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梁建章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改变拼音,让老外更加容易学习汉语拼音
比如曹操, Cao Cao,被念作考考,吕布,Lv Bu,被念作卢布
曾参加第一届复旦大学少年班、后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先生认为,拼音的另一个作用是让外国人也能读汉字,但这个功能却有些美中不足。当时汉语拼音的制定团队,十分明智地选择了用拉丁字母来注音。现在中国的大城市的路牌上的英文路名都用拼音来写,中国人的护照上的英文名字也用拼音来写,这给外国人叫中国人名和地名提供了方便。
但是,拼音帮助外国人理解汉语的这项功能是有缺陷的:因为学过英文的人就知道,虽然同样用的是26个英语字母,但是有几个拼音的英文发音完全不同,或者根本发不出来。
比如说拼音里的q,实际是接近英文ch的音;拼音里的x,实际是接近英文sh的音;拼音里的c,实际是英文里类似ts的音;而拼音里的lü,nü在英语里根本发不出来。比如姓秦的朋友,如果在国外留学或者工作,可能就要不厌其烦地更正外国友人,他的姓不念Kuin。其实这些拼音完全可以用更接近现代英语的标注方式。
那么几十年前拼音的设计者为何没有想到这一点呢?主要是当时的主要目的是统一普通话,所以让外国人念得出来并不是重点。还有当时英文并不是像今天这样一统天下的世界语言。德语、法语也是世界主要语言,所以拼音在设计时没有更多地考虑到英文的可读性。例如原来的lǚ(旅),用u上面加两点的那个元音。就是德国的拼法。而 在英文里完全没有这个音。现在,英文已经成了世界语言,就很有必要改良拼音,更好地让外国人读汉字或者学习汉语,也方便了老外到中国旅游。
不仅如此,改良拼音也有助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有些小学生刚接触英语时,会很困惑为什么Q和X在拼音和英语里的发音完全不同?现在的小孩学习英文越来越早,拼音和英语的不同发音给小孩学习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惑。所以很有必要把拼音中非英语的发音,改用现代英语的注音。
比如,可以改进以下最令人困扰的几个拼音:
1)q改为chy,例如,原来的qin(秦)改为chyin(q不能简单替换成ch,因为qun和chun是不同的音);
2)x改为shy,例如,原来的xia(虾)改为shyia(x不能简单替换成sh,因为xuan和shuan是不同的音);
3)c改为ts,例如,原来的cang(仓)改为tsang(原来的ch不变);
4)ü改为yu。例如lv(旅)改为lyu。

这种一一对应的改法,并不会带来很大的转换和重新学习的成本,因为电脑输入法可以完全兼容老的(q,x,c,v)的输入方法。新老两种拼法可以毫不干扰地并存一段时间,但是在护照人名、地名、路牌等要用改良后新的拼法。这样改良以后,小孩同时学拼音和英文容易了,外国人读汉字容易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也就更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