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漆拉的第四封情书——《无归》
岁月又涟漪
相思无人提
——题记
七年的时间究竟有多久呢。
十三岁我看了《爵迹》这部书,十六岁进入这个圈子,一直到现在,已经七年了。
从我的十三岁到我的二十岁,人生将近十分之一的时间里都被打上了同一个烙印。从痴迷、疯狂到归于平静,牵绊我的一直是故事外的人和故事里的你。
年初的时候我细数了一下在这个圈子里我所写下的东西。从14年到18年,给你过了四个生日,陪这个吧走过了四年。这四年里,我写了三十万字。
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是真的很感慨。当时陪我在《往生执念》坑里辗转起伏的那些人,现在都去哪儿了呢?她们有的已经跳了其他坑,在空间里发着那些我根本看不懂的东西;而有的人已经退圈清列,江湖不见了。
昨天看到微博首页上有一条微博:“所谓本命啊,就是一个你不一定时时刻刻都把眼睛放在他身上,但是心一定在他那里的人。平时可能各种沉迷爬墙,但只要本命有点动静,立马连滚带爬地回去报道。”
所以我偶尔会刷一刷贴吧首页,希望会看到从前那些熟悉的ID在笑着打招呼:
“嗨,还记得我吗?我回来了。”
有时候我会自嘲般地说:“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刷屏爵迹吧首页。”
前段时间我的很多旧帖被顶了出来,其中有些帖子具体什么内容连我自己都记不得了。于是我就去翻了翻,我看到高中时终日无聊,拿“漆拉”这个名字当作精神支柱的自己;我看到每日脑洞大开,幻想你风华绝代、傲视天下的自己;我还看到满心痴迷逐渐平静,把陪伴和等待当作习惯的自己。
总有小可爱跟我说:“嘿竹雨好久不见呐!”我则笑着回道:“是啊,好久不见了。”
无论是否有人走了又回,亦或是有人刚刚步入这个圈子,我一直都还在这里,没想过要离开。
可是我亲爱的漆拉王爵,我们的确是好久不见了。
是否等待的时间久了,而真正等到那个人的时候,反而没那么开心了呢。
我曾经像等你一样等待过一个人。
漫无边际的时光一点一滴在岁月的计数中被翻阅过去,久而久之,我都快忘记当初究竟为什么要等待了。
当我被告知对方回来了的那天,我却有点想逃。
不知道为什么,我害怕见面。
也许是怕别来无恙,也许是怕物是人非。
谁知道呢。
所以我现在,好像也没有那么期待你回来了。
因为我有点害怕。
害怕上次回归时我的茫然;害怕陌生又不够友善的声音;害怕这个故事带你走向下一个不知归期的绝境。
其实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我能从别人的笔下看到你的模样,能从别人口中听到你的名字。世上还有人记得你,还有人在坚持陪你走下去。这样就够了。
就像书上说的那样——
“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消失,你才算真的离去。”
我看着故事一点点铺垫,像是看到了最后的祭礼。如果你不会就此消失,那是否看到最终的结局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尝尝有失眠的午夜被这样一段话缠绕:
“我对男神的喜欢,既非一见钟情,亦不现实。但是我眼睁睁地看着对他的喜欢,一日日聚沙成塔,一日日千江汇海,波澜壮阔得像要写成诗似的。
“这给我一种幻觉,好像终有一夜,我能看到那份喜欢,在沉寂已久的荒野上开出千树万树的花。”
只是可惜,不知道下次见你,又是什么时候了。
记得四年前第一次给你写生贺的时候,我码了一篇文送你。时至今日,我送你的生贺变成了一个五部曲合集。
“死生朝暮尽过往,与你同行至天光。”
这是我为这五部曲取名的私心,也是我对你最深切的愿望。
顺着这个故事的时间轴,从“现在”到“四年前”,到“七年前”再到“十七年前”,每一次见你看到的都是一个疲惫、沉重、身负枷锁的王爵,而不是漆拉自己。
所以在我眼里,爵迹最虐的地方,就是那一段未曾启齿的唏嘘——
“大雪被剪掉翅膀就会融化成雨。
灵魂被收割后我才遇到你。
你自由原始吐纳无邪气息,
而我苍老衰败一身戒律。”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莫名有点想哭。
以前总是觉得你活着就好,但现在我比任何时候都希望你卸下命运赋予的枷锁,安安静静的过你原本想要的安稳人生。
在五部曲第一部《朝暮》里,我曾经说,在我眼里,你和吉尔伽美什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他本该辗转人世中,却不得不避世归隐;而你志在山河人间,却不得不牵绊局中。
我希望,他能不负众神所托,拯救万民;也希望,你能辞却世间纷扰,岁月风平。
所以在我的五部曲里,一切世间事于你皆作虚空,而你与他,共赴天光。
这样也好。
写完上面那段话以后,我脑中突然跳出了一句话:“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选自汤显祖·《牡丹亭》)
我想起鹿觉的回忆,他和你走遍风水火地四个国度,去那些荒无人迹之处,见那些不经意所见之景。
又想起几年前曾经设想如果我身在亚斯蓝,还如何去见你。那时候我说:“我不会对他说一句话,只是若无其事地擦肩而过,然后回身看他去远。”
这个答案,至今依旧。
祝好,甚念。
仅此而已。
生日快乐。
慕瑾
2018.3.21
岁月又涟漪
相思无人提
——题记
七年的时间究竟有多久呢。
十三岁我看了《爵迹》这部书,十六岁进入这个圈子,一直到现在,已经七年了。
从我的十三岁到我的二十岁,人生将近十分之一的时间里都被打上了同一个烙印。从痴迷、疯狂到归于平静,牵绊我的一直是故事外的人和故事里的你。
年初的时候我细数了一下在这个圈子里我所写下的东西。从14年到18年,给你过了四个生日,陪这个吧走过了四年。这四年里,我写了三十万字。
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是真的很感慨。当时陪我在《往生执念》坑里辗转起伏的那些人,现在都去哪儿了呢?她们有的已经跳了其他坑,在空间里发着那些我根本看不懂的东西;而有的人已经退圈清列,江湖不见了。
昨天看到微博首页上有一条微博:“所谓本命啊,就是一个你不一定时时刻刻都把眼睛放在他身上,但是心一定在他那里的人。平时可能各种沉迷爬墙,但只要本命有点动静,立马连滚带爬地回去报道。”
所以我偶尔会刷一刷贴吧首页,希望会看到从前那些熟悉的ID在笑着打招呼:
“嗨,还记得我吗?我回来了。”
有时候我会自嘲般地说:“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刷屏爵迹吧首页。”
前段时间我的很多旧帖被顶了出来,其中有些帖子具体什么内容连我自己都记不得了。于是我就去翻了翻,我看到高中时终日无聊,拿“漆拉”这个名字当作精神支柱的自己;我看到每日脑洞大开,幻想你风华绝代、傲视天下的自己;我还看到满心痴迷逐渐平静,把陪伴和等待当作习惯的自己。
总有小可爱跟我说:“嘿竹雨好久不见呐!”我则笑着回道:“是啊,好久不见了。”
无论是否有人走了又回,亦或是有人刚刚步入这个圈子,我一直都还在这里,没想过要离开。
可是我亲爱的漆拉王爵,我们的确是好久不见了。
是否等待的时间久了,而真正等到那个人的时候,反而没那么开心了呢。
我曾经像等你一样等待过一个人。
漫无边际的时光一点一滴在岁月的计数中被翻阅过去,久而久之,我都快忘记当初究竟为什么要等待了。
当我被告知对方回来了的那天,我却有点想逃。
不知道为什么,我害怕见面。
也许是怕别来无恙,也许是怕物是人非。
谁知道呢。
所以我现在,好像也没有那么期待你回来了。
因为我有点害怕。
害怕上次回归时我的茫然;害怕陌生又不够友善的声音;害怕这个故事带你走向下一个不知归期的绝境。
其实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我能从别人的笔下看到你的模样,能从别人口中听到你的名字。世上还有人记得你,还有人在坚持陪你走下去。这样就够了。
就像书上说的那样——
“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消失,你才算真的离去。”
我看着故事一点点铺垫,像是看到了最后的祭礼。如果你不会就此消失,那是否看到最终的结局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尝尝有失眠的午夜被这样一段话缠绕:
“我对男神的喜欢,既非一见钟情,亦不现实。但是我眼睁睁地看着对他的喜欢,一日日聚沙成塔,一日日千江汇海,波澜壮阔得像要写成诗似的。
“这给我一种幻觉,好像终有一夜,我能看到那份喜欢,在沉寂已久的荒野上开出千树万树的花。”
只是可惜,不知道下次见你,又是什么时候了。
记得四年前第一次给你写生贺的时候,我码了一篇文送你。时至今日,我送你的生贺变成了一个五部曲合集。
“死生朝暮尽过往,与你同行至天光。”
这是我为这五部曲取名的私心,也是我对你最深切的愿望。
顺着这个故事的时间轴,从“现在”到“四年前”,到“七年前”再到“十七年前”,每一次见你看到的都是一个疲惫、沉重、身负枷锁的王爵,而不是漆拉自己。
所以在我眼里,爵迹最虐的地方,就是那一段未曾启齿的唏嘘——
“大雪被剪掉翅膀就会融化成雨。
灵魂被收割后我才遇到你。
你自由原始吐纳无邪气息,
而我苍老衰败一身戒律。”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莫名有点想哭。
以前总是觉得你活着就好,但现在我比任何时候都希望你卸下命运赋予的枷锁,安安静静的过你原本想要的安稳人生。
在五部曲第一部《朝暮》里,我曾经说,在我眼里,你和吉尔伽美什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他本该辗转人世中,却不得不避世归隐;而你志在山河人间,却不得不牵绊局中。
我希望,他能不负众神所托,拯救万民;也希望,你能辞却世间纷扰,岁月风平。
所以在我的五部曲里,一切世间事于你皆作虚空,而你与他,共赴天光。
这样也好。
写完上面那段话以后,我脑中突然跳出了一句话:“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选自汤显祖·《牡丹亭》)
我想起鹿觉的回忆,他和你走遍风水火地四个国度,去那些荒无人迹之处,见那些不经意所见之景。
又想起几年前曾经设想如果我身在亚斯蓝,还如何去见你。那时候我说:“我不会对他说一句话,只是若无其事地擦肩而过,然后回身看他去远。”
这个答案,至今依旧。
祝好,甚念。
仅此而已。
生日快乐。
慕瑾
201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