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五十年代吧 关注:74贴子:13,902
  • 14回复贴,共1

50年代人:共和国的同龄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必须赞美童年,它让艰难尘世变成短暂天堂,不论在任何年代,它都是最后的桃花源。我们必须记住童年,它是人一生中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我们“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60多年中,一代代孩子成大直至变老,他们有着类似而不同的童年。让我们追忆我们这一代人在50-70年代所经历的不同的童年!


IP属地:上海1楼2018-04-14 09:22回复
    五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第一代,他们中的很多人,被称为“共和国的同龄人”。GCD mzd在这一代孩子心中扎下了神圣的种子。
    1955年的一部著名儿童题材影片《祖国的花朵》,赋予了红色年代的儿童们“花朵”的专称。而电影中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更是传唱至今。“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涌现了一批传唱至今的儿童歌曲。比如,“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人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1957年)。又如,“月亮在白莲花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958年)。这些歌曲既承载了革命传统主义教育的内容,也用优美的旋律拨动了新中国第一代少年儿童善良纯洁的心灵。
    当然,也有更加简单直接的充满革命斗争歌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就是当时脍炙人口的童谣。


    IP属地:上海2楼2018-04-14 09:35
    回复
      2025-11-27 05:18: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新生的共和国所特有的激情和朝气,这种激情也渗透在儿童蓬勃的血液当中。
      与此同时,共和国所经历的各种运动,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到他们成长记忆中。
      在除四害的运动中,淘气的男孩子们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用弹弓,用笼子,用网,用敲击脸盆制造的噪音,去围剿麻雀。据说鸟儿除了被打死外,吓死或累死的也不少。
      可惜,多年以后,我们才知道麻雀是被冤枉的。


      IP属地:上海3楼2018-04-14 09:49
      回复

        在身体饥饿与精神富足中成长:
        那个年代,饥饿感成为孩子无法摆脱的密友。即使如此,他们在放学路上也不会去偷地里的蔬菜。社会主义儿童教育在道德情操培养上相当过硬,这是那个时代的宝贵财富。
        有关“花朵”的歌曲继续传唱,比如《花儿朵朵向太阳》,“鱼儿离不开水呀,啊……瓜儿离不开秧,啊……少年儿童千千万,离不开亲爱的领袖,离不开亲爱的党。朵朵花儿向太阳,颗颗红心向着党,红色少年的心头,长上了红色的翅膀,准备着,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奔向那祖国需要的地方。”
        50 出生的那一代孩子,从小就充满理想。尽管很多的人的理想最后破灭了。


        IP属地:上海4楼2018-04-14 10:53
        回复
          1963年,孩子们开始接受一位新的偶像——雷锋。他们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志“雷锋做啥我做啥”——
          一看到列车,就想为辛苦的列车员倒水;一看到老奶奶,就希望她摔倒然后上去扶;一看到比自己年纪小的孩子,就恨不得他马上迷路,好送他回家;一看到农民伯伯的拖拉机开过,就盼着它陷入泥坑,可以上去跟同学们一道把它推出来。当这些受助者问孩子们名字时,他们会扑闪着大眼睛,回答:“不要问我的名字,我叫红领巾”。


          IP属地:上海5楼2018-04-14 11:00
          回复
            70年代:
            军绿书包是孩子们的LV 自行车是孩子们的越野车 样板戏是他们的流行音乐
            当时的物质依旧贫乏,但孩子们的心情是快乐的。女孩跳橡皮筋、跳格格、踢毽子,男孩打弹子、拍画片、扔子弹壳……与人交往的游戏,与大自然玩耍的游戏,是一直到70年代末,甚至到80年代初期,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孩子们的娱乐主流。在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嬉戏的场景,他们背着军绿书包——这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饰品,好比今日的LV;骑着28加重的自行车,或者徒步滚着铁环,呼啸而去。
            后来,收音机也开始进入越来越多普通中国老百姓家里。“小喇叭”节目成了很多孩子们童年最信赖的伙伴之一:“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孙敬修爷爷讲的那些故事,让孩子们久久沉醉。更有小能人,在老师和大人的指导下自己学着组装收音机,即便只能发出刺耳的声音,也足以让自己激动半天,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
            70年代,自行车这个交通工具,逐步普及到绝大多数家庭,学会骑自行车成了孩子们的时尚,就像今天要有一本驾照一样,几个小伙伴骑着自行车,去居家周边玩上半天的喜悦,无异于当今去世界各地旅游。


            IP属地:上海6楼2018-04-14 11:16
            回复
              50年代出生的人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代”,他们的精神结构也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并经惨烈拆解、震荡、蚀销、改换,但总的来说这代人可称为“理想主义”的一代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在社会转型中付出了沉重代价。
              唯有童年才他们最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


              IP属地:上海7楼2018-04-15 17:44
              回复
                同感,岁月虽然流逝,但心中的理想不曾丢失。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4-15 20:25
                回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