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县摄影协会吧 关注:8,307贴子:163,190
  • 9回复贴,共1

乡村日记----卧虎洼(弃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卧虎洼村位于岚县东部与静乐县交界的黄土丘陵土墚之间,2001年撤乡并镇后由原榆湾乡划归顺会乡辖,与赵科舍村同属榆湾行政村的自然村。偏远闭塞,交通不便,向南翻墚距榆湾村5里的土路仅容三轮车通过。2000年起,政府动员村民向榆湾移民区搬迁,至2002年,全村20多户全部实现搬迁,原村落现已成为弃村。
民间传说卧虎洼原属静乐县辖,岚县旧县城称为卧虎城,与静乐县城天鹅泊水城隔60里遥遥相对。一段时期岚静曾有不和,静乐县为报复岚县,遂将与岚城东北方向相对的卧虎洼改名为杀虎洼,意为与卧虎城相克。岚县又以牙还牙,将与静乐相对的西南方向的泊水村改为拨水村,意为水尽鹅飞城必破。后几经磋商和解,重归于好。静乐县的杀虎洼又恢复原名为卧虎洼,岚县的拨水村重又恢复泊水村。之后在岚县与静乐拆并县时,卧虎洼与泊水调换,泊水村归静乐县,卧虎洼归属岚县辖。
全村搬迁之前有20多户,108人。姓氏较杂,王姓居多,另有尹、吕、蒋等姓,祖上多为静乐、岚县平川地带逃避水患而来开荒定居。村民多与静乐交亲,并以静乐口音为主。
这里黄土质密,直立性较好。原村内居舍以土窑洞为主。土崖畔下,四十多孔土窑一字排开。原村内已通电,村民生活用水主要是从村旁沟底的井中汲取。村崖东西两侧各有庙宇一间,据称村东为观音庙,村西的为龙王庙。
15户迁至榆湾移民新村后,多数村民仍要在农忙时节回卧虎洼村耕种土地。因人少地远,很多土地撂荒,农作物以豆类、葫麻等为主,但常遭野猪、野鸡侵害。

从谷歌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卧虎洼村的所处地貌。

从榆湾村北顺沟而入,眼前的丘陵多为红色的酸性粘土,当地人称为红胶泥。
也有很多夹裹在红粘土中的沙层岩,长期的风雨侵蚀使层岩一层层剥落,形成粗砾的新土质。
步行数千米,远远地望见沟壑对面土墚上掩藏在枯树之后的一排窑洞。近处的土墚像一道天然的屏障。
这条小路弯弯曲曲,步行其间也需认真落脚。
看样子周边的田地仍在耕作,倒也算是开阔,斜斜地依势而下。
村周围旧的打谷场上堆了两堆秸秆,是今秋打场留下的。
整个村子依一道不高的土崖而筑,座北朝南。
村子中间平坦之处,几间老旧的土木房子围起一个院落。
据说这曾是村里的队部和学校所在。


IP属地:山西1楼2018-04-12 21:16回复

    相对考究的瓦陇,砖木结构的框架,在当时的村里应该算是很牛气的房子。
    教室里涂黑的水泥黑板上杂乱地写满了粉笔字:“卧虎洼小学”“这里很美好”“这里有我童年留下的足迹”“村庄虽然穷,但志不会穷”。。。。。。
    窑洞前的树上很多鸟巢,树后的窑洞却门窗皆失。
    这里的黄土直立性很好,土窑口仍然齐整。

    一孔窑洞内的炕围画。
    “二层”土窑洞。
    窑洞内裸露的土火炕。
    龙王庙位于村西的土墚顶上。
    荒草间孤独的龙王庙。
    正襟危坐的龙王爷。


    IP属地:山西2楼2018-04-12 21:21
    回复
      2025-05-11 09:56:41
      广告

      穿山而过通往村子里的电线。
      墚顶撂荒的土地。
      荒芜的田地里长满的野草,随风簌簌而动,仿佛向我们探究些什么。
      回望远处落日余晖下的卧虎洼村,一只野鸡腾空而遁。
      返回的路上,卧虎洼村的一位村民赶着羊群准备回到他移民后的新家......
      (图片于2016年冬拍摄)


      IP属地:山西3楼2018-04-12 21:24
      收起回复
        图文并茂!辛苦了,好记实。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4-13 08:00
        回复
          很赞,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照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4-13 21:43
          回复


            6楼2018-04-17 21:56
            回复
              黑板粉笔字和炕围画很有历史意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5-25 23: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