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小蔡红火了之后,正大国际音像社要给他制作专辑,请我联络了小蔡。专辑的音乐制作人并不是我,但里面选用了《望春》,让我改成以小蔡为主唱,那英为辅唱的男声版。录《望春》时,正大国际的音乐编辑请我过去了,并告之是请的香港音乐制作人(还是台湾人我记不清了)在录音过程中我本能的对小蔡提了几点要求,他们就对我说不要提太多以免让制作人尴尬...我很不理解,这作品是我创作的就如同我的孩子,难道我不了解吗?再说了你们把我请来不就是让我把把关吗?否则我来干什么?看来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唱别人的作品与我无关,唱《望春》我应该有权发表意见吧!时至今日我都坚守这一原则,自己的作品自己监制认真把关才行。一个优秀的歌曲成品是诸多强挡工序打造出来的:首先要精选歌词,灵感沓至再谱曲,编配要的是创意,歌手发挥是关键,混音工程最重要,制作人监制是领军...当你聆听到美妙音乐之时,既是每一个环节努力的结晶!当小蔡的专辑完成后送到央视,准备选一首歌拍MV进行宣传,当时文艺部部长邹友开先生就选定了《望春》,记得邹主任还打电话通知我说:你不是希望那英和蔡国庆一起唱吗?这首歌很受欢迎,我提议就拍那英和蔡国庆的版(那年春晚苏红和杭红的望春也受到广电部部长艾知生的好评)至今我都相当感谢邹主任,当时小小的“炒作”就让蔡那版的《望春》飞起来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蔡国庆和那英...《望春》终于如愿以偿,恢复了本来面目...嘻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