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近4000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
随着圣诞元旦的到来,一波出行高峰也让交通开始拥堵起来,追尾事故也此起彼伏,由于冬季降雨降雪导致路面湿滑,加上驾车时使用手机、导航等导致的事故比例不断上升,每年因道路交通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道路伤害达50万起,根据安默凯尔碰撞大数据实验室提供的资料显示,儿童在不使用安全座椅导致的事故死伤率高达2.19%(2013年数据),车内儿童乘员死亡人数高达3994名,婴幼儿致死概率更高,几乎在所有的涉及到婴幼儿的事故中,都或多或少收到了伤害。
家长正确安装安全座椅比例占36.1%
随着中产阶层的兴起,都市的年轻父母都开始为爱车配备安全座椅,新用户占据了购买人群的95%以上,购买人群对安全座椅质量无法评判,安装方式不了解,导致错误安装时有发生。《安默凯尔数据实验室2016年安全座椅绿皮书》显示,首次购买用户正确安装的比例仅有36.1%,对接口构造与安全带防护知识了解甚少并落后,平均知识水平要落后欧美成熟用户约20年左右,这和报告中提到的ECE R44汽车法规版本的1995年有着一致的吻合度。欧美用户用了20年之后,中国人才开始重视起来幼儿乘员安全。
安默凯尔报告指出安全座椅5大致命环节
不过在错误安装中,《安默凯尔数据实验室2016年安全座椅绿皮书》中提到5个主要问题,涵盖了90%以上的错误范例。搞清楚这5点,对规避潜在安全隐患有着重要的意义。
① 安全带安装未从指示位置穿过
安全座椅安装方式分为三类,安全带安装,isofix接口安装(欧洲),以及latch安装(美国),其中安全带安装误操作率最高,因为其复杂的安装方式,不统一的走线位置……都成为潜在的安装失败因素。合格的安全座椅有完整的安全带指示系统,以红色标注(卡扣亦然),防止误操作误伤害。

① 姿势有误(9个月以下未使用反向安装/平躺姿势)
清华汽研院及美国AAP共同建议反向安装一直使用到极限,也就是能坐到几岁就坐到几岁,所以这就需要安全座椅尺寸要大,所以有实力开发大组别0到12岁的反向乘坐座椅是未来的技术突破点。反向安装对婴儿的保护尤其重要,使用isofix和latch上拉带也是ECE R129中重点推荐的方式。通过以下图例就能判断,反向安装切忌完全平躺!这样不仅起不到用背部分解冲击力的好处,严重时会出现颈椎断裂!在高速碰撞时,平躺宝宝的头部高速前冲,而肩带则往反方向锁定,一来一回撕扯力巨大,即便没有安全带,头部撞向壳体,后果也不堪设想。很多的宝妈宝爸想要购买可以完全平躺的安全座椅,岂知自己的无知会为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安全座椅必须是L型结构,让宝宝有稍微竖起的背部承担冲击。半躺坐姿对孩子没有伤害,而绝对水平平躺才是安全大忌。安默凯尔通过海量测试数据分析出合理角度,实测显著,相信科学的态度和工程师的严谨测试,切莫自行其道,反而出错。

① 冬季不可穿戴羽绒服乘坐安全座椅
很多的宝妈担心宝宝冷,会穿上层层的厚衣服,但这样会降低孩子与安全带之间的摩擦力。好在这并非致命元素,可怕的地方在于——穿着羽绒服乘坐座椅。羽绒服面料光滑,结构蓬松,孩子在急刹或者碰撞后,会滑出安全座椅,极不安全。天气寒冷可以开启空调,盖上毛毯,孩子也会更舒服一些。
② 吹塑(HDPE)各项调节
HDPE材质的吹塑桌椅由于角度调节的劣势,家长们常常自作主张的在腰部垫上较厚的布料,也有家长觉得五点式安全带太紧,会放的很松,甚至有家长在座椅靠背和汽车沙发之间塞入填充,此种场景让国外工程师瞠目结舌,对中国爸***心程度叹为观止。实际上isofix是挂钩结构,汽车isofix锚点是一个方环,接上去之后前后锁定,左右略有晃动阈值,但是只要锁定三点,就没有问题,而各种填充和自我感觉良好的“招数”往往让设计好的座椅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安全座椅和头盔一样,只有包裹和约束才能保护小孩,座椅内要紧实,座椅外要锁定。
① 肩带位置前移
很多家长会疑惑,为什么安全座椅的肩带无法自由伸缩,实际上所有的安全座椅都是这种设计,目的是为了让肩带始终位于肩膀上方或稍稍前侧,保护事故中孩子受力较大的肩膀,将肩带移动到胸口可以说是适得其反。安默凯尔研发工程师称超级盾全能盾都将这里的布料加厚1.5倍,额外在内侧加入硅胶防滑条,确保应力点足够缓冲,“细节有可能就是生死关头的决定性瞬间。”
以上是关于安全座椅错误使用方式,宝妈宝爸们一定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了解安全的原理,相信研发工程师和碰撞测试数据亲测的结果,毕竟各大研究机构和碰撞测试机构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把最坏的情况都给您想到了。
随着圣诞元旦的到来,一波出行高峰也让交通开始拥堵起来,追尾事故也此起彼伏,由于冬季降雨降雪导致路面湿滑,加上驾车时使用手机、导航等导致的事故比例不断上升,每年因道路交通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道路伤害达50万起,根据安默凯尔碰撞大数据实验室提供的资料显示,儿童在不使用安全座椅导致的事故死伤率高达2.19%(2013年数据),车内儿童乘员死亡人数高达3994名,婴幼儿致死概率更高,几乎在所有的涉及到婴幼儿的事故中,都或多或少收到了伤害。
家长正确安装安全座椅比例占36.1%
随着中产阶层的兴起,都市的年轻父母都开始为爱车配备安全座椅,新用户占据了购买人群的95%以上,购买人群对安全座椅质量无法评判,安装方式不了解,导致错误安装时有发生。《安默凯尔数据实验室2016年安全座椅绿皮书》显示,首次购买用户正确安装的比例仅有36.1%,对接口构造与安全带防护知识了解甚少并落后,平均知识水平要落后欧美成熟用户约20年左右,这和报告中提到的ECE R44汽车法规版本的1995年有着一致的吻合度。欧美用户用了20年之后,中国人才开始重视起来幼儿乘员安全。
安默凯尔报告指出安全座椅5大致命环节
不过在错误安装中,《安默凯尔数据实验室2016年安全座椅绿皮书》中提到5个主要问题,涵盖了90%以上的错误范例。搞清楚这5点,对规避潜在安全隐患有着重要的意义。
① 安全带安装未从指示位置穿过
安全座椅安装方式分为三类,安全带安装,isofix接口安装(欧洲),以及latch安装(美国),其中安全带安装误操作率最高,因为其复杂的安装方式,不统一的走线位置……都成为潜在的安装失败因素。合格的安全座椅有完整的安全带指示系统,以红色标注(卡扣亦然),防止误操作误伤害。

① 姿势有误(9个月以下未使用反向安装/平躺姿势)
清华汽研院及美国AAP共同建议反向安装一直使用到极限,也就是能坐到几岁就坐到几岁,所以这就需要安全座椅尺寸要大,所以有实力开发大组别0到12岁的反向乘坐座椅是未来的技术突破点。反向安装对婴儿的保护尤其重要,使用isofix和latch上拉带也是ECE R129中重点推荐的方式。通过以下图例就能判断,反向安装切忌完全平躺!这样不仅起不到用背部分解冲击力的好处,严重时会出现颈椎断裂!在高速碰撞时,平躺宝宝的头部高速前冲,而肩带则往反方向锁定,一来一回撕扯力巨大,即便没有安全带,头部撞向壳体,后果也不堪设想。很多的宝妈宝爸想要购买可以完全平躺的安全座椅,岂知自己的无知会为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安全座椅必须是L型结构,让宝宝有稍微竖起的背部承担冲击。半躺坐姿对孩子没有伤害,而绝对水平平躺才是安全大忌。安默凯尔通过海量测试数据分析出合理角度,实测显著,相信科学的态度和工程师的严谨测试,切莫自行其道,反而出错。

① 冬季不可穿戴羽绒服乘坐安全座椅
很多的宝妈担心宝宝冷,会穿上层层的厚衣服,但这样会降低孩子与安全带之间的摩擦力。好在这并非致命元素,可怕的地方在于——穿着羽绒服乘坐座椅。羽绒服面料光滑,结构蓬松,孩子在急刹或者碰撞后,会滑出安全座椅,极不安全。天气寒冷可以开启空调,盖上毛毯,孩子也会更舒服一些。
② 吹塑(HDPE)各项调节
HDPE材质的吹塑桌椅由于角度调节的劣势,家长们常常自作主张的在腰部垫上较厚的布料,也有家长觉得五点式安全带太紧,会放的很松,甚至有家长在座椅靠背和汽车沙发之间塞入填充,此种场景让国外工程师瞠目结舌,对中国爸***心程度叹为观止。实际上isofix是挂钩结构,汽车isofix锚点是一个方环,接上去之后前后锁定,左右略有晃动阈值,但是只要锁定三点,就没有问题,而各种填充和自我感觉良好的“招数”往往让设计好的座椅受力情况发生变化,安全座椅和头盔一样,只有包裹和约束才能保护小孩,座椅内要紧实,座椅外要锁定。
① 肩带位置前移
很多家长会疑惑,为什么安全座椅的肩带无法自由伸缩,实际上所有的安全座椅都是这种设计,目的是为了让肩带始终位于肩膀上方或稍稍前侧,保护事故中孩子受力较大的肩膀,将肩带移动到胸口可以说是适得其反。安默凯尔研发工程师称超级盾全能盾都将这里的布料加厚1.5倍,额外在内侧加入硅胶防滑条,确保应力点足够缓冲,“细节有可能就是生死关头的决定性瞬间。”
以上是关于安全座椅错误使用方式,宝妈宝爸们一定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了解安全的原理,相信研发工程师和碰撞测试数据亲测的结果,毕竟各大研究机构和碰撞测试机构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把最坏的情况都给您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