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04日漏签0天
山东艺术大学吧 关注:554贴子:2,83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山东艺术大学吧
>0< 加载中...

【闳约深美】专家话收藏:买赝品不可怕 就怕不研究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记忆的画笔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任何一件古玩,都不可能永远在一个人手里,对于收藏者来说,藏品只是由收藏者短暂保存、鉴赏而已。”——李军 
    李军收藏古玩已有 30年了,由当初的一窍不通到现在渐成行家。在他眼里,收藏古玩就是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收藏一种文化。 



  • 记忆的画笔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谈缘起 
 白捡的坛坛罐罐成了宝 
 李军告诉记者,1976年他上中学时,学校组织学生下乡,他在帮农民整地时,从地里刨出几枚古钱币,当时觉得这些古钱绿锈斑斓甚是可爱,就收藏起来,以后就慢慢地喜欢上了收藏。 
 那个年代,经常有人从地里刨出铜钱、陶罐等,农村不少人家里也有,于是李军就经常托一些农村的同学帮他搜集。很多村民见到他这么喜欢,也乐意将家里一些旧的坛坛罐罐送给他。 
 李军说:“上世纪70年代,老百姓从地里刨出古钱币、陶器等,都觉得地里挖出的东西不干净、不吉利,砸的砸扔的扔。80年代后,收藏古玩的人逐渐多了,集市上也就慢慢有老百姓出售挖出来的古玩。90年代中后期,一些村民就直接拿陶器、青铜器等上门兜售。从当初没人要到后来有人主动花钱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也是一种文化。”


2025-09-04 14:16: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记忆的画笔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看涨跌 
 精品不怕买贵的 
 昨日的“现玩”,就是今天的古玩;今日的“现玩”,就是明天的古玩。 
 李军告诉记者,天下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个人的财力却是有限的,收藏过程伴随的是一种经济活动,如果没有财力,无法进行古董收藏。一件古玩不要怕自己买贵了,只要买的是有历史价值且是精品,它的价格是不断攀升的,基本不会跌。 
 李军称,有一些收藏者,去世前将藏品无偿捐献给博物馆,他觉得这些藏品只有放在博物馆才放心,只有国家才能保管。对于收藏,收藏者能识别器物的真伪并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而以探索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保护不可再生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品,这才是收藏的至高境界。


  • 记忆的画笔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闲钱投资心态需平和 艺术品投资不宜炒短线
艺术品拍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品市场,尽管艺术品市场日趋成熟,但仍有半数以上的藏家抱着短期投资盈利的目的进入市场。然而艺术品投资的正常周期至少为5年,短线的买卖只会扰乱市场,增加投资风险。 
 随着投资者参与的国外顶级艺术品拍卖会和国内知名拍卖会越来越多,国内实力派藏家队伍也在扩大,他们手中的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后收藏的国内外各大拍卖公司早年的拍品,如今已在市场上堪称精品,并接连拍出天价。在开发区收藏协会最近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有藏友称,2002年上海敬华拍卖会上,海派名家吴青霞的一幅工笔仕女画《西厢记》估价3.5万至4.5万元,结果被拍至7.04万元。时隔一年,这幅画又出现在上海工美拍卖会上,估价为7万至8万元,结果竟流拍。这幅画的卖家当初以7.04万元买入,拍出8万元以上方能保本,投资者期望短期盈利却未能如愿。 
 从市场情况看,急功近利的举动常发生在初涉收藏的人身上,由于缺乏经验,总梦想“捡漏”发大财,殊不知大凡有成就的收藏家,藏品都经过日积月累。此外,专家建议艺术品要用闲钱投资,心态要平和,一纸千金的背后存在着可能是一张废纸的风险。古往今来,古玩市场不乏一夜暴富的故事,著名的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就曾缔造出无数神话,而这些暴富的神话又被不断放大,使得很多收藏者和投资者心态失衡。因此,平和的心态也显得尤为重要。


  • 记忆的画笔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话收获 
 收藏文物,收获文化 
 在李军眼里,收藏已经不止是爱好,而是一种精神追求。李军说:“收藏一件物品,首先要解决的是真假问题,而真假的断定并不是直接通过外观新旧来断定,而要从物品的制作工艺、文化、历史背景等去断定。” 
 以瓷器为例,李军说,瓷器的演化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产水平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观,瓷器上的图纹釉面、器型也不一样,绘画风格、纹饰特征、内在气韵也存在差异,只有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水平、文化背景才能断定瓷器的真伪。 
 李军告诉记者,30多年的收藏史,他收藏的不止是古玩,更是一种文化,收藏的过程让他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这也是他的最大收获。 
 李军坦言,“古玩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就可以发现,因为艺术从来没有离开过生活。但是收藏古玩也要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鉴别能力,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文化、审美知识和修养,增加自己的收藏经验,才能去粗取精,在收藏中不断进步。”


  • 记忆的画笔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说赝品 
 买赝品不可怕,就怕不研究 
 古玩界有句俗语,不怕买贵,就怕买的东西不对。 
 刚开始收藏古玩时,李军因缺少经验买了不少赝品。李军说:“收藏古玩不可能没买过赝品。买到赝品后,一时生气砸了或者想办法再卖出去,这都不是一种良好的收藏心态。这个时候就要去研究这件东西为什么是假的,真的应该是什么样的。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去翻阅文献,了解这个物品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等,那么这件赝品就是一位很好的老师。所以,买到 
 赝品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研究它。” 
 李军说,一些藏友买到赝品后,嫌丢脸,就将赝品藏起来。从收藏的角度出发,如果买了赝品,藏友们在一起交流、论证为什么是赝品,思想碰撞后,一定能掌握更多的收藏心得,这也是李军在收藏界一直提倡的“阳光收藏”。 
 “仿制品同样具有收藏价值,从中也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收藏古玩要有一颗平常心,才能体会到里面蕴含的艺术魅力。”李军说,后人借鉴前人的生产工艺,造出来的物品并不一定是赝品。艺术也是一种模仿,仿制品同样有收藏价值,它同样可以让收藏者认识、学习那个时代的文化。仿品和赝品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它们最大的不同一个是学习借鉴前人的艺术,一个是骗钱。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山东艺术大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