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北京还出现了一批另类四合院买家,说买家不太确切,其实应该管他们叫四合院玩家。
这帮四合院儿玩家行事低调,不太扎堆,轻易不宣扬自己有一个四合院,更不愿意向外人透露自己四合院的房价。他们坚持购买传统四合院,地理环境一定要优越,而且他们通常只购买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四合院,用于自住、投资和私人使用。
七十岁的风水师曾希把四合院当作一个风水器具,四合院对演员于波来讲比情人更重要,而对于在地球村流浪的时尚达人黄薇来说,四合院才是家。
多情院子痴情汉
于波 演员
四合院:
第一套:雍和宫,150平方米左右
第二套:什刹海,300平方米左右
年轻儒商型,热爱研究个中文化与细节,但又懂得房子的各方面潜力与市场。
于波在他什刹海的这个院子里站了很久很久,还是不知道“重建第一锤”应该敲在哪儿。
因为太爱这个院子了。想着不久以后,能拥有一个按自己心意重建的古式古香的院子,于波就龟毛起来,一颗钉子都生怕钉错了位置。
总为四合院做傻事
2008年10月,于波买下了这个破旧的院子时,就曾连续小一个月,没事就往这里跑。有时带些朋友来,这里比划尺寸,那里指手画脚,仿佛雕梁画栋,石桌屏风都在眼前;有时候自己一个人来,在墙头上坐坐,或者在屋里翻翻,像寻宝一样,找出来一部刷红漆的玩具钢琴,还有一张伊能静的黑胶唱片。
于波是个演员,拍了些电视剧(《八阵图》、《把酒问青天/傲剑江湖》、《水晶之恋》等),走在街上年轻姑娘们会尖叫的那种。不过他为了买这个院子,自己跑了小半年,后面两个月还是骑着自行车跑的。
2008年伊始,于波就想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四合院,找了3个多月未果,后来他找了辆自行车,没事就在什刹海来回转。
一开始不谈买卖,纯粹地学习。看见一座好看的院子,自行车“啪”往那儿一立,于波就坐在门前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身边,跟人聊天,有时候一坐半小时。
聊得都是关于院子的事,一开始是拉着家常,到后来,于波掌握的知识足够他根据一个院子的位置、构造和外观,给这个院子估值。什刹海的老头老太太们见面时还会提起那个不知是不是居委会派来陪他们聊天的帅气小伙子。
后来一老大爷给于波推荐了个院子,推荐前,他问了于波无数问题,“你父母是干什么的”、“你以前是干什么的”、“你兄弟姐妹几人”、“那谁谁谁你不认识吧”??看现在的结果,当时于波的答案估计都让那位准邻居很满意了。
于波最后相中的那套院子,在什刹海边上,大得足够重修成一个有门墩、影壁的四合院,按于波的话说,“够格了”。
一相中,于波就开始盘算自己心中的四合院。这个院子应该是个真正的四合院,带着文化性,最古色古香的形式,但是一切都要最精致,包括所有院落的分布,木质的结构,雕花的栏杆和窗棱,所有的细节都希望做回原来带文化的分毫,从门口一进来,一圈就像一幅画。
http://women.sohu.com/20090403/n263153658.shtml
这帮四合院儿玩家行事低调,不太扎堆,轻易不宣扬自己有一个四合院,更不愿意向外人透露自己四合院的房价。他们坚持购买传统四合院,地理环境一定要优越,而且他们通常只购买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四合院,用于自住、投资和私人使用。
七十岁的风水师曾希把四合院当作一个风水器具,四合院对演员于波来讲比情人更重要,而对于在地球村流浪的时尚达人黄薇来说,四合院才是家。
多情院子痴情汉
于波 演员
四合院:
第一套:雍和宫,150平方米左右
第二套:什刹海,300平方米左右
年轻儒商型,热爱研究个中文化与细节,但又懂得房子的各方面潜力与市场。
于波在他什刹海的这个院子里站了很久很久,还是不知道“重建第一锤”应该敲在哪儿。
因为太爱这个院子了。想着不久以后,能拥有一个按自己心意重建的古式古香的院子,于波就龟毛起来,一颗钉子都生怕钉错了位置。
总为四合院做傻事
2008年10月,于波买下了这个破旧的院子时,就曾连续小一个月,没事就往这里跑。有时带些朋友来,这里比划尺寸,那里指手画脚,仿佛雕梁画栋,石桌屏风都在眼前;有时候自己一个人来,在墙头上坐坐,或者在屋里翻翻,像寻宝一样,找出来一部刷红漆的玩具钢琴,还有一张伊能静的黑胶唱片。
于波是个演员,拍了些电视剧(《八阵图》、《把酒问青天/傲剑江湖》、《水晶之恋》等),走在街上年轻姑娘们会尖叫的那种。不过他为了买这个院子,自己跑了小半年,后面两个月还是骑着自行车跑的。
2008年伊始,于波就想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四合院,找了3个多月未果,后来他找了辆自行车,没事就在什刹海来回转。
一开始不谈买卖,纯粹地学习。看见一座好看的院子,自行车“啪”往那儿一立,于波就坐在门前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身边,跟人聊天,有时候一坐半小时。
聊得都是关于院子的事,一开始是拉着家常,到后来,于波掌握的知识足够他根据一个院子的位置、构造和外观,给这个院子估值。什刹海的老头老太太们见面时还会提起那个不知是不是居委会派来陪他们聊天的帅气小伙子。
后来一老大爷给于波推荐了个院子,推荐前,他问了于波无数问题,“你父母是干什么的”、“你以前是干什么的”、“你兄弟姐妹几人”、“那谁谁谁你不认识吧”??看现在的结果,当时于波的答案估计都让那位准邻居很满意了。
于波最后相中的那套院子,在什刹海边上,大得足够重修成一个有门墩、影壁的四合院,按于波的话说,“够格了”。
一相中,于波就开始盘算自己心中的四合院。这个院子应该是个真正的四合院,带着文化性,最古色古香的形式,但是一切都要最精致,包括所有院落的分布,木质的结构,雕花的栏杆和窗棱,所有的细节都希望做回原来带文化的分毫,从门口一进来,一圈就像一幅画。
http://women.sohu.com/20090403/n26315365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