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短并扳弯,“汉巴渝”李逵?“汉巴南”李鬼?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海融德机电1
高级粉丝3
一、高铁时代是一个资源重新整合的时代
随着2017年12月6号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一夜之间,“西成”沿线城市跑步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会给这些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这是机会,也是挑战。就拿汉中来说,高铁通了,房价并没有如想象中的涨起来,游客也没有因此明显增加,倒是首先把“西汉高客”逼得奄奄一息了。
交通的改善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助力,这主要表现在它将让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得到更有效率、更有质量的整合。这个资源可能是项目,可能是资金,也可能是人才。
资源的重新配置通常也叫“洗牌”。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有没有准备好,“西成”沿线的城市格局已经开始了一轮前所未有的调整。那些能够认清自己优势和劣势的城市、那些能够在新形势里找到自己正确位置的城市将会弯道超车,成为新牌局的赢家。城市是这样,城市里的企业是这样,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二、“汉巴南”是被剪短并扳弯的“汉巴渝”么?
都说好事成双,2017年,汉中交通方面的好消息也是接踵而来。“西成”才开通,“兰天汉”和“汉巴南”又有了新的进展。甘肃的媒体言之凿凿地说:明年就开工“兰天汉”。而四川叫了几年的“汉巴南”也终于确定了走向和站点。
然而,在网上,很多汉中人对“汉巴南”一直有些怨言。他们觉得“汉巴南”就是个“狸猫”,换了“汉巴渝”这个“太子”。人们埋怨四川剪短了“汉巴渝”,还强行扳弯到南充。在很多人眼里,南充是一个小城市,怎么都不能和直辖市的重庆相提并论。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汉巴南”和“汉巴渝”是两个层面的规划,它们之间并没有继承关系。如果非得说它们有什么关联,那就是“汉巴渝”方案的落选促成了“汉巴南”规划的上马。
三、“汉巴渝”是“西渝高铁”的西线方案
无须讳言,很多年前,国家曾经有个一个“汉巴渝”的方案:就是从汉中的“西成高铁”上引出一条支线到重庆,解决西安重庆两地的高铁连接问题。然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汉巴渝”只是“西渝高铁”的西线方案。中线方案是“康达渝”,东线方案是“康万渝”。
之所以会提出东、中、西三个方案,就是因为当时的铁道部和川陕渝之间有各自的利益考量。对于重庆来说,“康万渝”最符合自己的利益;对于四川来说,“汉巴渝”和“康达渝”都行;对于陕西来说,米字型高铁网是既定方案,汉中有了“西成”,怎么能够厚“汉”薄“康”呢?所以,陕西方面要求“西渝”必须过安康。
四、干线高铁和城际铁路的区别
这里普及一点常识,按照规划的层级和出资的比例划分,中国高铁建设有两种:
一种是国家主导的干线铁路,这种铁路属于全国性的规划,建设资金由国家出大头,地方出小头。之所以各个地方都在争取这种干线铁路从自己的地盘经过,说白了都是想用国家的钱造福地方。
还有一种不属于国家干线铁路的,而是地方为了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主导修建的,一般叫做城际铁路。这种铁路的建设资金大部分由当地省财政拨付,如果牵涉到其它省的,还要坐下来一起商量出资比例。
五、铁道部和陕西省否定了“汉巴渝”方案
陕西省之所以要求“西渝高铁”必须从安康过,也是为了少花钱办大事,无可厚非。铁道部开始倾向于从汉中分线,毕竟花钱少。但是,陕西的政治地位在前几年突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铁道部也就给了个顺水人情,于是“西渝高铁”过安康就成了定案。
这一定案形成,“汉巴渝”的规划就已经成为一张过期的废纸。“西渝”北段走安康,线路争夺上就只剩下“康万渝”和“康达渝”的较量,这已经和汉中、巴中没什么关系了。
六、闲话“西渝高铁”的东、中线的竞争博弈
既然说到这里,就多闲话几句。为了“西渝”南段过万州还是过达州的问题,四川和重庆可是没少较劲。连续几年的“两会”上,四川代表团的集体提案都是要求国家支持“西渝高铁”过境广安和达州,理由很充分:伟人故里和“川陕苏区”。同样,重庆代表团也不示弱,集体提案要求“西渝高铁”过境万州,理由是:重庆要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库区人民为了国家的三峡工程做出了重大的牺牲。
一时之间,可谓“川说川有理,渝说渝有理”,铁道部(铁总)表示也很为难!可是再为难,事情还得有个结果,最后铁道部(铁总)勉为其难地拿出了一个折中的新方案。
新方案是:西渝高铁主线将从重庆北站向北引出,先过广安,再过达州。过达州后,向东北弯入重庆的城口县,最后进入陕西直达安康。与此同时,在城口以南将修建一条支线连接万州。这样一来,虽然四川和重庆都不完全满意,但也都被照顾到了核心利益,线路博弈也就宣告结束。
七、巴中人民对“汉巴高铁”志在必得
“汉巴渝”方案落空后,和汉中一样失落的还有巴中,严格说巴中比汉中失落多了。毕竟汉中有了“西成”,其他的高铁只是锦上添花的事。而巴中不同,至今只有一条时速几十公里的单线铁路,而且这条铁路是连接广元和达州的。巴中人民开车去成都、重庆都只要三个小时,坐火车却得十几个小时啊。
巴中很穷,是四川最穷的地级市。但是巴中有一个**闪闪的王牌,它曾经是“川陕苏区”首府。巴中之所以穷,除了山大、地少、人多,还有就是交通不便。因此,每一任巴中的领导都把争取“铁、公、机”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巴中曾经寄以厚望的“汉巴渝”没了,但是巴中的高铁梦不能没有。巴中要争取,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怎能没有高铁呢?
八、关键时候,南充出手,四川省立项
然而巴中只有2区3县330万人,终究是势单力薄。
巴中出牌后,环顾左右。
达州说:“不跟,我有西渝”。
广元说:“我也不跟,我有西成”。
隔壁桌子上的汉中倒是想跟一把,但终究不是一桌的,只能观“牌”不语。
正在尴尬的时候,南充说:“兄弟,我跟!”
巴中拉着南充的手,喜极而泣。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中心偏北,号称四川第二大城市(虽然绵阳对此表示不屑),曾经的川北行署所在地。这种当过大行署的地方难免总是想重温当年执一方牛耳的旧梦(陕南行署所在地也是一样一样的)。
南充是四川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成都副省级,不在此列),辖区700多万人。虽然到重庆、成都都有准高铁,但是却没有一条北上西安的快捷通道。如果有了“汉巴南”,那么南充这个“川东北的中心城市”就有望坐实。
于是乎,南充和巴中就以一千多万人的名义联合到省上提案,要求修建“汉巴南”。四川的发展历来受限于对外交通的瓶颈,恶补交通是四川的当务之急。实际上,省上本来也想再修一条北上的高铁,分担“西成”南段的运能压力,“汉巴南”刚好符合。而且南充位于成渝之间,基本上没有在未来划入重庆的可能,所以,省上表态:坚决支持!
九、“汉巴南”有自己的优势
“省上认可了”! 一时之间,巴中、南充两地人民“奔走相告”,两地媒体更是做足了文章。消息传到汉中,汉中人民“喜怨参半”,喜的是能够多一条南下的高铁(或者说准高铁),怨的是并非直接到重庆。因为很多人想当然的把“汉巴南”当作“汉巴渝”的替代品,总感觉“汉巴渝”是李逵,“汉巴南”是李鬼。
其实,汉中人民完全不应该有怨气。“汉巴渝”从一开始就不具可能性。汉中需要高铁,安康难道就不需要么?这必须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两点之间,当然是直线最短。但是现实情况总有很多不得已的因素,最后不得不妥协和变通。一条铁路是这样,我们个人的人生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如果有人告诉你:“汉巴渝”早就没有了,现在有人送上一条“汉巴南”,汉中是笑纳呢还是赌气拒绝呢?结果显而易见!
“汉巴渝”也罢,“汉巴南”也罢,在汉中境内就四五十公里,汉中的发言权很有限。“汉巴南”在南充可以接入“兰渝铁路”,直到重庆;也可以接入规划中的“成万高铁”,直抵成都。
南充是一个市区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体量比汉中大的多,本身也有很多的商机。一旦建成,汉中人民顺路而下,可以瞻仰朱德故居、击水嘉陵江中,再吃一碗最正宗的川北凉粉,都是享受,何乐不为呢?
十、期待川陕合作,早日建成“汉巴南”,造福秦巴山区
汉中是北方的南方,却也是南方的北方。北方人的思维往往就像北方的路,又直又平。有些汉中人总是纠结“汉巴南”往西面弯了一点,觉得别扭。
其实,中国的高铁、高速也很少有几条不是弯来拐去的。说到底铁路是为城市服务的,一条铁路能够在不弯的很离谱的情况下,多带动一些城市的发展,这是值得称赞的举措。如果说“汉巴南”弯了一点,那“兰天汉”更是一个“W”形,却鲜见质疑。
在四川尤其是巴中和南充两市的努力下,“汉巴南”四川段的路线也已经确定了,但是这条路并没有进入最新的国家高铁网中长期规划(“兰天汉”也没有进入)。那是不是这条路就会一直停留在图纸上呢?答案是:不会!
没有进入国家规划,却可以进入地方规划,也就是说这很有可能将是一条地方城际铁路。地方城际铁路的主导权在属地的省政府,国家只要批准,铁道部(铁总)只会象征性投一点点钱。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路毕竟是“汉-巴南”,有几十公里在陕西汉中境内,陕西省对于这条铁路是什么态度,愿意出多少钱呢?这可能就需要川陕两省去沟通协商了。
也许,这条路对于陕西省不太重要,但是对于汉中却是一件大好事。希望汉中人民积极呼吁,希望陕西省府把这条路放到“促进川陕革命根据地扶贫开发”的大局下,和四川同步推进才好。
上海融德机电1
高级粉丝3
一、高铁时代是一个资源重新整合的时代
随着2017年12月6号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一夜之间,“西成”沿线城市跑步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会给这些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这是机会,也是挑战。就拿汉中来说,高铁通了,房价并没有如想象中的涨起来,游客也没有因此明显增加,倒是首先把“西汉高客”逼得奄奄一息了。
交通的改善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助力,这主要表现在它将让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得到更有效率、更有质量的整合。这个资源可能是项目,可能是资金,也可能是人才。
资源的重新配置通常也叫“洗牌”。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有没有准备好,“西成”沿线的城市格局已经开始了一轮前所未有的调整。那些能够认清自己优势和劣势的城市、那些能够在新形势里找到自己正确位置的城市将会弯道超车,成为新牌局的赢家。城市是这样,城市里的企业是这样,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二、“汉巴南”是被剪短并扳弯的“汉巴渝”么?
都说好事成双,2017年,汉中交通方面的好消息也是接踵而来。“西成”才开通,“兰天汉”和“汉巴南”又有了新的进展。甘肃的媒体言之凿凿地说:明年就开工“兰天汉”。而四川叫了几年的“汉巴南”也终于确定了走向和站点。
然而,在网上,很多汉中人对“汉巴南”一直有些怨言。他们觉得“汉巴南”就是个“狸猫”,换了“汉巴渝”这个“太子”。人们埋怨四川剪短了“汉巴渝”,还强行扳弯到南充。在很多人眼里,南充是一个小城市,怎么都不能和直辖市的重庆相提并论。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汉巴南”和“汉巴渝”是两个层面的规划,它们之间并没有继承关系。如果非得说它们有什么关联,那就是“汉巴渝”方案的落选促成了“汉巴南”规划的上马。
三、“汉巴渝”是“西渝高铁”的西线方案
无须讳言,很多年前,国家曾经有个一个“汉巴渝”的方案:就是从汉中的“西成高铁”上引出一条支线到重庆,解决西安重庆两地的高铁连接问题。然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汉巴渝”只是“西渝高铁”的西线方案。中线方案是“康达渝”,东线方案是“康万渝”。
之所以会提出东、中、西三个方案,就是因为当时的铁道部和川陕渝之间有各自的利益考量。对于重庆来说,“康万渝”最符合自己的利益;对于四川来说,“汉巴渝”和“康达渝”都行;对于陕西来说,米字型高铁网是既定方案,汉中有了“西成”,怎么能够厚“汉”薄“康”呢?所以,陕西方面要求“西渝”必须过安康。
四、干线高铁和城际铁路的区别
这里普及一点常识,按照规划的层级和出资的比例划分,中国高铁建设有两种:
一种是国家主导的干线铁路,这种铁路属于全国性的规划,建设资金由国家出大头,地方出小头。之所以各个地方都在争取这种干线铁路从自己的地盘经过,说白了都是想用国家的钱造福地方。
还有一种不属于国家干线铁路的,而是地方为了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主导修建的,一般叫做城际铁路。这种铁路的建设资金大部分由当地省财政拨付,如果牵涉到其它省的,还要坐下来一起商量出资比例。
五、铁道部和陕西省否定了“汉巴渝”方案
陕西省之所以要求“西渝高铁”必须从安康过,也是为了少花钱办大事,无可厚非。铁道部开始倾向于从汉中分线,毕竟花钱少。但是,陕西的政治地位在前几年突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铁道部也就给了个顺水人情,于是“西渝高铁”过安康就成了定案。
这一定案形成,“汉巴渝”的规划就已经成为一张过期的废纸。“西渝”北段走安康,线路争夺上就只剩下“康万渝”和“康达渝”的较量,这已经和汉中、巴中没什么关系了。
六、闲话“西渝高铁”的东、中线的竞争博弈
既然说到这里,就多闲话几句。为了“西渝”南段过万州还是过达州的问题,四川和重庆可是没少较劲。连续几年的“两会”上,四川代表团的集体提案都是要求国家支持“西渝高铁”过境广安和达州,理由很充分:伟人故里和“川陕苏区”。同样,重庆代表团也不示弱,集体提案要求“西渝高铁”过境万州,理由是:重庆要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库区人民为了国家的三峡工程做出了重大的牺牲。
一时之间,可谓“川说川有理,渝说渝有理”,铁道部(铁总)表示也很为难!可是再为难,事情还得有个结果,最后铁道部(铁总)勉为其难地拿出了一个折中的新方案。
新方案是:西渝高铁主线将从重庆北站向北引出,先过广安,再过达州。过达州后,向东北弯入重庆的城口县,最后进入陕西直达安康。与此同时,在城口以南将修建一条支线连接万州。这样一来,虽然四川和重庆都不完全满意,但也都被照顾到了核心利益,线路博弈也就宣告结束。
七、巴中人民对“汉巴高铁”志在必得
“汉巴渝”方案落空后,和汉中一样失落的还有巴中,严格说巴中比汉中失落多了。毕竟汉中有了“西成”,其他的高铁只是锦上添花的事。而巴中不同,至今只有一条时速几十公里的单线铁路,而且这条铁路是连接广元和达州的。巴中人民开车去成都、重庆都只要三个小时,坐火车却得十几个小时啊。
巴中很穷,是四川最穷的地级市。但是巴中有一个**闪闪的王牌,它曾经是“川陕苏区”首府。巴中之所以穷,除了山大、地少、人多,还有就是交通不便。因此,每一任巴中的领导都把争取“铁、公、机”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巴中曾经寄以厚望的“汉巴渝”没了,但是巴中的高铁梦不能没有。巴中要争取,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怎能没有高铁呢?
八、关键时候,南充出手,四川省立项
然而巴中只有2区3县330万人,终究是势单力薄。
巴中出牌后,环顾左右。
达州说:“不跟,我有西渝”。
广元说:“我也不跟,我有西成”。
隔壁桌子上的汉中倒是想跟一把,但终究不是一桌的,只能观“牌”不语。
正在尴尬的时候,南充说:“兄弟,我跟!”
巴中拉着南充的手,喜极而泣。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中心偏北,号称四川第二大城市(虽然绵阳对此表示不屑),曾经的川北行署所在地。这种当过大行署的地方难免总是想重温当年执一方牛耳的旧梦(陕南行署所在地也是一样一样的)。
南充是四川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成都副省级,不在此列),辖区700多万人。虽然到重庆、成都都有准高铁,但是却没有一条北上西安的快捷通道。如果有了“汉巴南”,那么南充这个“川东北的中心城市”就有望坐实。
于是乎,南充和巴中就以一千多万人的名义联合到省上提案,要求修建“汉巴南”。四川的发展历来受限于对外交通的瓶颈,恶补交通是四川的当务之急。实际上,省上本来也想再修一条北上的高铁,分担“西成”南段的运能压力,“汉巴南”刚好符合。而且南充位于成渝之间,基本上没有在未来划入重庆的可能,所以,省上表态:坚决支持!
九、“汉巴南”有自己的优势
“省上认可了”! 一时之间,巴中、南充两地人民“奔走相告”,两地媒体更是做足了文章。消息传到汉中,汉中人民“喜怨参半”,喜的是能够多一条南下的高铁(或者说准高铁),怨的是并非直接到重庆。因为很多人想当然的把“汉巴南”当作“汉巴渝”的替代品,总感觉“汉巴渝”是李逵,“汉巴南”是李鬼。
其实,汉中人民完全不应该有怨气。“汉巴渝”从一开始就不具可能性。汉中需要高铁,安康难道就不需要么?这必须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两点之间,当然是直线最短。但是现实情况总有很多不得已的因素,最后不得不妥协和变通。一条铁路是这样,我们个人的人生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如果有人告诉你:“汉巴渝”早就没有了,现在有人送上一条“汉巴南”,汉中是笑纳呢还是赌气拒绝呢?结果显而易见!
“汉巴渝”也罢,“汉巴南”也罢,在汉中境内就四五十公里,汉中的发言权很有限。“汉巴南”在南充可以接入“兰渝铁路”,直到重庆;也可以接入规划中的“成万高铁”,直抵成都。
南充是一个市区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体量比汉中大的多,本身也有很多的商机。一旦建成,汉中人民顺路而下,可以瞻仰朱德故居、击水嘉陵江中,再吃一碗最正宗的川北凉粉,都是享受,何乐不为呢?
十、期待川陕合作,早日建成“汉巴南”,造福秦巴山区
汉中是北方的南方,却也是南方的北方。北方人的思维往往就像北方的路,又直又平。有些汉中人总是纠结“汉巴南”往西面弯了一点,觉得别扭。
其实,中国的高铁、高速也很少有几条不是弯来拐去的。说到底铁路是为城市服务的,一条铁路能够在不弯的很离谱的情况下,多带动一些城市的发展,这是值得称赞的举措。如果说“汉巴南”弯了一点,那“兰天汉”更是一个“W”形,却鲜见质疑。
在四川尤其是巴中和南充两市的努力下,“汉巴南”四川段的路线也已经确定了,但是这条路并没有进入最新的国家高铁网中长期规划(“兰天汉”也没有进入)。那是不是这条路就会一直停留在图纸上呢?答案是:不会!
没有进入国家规划,却可以进入地方规划,也就是说这很有可能将是一条地方城际铁路。地方城际铁路的主导权在属地的省政府,国家只要批准,铁道部(铁总)只会象征性投一点点钱。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路毕竟是“汉-巴南”,有几十公里在陕西汉中境内,陕西省对于这条铁路是什么态度,愿意出多少钱呢?这可能就需要川陕两省去沟通协商了。
也许,这条路对于陕西省不太重要,但是对于汉中却是一件大好事。希望汉中人民积极呼吁,希望陕西省府把这条路放到“促进川陕革命根据地扶贫开发”的大局下,和四川同步推进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