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入学,12年毕业,华航,流淌了我四年的青春,曾经在贴吧里发过一个毕业一周年的帖子,火了一阵子, 今天突然想起了母校,就再回贴吧看看。
我在华航呆了四年,毕业后从来没有回去过,总是以忙为借口,缺很多的时候不知道在忙什么。
刚才上知乎,看了一下对华航的评价,五味杂陈。我们总说我们深爱着华航,可是我们爱的是华航的哪里,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一群人,留下了一段铭记一生的记忆,除此之外,我们还爱着华航哪里,这里的学术?这里的老师?还是这里的文化?
其实作为一个华航人,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执念,华航到底什么时候能把校名改成大学,华航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改回华北,毕业6年了,现在甚至都不再从事自己的专业,但是这个执念依旧没有挥去,甚至更加强烈。
其实来这个学校的,至少学习都不会是太次的,华航名声小,但是分数高,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让人尴尬的局面,从华航走出的毕业生,深爱着华航,从华航考出去的研究生,深爱着考研的大学。
我们是一所普通本科学校,不要说全国,就在河北省都不是那么出名,我们作为他的学生,也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地方,毕业,我们只是从一所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变成了社会上一个普通的人。
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少了那些年少轻狂,才能细细的回想过去的事。
此时,手机电脑前看我这些文字的你,感谢你能浪费几分钟来看我扯淡,我问一下,在我们迈进 华航的时候,我们的大学规划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的梦想是什么,甚至说我们是带着什么样的执念来到了这里。
前面我说过,能来华航的学习不会太次,甚至是在高中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只是高考的几分,就和同学迈上了不同的生活轨迹,几年后,就有了不同的境遇。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来到了华航,除了带着深深的执念觉得自己高考考砸了才来华航一门心思要考研离开这里的,其余的人,就真正的贴上了华航的标签,然后在这里生活了四年,然后从这里走出去,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人。
是华航让我们平凡了吗,是华航让我们堕落了吗,是华航让我们沉沦了吗?
环境造就人,在华航,什么叫好学生?年年拿一等奖学金?年年拿国家奖学金?十佳大学生?或者其他各种奖?对在华航,这些就可以定义为好学生。可正也是这些荣誉,让我们开始**自己,甚至觉得年年拿奖学金很难,甚至及格万岁,于是我们忘记了,忘了来华航的时候的执念了,忘了梦想,忘了规划。可是我们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和谁比,我们是一所普通的大学,我们充其量就是和自己的同学比比了,为什么我们在高考的时候都那么拼命,因为我们要和全省甚至是和全国的同学比,也许我们的高中不怎么样,但是我们知道自己的考分会在整个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但是大学不一样,我们没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和谁比,和同班同学比,和同年级乃至整个大学的同学比。可是2017年,华航全国排名522名,甚至是在河北省也刚刚进前20,我们在华航觉得还不错的时候,其实战斗力早就是渣渣了。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大学里比的都是专业知识,社会比的是经验,是钱,没错,是比的这些,但是我们看看自己的同学,拿一等奖学金的,拿国家奖学金的,估计都不是傻子吧,不是傻学蛮学的人吧,你连同学都比不过,还想咋地。
在这里说这些,不是在说我们华航有多么的不好,而是在反思自己,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好,因为我们把标准定的太低了,我们对大学得过且过,社会却不会让我们且过,社会才不会管你的诗和远方,对你虽远必诛。
毕业6年了,从油田到钢铁,从钢铁到电气设计,到现在的改行干企划,走过很多路,心中对于华航的执念却依旧,现在的日子也许很少提起华航,但是当提起大学这两个字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自己的母校华航,第二个想法就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给华航争了光,或者扯了后腿。
离开了华航,才明白了这些道理,还不算晚,和别人比,也许很痛苦,却是成长的标尺,高度决定视野,而视野决定方向。
最后再说说华航改名的执念,华航改名的希望在哪里?在于郭院长吗,在于郝院长吗,在于韩校长吗,不,在于你我,在于你我这群走出学校的人,你我**了,华航改名也就有希望了,当然,能不能改名,还得领导说了算。
好了,写了一堆,思路有点乱,就算是扯淡吧,自我批评可以,不接受批评,就酱!
毕业6年了,我依旧胸怀华航,志走天下,我是华航人,我为自己代言。
蓝雪江风
2018年愚人节于北京
我在华航呆了四年,毕业后从来没有回去过,总是以忙为借口,缺很多的时候不知道在忙什么。
刚才上知乎,看了一下对华航的评价,五味杂陈。我们总说我们深爱着华航,可是我们爱的是华航的哪里,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一群人,留下了一段铭记一生的记忆,除此之外,我们还爱着华航哪里,这里的学术?这里的老师?还是这里的文化?
其实作为一个华航人,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执念,华航到底什么时候能把校名改成大学,华航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改回华北,毕业6年了,现在甚至都不再从事自己的专业,但是这个执念依旧没有挥去,甚至更加强烈。
其实来这个学校的,至少学习都不会是太次的,华航名声小,但是分数高,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让人尴尬的局面,从华航走出的毕业生,深爱着华航,从华航考出去的研究生,深爱着考研的大学。
我们是一所普通本科学校,不要说全国,就在河北省都不是那么出名,我们作为他的学生,也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地方,毕业,我们只是从一所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变成了社会上一个普通的人。
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少了那些年少轻狂,才能细细的回想过去的事。
此时,手机电脑前看我这些文字的你,感谢你能浪费几分钟来看我扯淡,我问一下,在我们迈进 华航的时候,我们的大学规划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的梦想是什么,甚至说我们是带着什么样的执念来到了这里。
前面我说过,能来华航的学习不会太次,甚至是在高中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只是高考的几分,就和同学迈上了不同的生活轨迹,几年后,就有了不同的境遇。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来到了华航,除了带着深深的执念觉得自己高考考砸了才来华航一门心思要考研离开这里的,其余的人,就真正的贴上了华航的标签,然后在这里生活了四年,然后从这里走出去,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人。
是华航让我们平凡了吗,是华航让我们堕落了吗,是华航让我们沉沦了吗?
环境造就人,在华航,什么叫好学生?年年拿一等奖学金?年年拿国家奖学金?十佳大学生?或者其他各种奖?对在华航,这些就可以定义为好学生。可正也是这些荣誉,让我们开始**自己,甚至觉得年年拿奖学金很难,甚至及格万岁,于是我们忘记了,忘了来华航的时候的执念了,忘了梦想,忘了规划。可是我们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和谁比,我们是一所普通的大学,我们充其量就是和自己的同学比比了,为什么我们在高考的时候都那么拼命,因为我们要和全省甚至是和全国的同学比,也许我们的高中不怎么样,但是我们知道自己的考分会在整个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但是大学不一样,我们没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和谁比,和同班同学比,和同年级乃至整个大学的同学比。可是2017年,华航全国排名522名,甚至是在河北省也刚刚进前20,我们在华航觉得还不错的时候,其实战斗力早就是渣渣了。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大学里比的都是专业知识,社会比的是经验,是钱,没错,是比的这些,但是我们看看自己的同学,拿一等奖学金的,拿国家奖学金的,估计都不是傻子吧,不是傻学蛮学的人吧,你连同学都比不过,还想咋地。
在这里说这些,不是在说我们华航有多么的不好,而是在反思自己,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好,因为我们把标准定的太低了,我们对大学得过且过,社会却不会让我们且过,社会才不会管你的诗和远方,对你虽远必诛。
毕业6年了,从油田到钢铁,从钢铁到电气设计,到现在的改行干企划,走过很多路,心中对于华航的执念却依旧,现在的日子也许很少提起华航,但是当提起大学这两个字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自己的母校华航,第二个想法就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给华航争了光,或者扯了后腿。
离开了华航,才明白了这些道理,还不算晚,和别人比,也许很痛苦,却是成长的标尺,高度决定视野,而视野决定方向。
最后再说说华航改名的执念,华航改名的希望在哪里?在于郭院长吗,在于郝院长吗,在于韩校长吗,不,在于你我,在于你我这群走出学校的人,你我**了,华航改名也就有希望了,当然,能不能改名,还得领导说了算。
好了,写了一堆,思路有点乱,就算是扯淡吧,自我批评可以,不接受批评,就酱!
毕业6年了,我依旧胸怀华航,志走天下,我是华航人,我为自己代言。
蓝雪江风
2018年愚人节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