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问我关于BIM的价值是什么。
鉴于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从自己所属的工程角色出发去思考问题,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的参与方都有所不同。但最大的价值非三维可视化莫属。
基于三维模型,先不说信息这模块(明天说)。
对于业主,已经起到很好的方案选型、辅助招标概算;
对于设计单位,查找自身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这个价值毋庸置疑,其他的就不说了;
对于施工单位,三维的施工技术交底相对于以往的二维图纸阔谈施工技术来得更直观,快捷,前提是这模型得准,直观反映真实设计意图;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我单位化几十万做这个模型值不值,我概括一下BIM的价值无非就是BIM这个价格值不值,值不值得做,做这个有没有意义。这就有点扯到市场价格了,BIM的取费没有任何的标准,也没有什么参考文献,地方标准都是虚的,执行不了。取费应该本着做这个事情的具体工作量出发,从工时去取费这个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
说这个时候BIM咨询单位就不爽了,为什么?因为市场本来就存在比较多的虚价,50万能做的事情偏要报个90万,然后再慢慢砍价,这是市场行为没错,但90万做50万的事情,事情做完了,业主会觉得这个事情根本不值这么多米,市场慢慢让人觉得BIM价格虚高而且做了三维可视化之后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再者就是故意搅乱市场者,那就是高职院校的所谓的BIM团队,这是一批让整个BIM市场环境不断恶化的毒瘤。我见过最有趣的一个项目,按照市场取费2~8元一平方的建模费用往往给学校的老师以不到2毛钱甚至1毛钱一平方的价格去干,好,这没问题?问题大了,老师可以打着科研课题的旗号去接项目,接回来后给学生实践,建模质量完全由学生来控制,不懂施工的一帮人终于把模型建好了,交给了老师,老师交给了业主,这时候问题来了,模型能否真实反映设计意图先不说,出来的碰撞报告能否贴近实际还有待考究。反过来讲,所谓的科研课题在真实的项目面前开始失信了,BIM的价值就是申报课题,申报职称,能签下来就行,其他的不重要,不仅弄乱了市场,更打击业主信心。
合理取费,BIM不是无所不能,根据自身需求点出发,探求BIM价值才能讲价值最大化,不是拿到模型啥都干,到头来浪费时间,失了心
有疑问可扣扣8074986
鉴于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从自己所属的工程角色出发去思考问题,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的参与方都有所不同。但最大的价值非三维可视化莫属。
基于三维模型,先不说信息这模块(明天说)。
对于业主,已经起到很好的方案选型、辅助招标概算;
对于设计单位,查找自身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这个价值毋庸置疑,其他的就不说了;
对于施工单位,三维的施工技术交底相对于以往的二维图纸阔谈施工技术来得更直观,快捷,前提是这模型得准,直观反映真实设计意图;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我单位化几十万做这个模型值不值,我概括一下BIM的价值无非就是BIM这个价格值不值,值不值得做,做这个有没有意义。这就有点扯到市场价格了,BIM的取费没有任何的标准,也没有什么参考文献,地方标准都是虚的,执行不了。取费应该本着做这个事情的具体工作量出发,从工时去取费这个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
说这个时候BIM咨询单位就不爽了,为什么?因为市场本来就存在比较多的虚价,50万能做的事情偏要报个90万,然后再慢慢砍价,这是市场行为没错,但90万做50万的事情,事情做完了,业主会觉得这个事情根本不值这么多米,市场慢慢让人觉得BIM价格虚高而且做了三维可视化之后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再者就是故意搅乱市场者,那就是高职院校的所谓的BIM团队,这是一批让整个BIM市场环境不断恶化的毒瘤。我见过最有趣的一个项目,按照市场取费2~8元一平方的建模费用往往给学校的老师以不到2毛钱甚至1毛钱一平方的价格去干,好,这没问题?问题大了,老师可以打着科研课题的旗号去接项目,接回来后给学生实践,建模质量完全由学生来控制,不懂施工的一帮人终于把模型建好了,交给了老师,老师交给了业主,这时候问题来了,模型能否真实反映设计意图先不说,出来的碰撞报告能否贴近实际还有待考究。反过来讲,所谓的科研课题在真实的项目面前开始失信了,BIM的价值就是申报课题,申报职称,能签下来就行,其他的不重要,不仅弄乱了市场,更打击业主信心。
合理取费,BIM不是无所不能,根据自身需求点出发,探求BIM价值才能讲价值最大化,不是拿到模型啥都干,到头来浪费时间,失了心
有疑问可扣扣8074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