笣子吧 关注:20贴子:3,278

回复:育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大的难事也要微笑面对
哪怕是装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4楼2019-01-25 13:27
回复
    今天突然问道懿懿长大后相当什么
    小崽子居然说是医生
    我苦笑了下
    摸着她的头说


    IP属地:江苏165楼2019-01-27 18:26
    回复
      2025-08-23 19:49: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相比自立 依靠别人 跟从别人 追随别人 要省事得多
      但在我的人生经历中
      从没见过某个习惯等着帮助的人能够成就大事
      要相信你到这个世界上来是有目的的
      是为了造就自己
      是为了帮助别人
      是扮演一个别人替代不了的角色
      要么独立自主
      要么永远埋葬雄心壮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6楼2019-01-30 11:27
      回复
        宜家这个牌子,现在国内的城市有很多宜家的商场,里面卖各式各样好看的北欧风家具,宜家的家具你还可以自己动手组装,那么,如果你要搬家了,你舍得扔掉组装的家具吗?
        这个事情就和拥有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诺贝尔奖的两位大师,丹尼尔卡尼曼和泰勒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将测试的人分成三组,给第一组每个人送一个马克杯,给第二组每个人一条巧克力棒。
        然后他就问这两组,你们有没有兴趣把杯子和巧克力棒互换?
        结果,两组人里,十个里有九成的人都说:我宁可留住我的马克杯/巧克力棒。
        但是第三组人的反应就很有意思了:
        马克杯和巧克力棒同时被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可以二选一。结果,选杯子的人是56%,选巧克力棒的人是44%。
        从这个结果上可以看得到,已经得到马克杯的人当中有九成的人要保留马克杯,已经得到巧克力棒的人,有九成的人要保留巧克力棒。但是当你可以自由选择2选1的时候,选择了马克杯和巧克力棒的人大概各占一半。
        为什么会有这个差距?
        照理说,如果人们对于这两个东西的评价都是比较接近的话,应该不论是第一组,还是第二组,结果应该都跟第三组一样,最终因为喜欢巧克力棒还是喜欢马克杯,来做出选择,对吧?
        但这个实验很有意思,它证明了人是很不理性的,你只要先拿到一个东西,你就会觉得自己拥有这个东西,就不想放掉它了,这个就是拥有感最根本的示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叫做禀赋效应,就是说,我们对于自己所拥有东西的价值往往会看得更重。
        “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句老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还有现在流行的断舍离,为什么真正做到那么难?
        家里那些你根本就不会再穿的衣服,根本不会再看的书,还有学生时代留下来的一些小玩意儿,已经没什么用了,你为什么还堆在那儿?
        这就是因为我们的人性对于拥有感非常执着,对于自己得到的东西非常迷恋。当我们觉得要失去它的时候,会感受到一种锥心之痛,会有一种损失感,觉得很不舍,这就是禀赋效应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最具体的效果。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7楼2019-02-01 21:05
        回复
          想着快些到天亮
          你能吃的下东西
          不用再去医院补液
          能快些好起来
          妈妈也是第一次当母亲
          也没经验
          对不起让你受苦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8楼2019-02-05 00:14
          回复
            过敏体质反应越来越严重
            现在一喝酒就开始起疹子
            一直有颗放荡的心
            可奈何没有不羁的命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9楼2019-02-05 19:54
            回复
              万万没想到
              这个新年医院n日游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0楼2019-02-06 11:24
              回复
                被顾先生逗的一度半烧都退了
                急诊医生一脸懵
                笑死我了٩̋(๑˃́ꇴ˂̀๑)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1楼2019-02-06 21:44
                回复
                  2025-08-23 19:43: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的时候我想用一些什么东西来填补独处时的空和冷
                  无论是音乐还是书籍
                  带给我的是暂时的非宁静和不放空
                  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心里又疲惫又难熬
                  甚至无法接受电影和剧集的侵入
                  总在抗拒着适当的愉快
                  生怕时间一丝一毫被自己浪费
                  我知道能治愈我的药是理解和陪伴
                  可这药……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2楼2019-02-08 10:55
                  回复
                    你要记得
                    爱是所有事物的终极意义
                    爱情 亲情 友情
                    他们都是终极意义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3楼2019-02-10 10:57
                    回复
                      正视自己
                      积极生活
                      适当努力
                      接受心灵的对立
                      接受身体本来的样子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5楼2019-02-15 07:37
                      回复
                        节制的人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6楼2019-02-17 01:17
                        回复
                          妈妈一个人也一定要撑过这20年
                          还有3个月就还有19年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9楼2019-02-17 21:11
                          回复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将讲故事这个流程总结为四个步骤:
                            1、怎样找到好故事?
                            第一种渠道是,进行广泛的阅读。
                            第二种渠道是,找懂行的“中间人”聊天,这样也很可能获得最前沿的信息。
                            怎么从已有的报道中挖掘好故事呢?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从小处着眼,把故事具体化。
                            第二种,忽略故事发展的细节报道,关注当下的结果,预测未来的趋势。
                            第三种,改变讲述故事的视角,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处理影响广泛、且牵涉因素较多的宏观现象。
                            2、如何发掘让故事吸引人的元素?
                            处理素材,第一遍要泛读材料,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出材料所能支撑的大大小小的观点,把这些观点记录下来,他们很可能就是故事的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遍是精读材料。对于那些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材料,一个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分类。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六个方面的分类标准:历史、范围、原因、影响、反作用、未来,并给这六个标准列出了六大类问题表。(附录在最后)
                            3、经过了前面的构思后,如何完成初稿?
                            第一个元素是时间,如果能够抓住历史和未来,而不是局限于此时、此地的故事,你就拓展了故事的深度和丰富性,相当于为读者搭建了一条时间隧道,不仅可以追溯故事的根源,也可以展望未来可能的影响。
                            第二个元素变化,也就是充分展现故事的各个切面,而不是从单一的角度去描述。具体来说,就是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源。
                            第三个元素是“动感”,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具体来说,就是找到故事中对立的元素,让他们轮番出现,形成交锋的动感。
                            4、修改与进阶,如何让字句抓住眼球?
                            让报道的字里行间充满趣味,不让读者觉得无聊。
                            第一条,精准地描写,尽可能具体,而不是使用抽象的名词。
                            第二条,时刻记着在心里问问自己: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是这样说话的吗?
                            第三条,保持连贯性,让故事自然发展,而不是使用过渡句和过渡段落。
                            附录:帮助你构思故事的六组问题 (书 P82-87)
                            一、历史
                            1、这个故事的主线是否牵扯到过去?如果有的话,牵扯到哪些东西?
                            2、这个故事是否与过去不同?不同在哪里?
                            3、这个故事是否是过去的继续,怎样继续?
                            4、如果历史在我的故事中是潜在的相关部分,有没有读者觉得真是有趣的历史细节可以使用?
                            二、范围——故事中心事件影响有多大,程度有多强,变数有多少?
                            1、定量因素
                            是否能够用数字或者其他定量的表达方式描述中心事件的范围?哪些数字是最具有意义的?
                            2、地理因素
                            1)中心事件的地理范围是什么?国际的,国内的,区域性的,还是地方性的?
                            2)哪些地方会是故事的热点?
                            3、多样性
                            1)中心事件大概有多少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故事中的任务、地点和机构对事件的参与程度有多深?
                            2)中心时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增强还是减弱,扩散还是集中?
                            4、其他因素
                            其他事件对中心事件会产生影响吗?它们是突出了中心事件的重要性,还是淡化了中心事件的重要性?
                            *把整个故事放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里,让故事更为准确。比如,中心事件是优质农田大量流失,如果加入了其他元素包括农田的亩产量大幅下降、农业专家数量减少、新的农业科技几乎没有,农田流失就成了一种不祥的征兆;如果其他元素包括对专家的需求下降、新培育的高产量谷物即将出产,土地流失的重要性就大大减弱了。
                            三、原因——导致某事现在发生的因素
                            1、经济因素:是不是和经济利益相关,经济因素影响的范围是多大?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2、社会因素:文化、习俗、道德或者家庭生活的变化,是否影响到了这个故事,怎样影响?
                            3、政治/法律因素:法律、规则或者税收上的变化,是否影响到了这个故事?怎样影响?
                            4、心理因素:自我意识、复仇意识或者愿望满足是否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故事的主角是否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影响——事件导致的结果
                            1、发生的事情会对何人何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影响范围有多大?(参见第二方面内容)
                            2、获益者和受害者在情感上有些什么反应?
                            五、作用——反作用力的形成及其行动
                            1、谁会对发生的一切抱怨最多?
                            2、有哪些实际的努力在弥补、抗击、改变或减弱事件的影响?这种努力的范围有多大?(参见第二方面内容)
                            3、这种努力的结果如何?
                            六、未来
                            1、对于故事中的中心事件,是否有关于其未来发展的正式研究和预测?这些研究和预测是怎么说的?
                            2、时间当事人和观察者对于这个事件有哪些非正式的看法?当事人对于他们的未来如何看待?
                            3、你能够展现未来的可能情况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80楼2019-02-20 08:41
                            回复
                              2025-08-23 19:37: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累了一天到家
                              和你一起看了会书
                              头有点晕躺床上歇了会
                              你去拿了牛奶打开给妈妈喝
                              感动哭TUT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81楼2019-02-21 2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