离,我们的撤离时间稍稍往后排了一下。撤离之际,偌大战区仅留下零星部队还在做后续坚守。四散而去的兄弟,分别一年,斯地得以重聚,今又悄然而去,何时可以再见,我们都不能明乎所以……
三个月的时间,当是时感觉漫长无垠,几十年后回望,却发觉它短得令人难以觉察地失望。看着战区极速退去的巍巍群山,士兵们一路无言。
一天之后,原路返回兵供站,装载登车,长途返滇。
依旧是封闭的闷罐车空间,闷罐车内的生活这几年已经习惯。封闭的空间,再也难不住身经百战的老兵,以天为帐幕,以大地为盛器,以猎猎之风为驱味阀,朝着迎风飞驰的广袤原野倾泄如注,这种军中独具的释放法,惬意风飒,痛哉!快哉!人间又有几人得以体验?兵的豪迈豪放就该如此粗犷!
松潘、西昌、德昌,荣昌、綦江,朝向攀枝花的一路上,进入亚热带地区。攀枝花铁道两旁果树成林,硕大的芒果比思茅还多。进入车站,长久滞留,等候军代安排,车站广场上,一群群年轻的男孩阳光灿烂,女孩颀腰腿长。攀枝花似乎聚集了中国所有好看的男孩女孩在此成长?本地出来,有经验的排长给我们讲述了攀枝花建市的短暂由来,我们才明白,这些俊男美女的长辈们,当年果然是全国各地抽调而来的精英人才。难怪这些同龄人的长相气质都可以这般好看?!攀枝花当年的开发真的就如同深圳只是一个小渡口。建成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人才是支撑发展的根本。
半靠半躺在闷罐车内,高原下来从新回到人间,看着攀枝花的繁华,酷热难耐,连续几年紧张高强度的学习训练,加上紧绷的家庭生活压力,已经快击垮我的身体防线。车站内的一个称重处,悄悄称量了体重,由最重时期的141斤,瘦到不足118斤。脸色黝黑且铁青,嘴唇开裂,骨瘦如柴的身躯顶着一副空荡荡的军服,是这个时期的标准形象。
长久的调运等待,午餐还是在闷罐车上用压缩饼干解决了。心情郁闷,顿顿压缩饼干,轻度厌食症,连续几顿没有咽得下这干巴巴的干粮,脸色更加乌青难看。下午还是没有得到军调命令,当晚入住兵供站,改善晚餐。三四个月的牛羊肉,压缩饼干,兄弟们辛苦了这么久,兵供站的晚餐味道感觉好极了,这群从饥荒国里滚出来的家伙,瞬间便把饭菜抢光。饭量不够,口袋里揣着刚发不久的三个月津贴,偷偷溜出军供站,难得大方的在攀枝花车站旁请兄弟们吃了一顿油腻好吃的饭菜。花光津贴,胃里得到充实,精神得到安慰。攀枝花的建成历史也给了我鼓励性暗示,情绪一时间好了不少,有些难解的心结也慢慢释放开来。笑容难得回到了脸上。对美食的兴趣这个时候开始大大增强。
军列原路返回,几经周转,重复装备装卸的过程,终于回到部队。车队缓缓驶入营区,心里还在想这会连长会在哪呢?这个问题已经纠结了我们好几个月的时间。拐弯驶入驻训场,远远地一眼敞见已经穿上新式冬常服的连长,敞开上衣风纪扣和前两颗纽扣,笑容满面的站在菜地边缘的山墙上朝我们挥手。身边战士低声惊呼:“连长!快看是连长!”扭过头,泪倾双颊。
拆除装备,卸掉伪装,折叠好枪炮衣,弹药箱、武器、身管机件、码好器材、辅材、床铺、背包、车辆、一应物件摆放整齐。部队集合带到操场,云淡风轻的连长已经等候多时,连长身后的黑板报上,留守处的战友们工工整整的描写好《热烈欢迎战友们凯旋归来!》。硕大的美工体标语,体现了留守处战友对远赴战地战友们的祈愿。风雨之后有彩虹,我们明白,连长和留守的战友们心里也是一直想念着我们!风波再多,路行再远,我们心里也一直在坚守这所精神家园。
世间事,眼见不见得是事实,耳闻更不能算作真理。同时眼见耳闻也需要为前因后果作缜密推导论断得出符合常理的论据,才能作为事实依据。这才是战争的本质。
战区是次责任事件。连指主动担起了这个背景事件的责任。泰山崩于前而不溃,连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检验。而事件还有一些主角,往往注定成为了沉默的证人,事情过去几十年,现在的结果就是当初最好的人生走向。虽说事件发生的那一刻即已经决定连队后来的方向。但是,胜兵者之胜,在用人,在识人,有的人能惹事却不喜欢担事,有的人欲担大事却自控力差,没有能力担得起大事。而自控力差的人,又哪来担得起大事的责任感呢?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意识到,有的旁观者作为看客,从来不怕事大,就嫌事小不热闹。这类看客心态的人比较麻烦。兵家箴言:所以将兵者,以事实为依据,不坠耳闻目睹之幻像。更应成为治兵打战的真理,识人用人为胜兵之本,一个好的师团级指挥员,更应有基本的识人用人的判定决断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