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吧 关注:87,084贴子:1,331,702

wei ji bai ke 中对村上春树的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对村上的介绍的确另有一番风味,希望让更多人能看到。 但由于“词汇”限制可能很多地方发不上去,我也只有尽力而为


1楼2009-04-14 22:37回复

    出生 1949年1月12日 (60岁)
    日本京都
    职业
    小说家,翻译家,作家
    国籍
    日本
    流派
    小说,超现实,后现代
    代表作 《挪威的森林》
    《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
    《海边的卡夫卡》
    个人网站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村上春树
    假名 むらかみ はるき
    罗马字 Murakami Haruki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听风的歌》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沈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1],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2楼2009-04-14 22:38
    回复
      2025-09-04 05:12: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生平小传
      [编辑] 成为作家前的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出生于京都市伏见区,为家中独子,个性内向。父母亲都是中学日文教师,母亲在婚后成为全职的家庭主妇。双亲对村上的管教开明严谨,鼓励阅读,因此村上很小就可以看自己爱看的书,嗜读若渴。12岁时全家搬到邻近的芦屋市,家中订阅的两套世界文学丛书,培养出村上对西方文学的爱好。父亲从小就辅导村上学习日文,期望培养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但是他始终兴致缺缺。村上曾说:“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从来不曾被日本小说深刻感动过。[2]”
      村上春树讨厌念书,国中时期常因不用功挨老师打,一套中央公论社出版的《世界历史》全集却能反复读个滚瓜烂熟。他自承内心有颗固执的叛逆因子,对别人给的东西怎么样都无法乖乖接受:“不想学的、没兴趣的东西,再怎么样都不学。[3]”进了神户高中之后变本加厉,几乎天天打麻将、和女生厮混、抽烟、跷课样样都来,不过成绩始终能维持在一定水平。高中时期他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喜欢阅读二手便宜的欧美原文小说,一段段翻译自己喜欢的美国惊悚小说并沉浸于阅读译文的体验。他对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怎么耐烦,所以英文成绩始终平平,后来他在文章里写道:“如果当时的英语老师知道我现在正在做大量的翻译工作的话,可能会无法理解吧。[3]”此外他也开始对美国音乐着迷,听过亚特•布雷基(Art Blakey)与爵士信使乐团(The Jazz Messengers)在1964年的现场演唱会录音带后,他就把午餐钱省下来购买爵士唱片,从13岁到现在都一直有收集唱片的习惯[4]。
      高中毕业后村上报考法律系落榜,当了一年的重考生。1967年在图书馆里“一面昏昏沉沉地打瞌睡一面无谓地浪费了一年[3]”,他在一本英文参考书里读到楚门•卡波堤的短篇小说《无头鹰》(The Headless Hawk)而大受感动,也更确定自己喜欢的是文学而非法律。后来村上重考考取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系,起先住在一间由财


      3楼2009-04-14 22:39
      回复
        小说家之路
        29岁那年,一场球赛成为改变村上春树命运的导火线,他在柏克莱大学的一场演讲上表示:
        “ “1978年4月,有一天我突然想写小说。…当天下午我正在看棒球,坐在外野区,一边喝着啤酒。…我最喜欢的球队是养乐多队,当天是和广岛队比赛。养乐多队在一局下上场的第一棒是个美国人,大卫•希尔顿(Dave Hilton)。…我记得很清楚他是当年的打击王,总之,投出的第一球就被他打到左外野,二垒安打。就是那时我起了这个念头:我可以写一本小说。”[1]

        球赛结束后村上就到文具店买了钢笔和纸,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小说《听风的歌》。每天爵士店打烊之后,村上就在厨房挑灯夜战一、两个钟头进行小说写作,但也由于写作时间有限,间接形成第一本小说句子和章节都很短的特征。这部小说大约花了村上六个月的时间完成,村上将作品投稿到文学杂志《群像》的新作家文学竞赛初试啼声,结果一举赢得1979年的群像新人奖。村上常说,如果当初没有得奖,后来可能也不会写小说了。之后村上应出版社之邀,先交出了一些短篇小说、翻译作品和散文,隔年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接续《听风的歌》,描述主角们后来的遭遇。
        1981年,村上夫妇卖掉经营多年的爵士小店,搬到船桥市专心写作,第三部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受村上龙启发,村上尝试写出一部叙事连贯的小说,主要角色仍是前两部作品里的“我”和“老鼠”。这段时间村上开始过著规律的写作生活,有充足的时间集中心力,因此


        5楼2009-04-14 22:40
        回复
          第三部长篇小说句子变长,故事连贯,村上自述在这部小说里风格有了相当大的转变。
          1985年费时八个月完成之长篇小说《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出版,一举拿下日本文坛大奖“谷崎润一郎赏”,为日本二战后首位青年得奖者。1986年起携妻子在欧洲旅居三年,期中完成了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销量排名第一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该作上下册累积销量达440万本,让村上的知名度在八十年代末达到最高峰,确立“八十年代文学旗手”之地位,并被誉为最能掌握都市人意识自我孤离与失落之作家。《挪威的森林》所带来的高度关注与成功并未让他感到惬意与喜悦,促使他打消了之前三年欧洲行返国后的久居日本念头。追求良好写作环境的村上于1991年应美国友人的邀约,旅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兼驻校作家,并在翌年担任该校东方语文学系“日本文学”课程之客座讲师(1992)。旅居美国期间开始撰写长篇小说“发条鸟年代记”三部曲,1995年初回到日本居住。
          在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发生九个月后,村上春树鉴于媒体报道多忽略了“个人见证者”于事件经历的主体性,于随后约一年期间内参访千余位奥姆真理教事件受害者、见证者等其中六十二位。首度尝试记实报道文学作品《地下铁事件》一书中对见证者当天的经历、现场行为反应,以及奥姆事件对价值观之冲击进行深刻详实之记载。一年后的续作《约束的场所》则以平衡首作报道的立场与了解施害者可能动机作为探访出发,记述亲访八位奥姆真理教信者的长


          6楼2009-04-14 22:40
          回复
            篇记录。前后两作均为今日参考查阅<奥姆地下铁事件>资料中,以报道文学角度探索奥姆事件对日本国民意识冲击之宝贵作品。


            7楼2009-04-14 22:44
            回复
              村上春树生活规律,并以自我每日慢跑训练、参与各地马拉松长跑以及喜爱爵士乐、摇滚乐与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费兹杰罗而闻名。旅游足迹遍及欧洲大陆与南美墨西哥、中国蒙古,亦有开车横跨美国大陆之记录。旅途记事与旅居随笔散文详见于《边境、近境》、《终于悲哀的外国语》、《远方的鼓声》、《雨天、炎天》等书。


              8楼2009-04-14 22:44
              回复
                村上春树写作风格深受欧美文化薰陶,亦擅长欧美文学的翻译。


                9楼2009-04-14 22:46
                回复
                  2025-09-04 05:06: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台湾出版的村上作品多由赖明珠翻译,


                  10楼2009-04-14 22:47
                  回复
                    林少华则担纲中国大陆近年村上作品出版的大部分译作,


                    11楼2009-04-14 22:47
                    回复
                      两位译者不同的风格均成功地建立村上小说于华语世界之知名度与地位。


                      12楼2009-04-14 22:48
                      回复
                        九十年代起村上过去旧作与新作之英译版本陆续问世,2003年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英译本(2005)名列纽约(百度)时(百度)报年度十大好书小说类首位;


                        13楼2009-04-14 22:49
                        回复
                          2006年亦获法兰兹卡夫卡奖与Frank O’Connor国际短篇小说奖,村上于欧美文坛地位再创新高峰。今日被认为是日本最有希望获得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
                          2006年下半起村上春树应夏威夷大学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讲授文学课程至今。他的终极目标是写出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般的巨著,初稿已完成,待修改完毕付梓。


                          14楼2009-04-14 22:50
                          回复
                            获奖经历
                            • 1979年-“听风的歌”获得群像新人文学赏、芥川赏候补 。
                            • 1980年-“1973年的弹珠玩具”芥川赏候补。
                            • 1982年-“寻羊冒险记”获得野间文艺新人赏。
                            • 1985年-“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获得谷崎润一郎赏。
                            • 1996年-“发条鸟年代记”获得读卖文学赏。
                            • 1999年-“约束的场所 ”获得桑原武夫学艺赏。
                            • 2006年-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短篇小说选集“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获得Frank O’Connor 国际短篇小说奖
                            • 2006年-“海边的卡夫卡”获得World Fantasy Awards。
                            • 2007年-2006 朝日赏(文学)
                            • 2007年-第一届日本早稻田大学坪内逍遥大赏


                            15楼2009-04-14 22:51
                            回复
                              2025-09-04 05:00: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作品列表
                              [编辑] 长篇小说
                              著作年代 台湾中文译名 大陆中文译名 日文原名 英文译名
                              1979年
                              听风的歌
                              且听风吟
                              风の歌を聴け Hear the Wind Sing
                              1980年
                              1973年的弹珠玩具
                              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
                              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Pinball, 1973
                              1982年
                              寻羊冒险记
                              寻羊冒险记
                              羊をめぐる冒険 A Wild Sheep Chase
                              1985年
                              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世界の终りと
                              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1987年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
                              ノルウェイの森 Norwegian Wood
                              1988年
                              舞•舞•舞
                              舞!舞!舞!
                              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 Dance Dance Dance
                              1992年
                              国境之南 太阳之西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
                              国境の南、太阳の西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1994年-1995年
                              发条鸟年代记
                              奇鸟行状录
                              ねじまき鸟クロニクル 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1999年
                              人造卫星情人
                              斯普特尼克恋人
                              スプートニクの恋人 Sputnik Sweetheart
                              2002年
                              海边的卡夫卡
                              海边的卡夫卡
                              海辺のカフカ Kafka on the Shore
                              2004年
                              黑夜之后
                              天黑以后
                              アフターダーク After Dark
                              [编辑] 短篇小说集
                              发表年代 日文名称 中英译名 收录于
                              1980年
                              中国行きのスロウ・ボート
                              Chūgoku-yuki no surou bōto 开往中国的慢船(A Slow Boat to China) 象的消失
                              贫乏な叔母さんの话
                              Binbō na obasan no hanashi 贫穷叔母的故事(A 'Poor Aunt' Story) 盲柳‧与睡觉的女人
                              1981年
                              ニューヨーク炭鉱の悲剧
                              Nyū Yōku tankō no higeki 纽约炭矿的悲剧(New York Mining Disaster)
                              スパゲティーの年に
                              Supagetī no nen ni 意大利面之年(The Year of Spaghetti)
                              四月のある晴れた朝に100パーセントの女の子に出会うことについて
                              Shigatsu no aru hareta asa ni 100-paasento no onna no ko ni deau koto ni tsuite 四月某个晴朗的早晨遇见100%的女孩
                              (On Seeing the 100% Perfect Girl One Beautiful April Morning) 象的消失
                              かいつぶり
                              Kaitsuburi Dabchick 盲柳‧与睡觉的女人
                              カンガルー日和
                              Kangarū-biyori 看袋鼠的好日子(A Perfect Day for Kangaroos)
                              カンガルー通信
                              Kangarū tsūshin 袋鼠通信(The Kangaroo Communique) 象的消失
                              1982年
                              午后の最后の芝生
                              Gogo no saigo no shibafu 下午最后一片草坪(The Last Lawn of the Afternoon)
                              1983年

                              Kagami 镜子
                              (The Mirror) 盲柳‧与睡觉的女人
                              とんがり焼の盛衰
                              Tongari-yaki no seisui 唐古利烧饼的盛衰(The Rise and Fall of Sharpie Cakes)

                              Hotaru 萤火虫
                              (Firefly)
                              纳屋を焼く
                              Naya wo yaku Barn Burning 象的消失
                              1984年
                              野球场
                              Yakyūjō 棒球场
                              (Crabs) 盲柳‧与睡觉的女人
                              呕吐1979
                              Ōto 1979 Nausea 1979
                              ハンティング・ナイフ
                              Hantingu naifu 猎刀
                              (Hunting Knife)
                              踊る小人
                              Odoru kobito 跳舞的矮人
                              (The Dancing Dwarf) 象的消失
                              1985年
                              レーダーホーゼン
                              Rēdāhōzen Lederhosen
                              パン屋再袭撃
                              Panya saishūgeki 面包店再袭击
                              (The Second Bakery Attack)
                              象の消灭
                              Zō no shōmetsu 象的消失
                              (The Elephant Vanishes)
                              ファミリー・アフェア
                              Famirī afea 家务事
                              A Family Affair
                              1986年
                              ローマ帝国の崩壊・一八八一年のインディアン蜂起・ヒットラーのポーランド侵入・そして强风世界
                              


                              16楼2009-04-14 2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