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吧 关注:388,482贴子:4,966,306
  • 16回复贴,共1

【运动力】运动力这个东西一言难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花了我3块钱,点进来看看帮我回回血呗。。。
初来到民科吧,发现诸位对雷先生的运动力的理论争论颇深。
我想搜相关的理论原文,但是辗转反复找不到,都是一些只言片语。只言片语肯定不能做研读的材料。故花了3块。从百度文库下载了个“摘自《现代教师教学研究》2014年第01期”的 “用运动力创新理论取代经典力学“的文章。
看之前,我是这么想的,雷先生的文章肯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和不完善的地方共存。不然的话,大家大多数有能受高等教育的智商和思维能力,有褒贬,肯定说明确实存在值得褒贬的东西。我就是想找到这两方面的东西,尽量不片面。
整体而言雷先生的运动力,确实如@超极理料生 所说,是对力学的一种新的描述。在描述的层面来说,如果删除了【原先对力的一切既有概念,包括共有名词】的理解,抛去文章中原有力学理论的评判,留下干干净净的文字理论的话的确有自洽的潜质。
因为这个运动力本质:想描述让物体运动的那个力。 因果上就是:因为存在让物体运动的那个力,所以物体就会动。完全没问题。
比如:
(1)作用力与运动力的区别是什么?
答: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力。运动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力。
(2)运动力的方向与运动速度的方向一致。
(3)静止的物体也要受到力的作用,只是受到的合外力=0。运动力=0。
(1)当运动力=0,运动速度=0,物体静止。
(2)当运动力>0,运动速度>0,物体运动。
(3)运动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4)运动力越小,运动速度越慢。
(5)运动力不变,运动速度不变,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然后加入会产生
(4)只有力+力,才能增加速度。只有力+力,才能增加速度。
等。这些肯定是没问题的。
加速一些有争议的东西:
(1)运动力与重力
雷先生说:物体被举高,是因为物体的运动力=支撑力,拉力>重力。支撑力,拉力越大,上升速度越快。
但是还说:如果支撑力,拉力=0,物体就会自由落体下落。运动力L=kmgt.。g重力加速度。t,下落时间。
实际上重力在这的角色就很微妙,重力是否被计算在运动力的范畴(前者貌似不是,后者貌似是)?
(2)运动力与动量
这里公式有个系数K,平衡了单位,产生了L=mv,这个地方肯定不能与动量搞混。这边的k很微妙,因为系数往往存在特殊物理意义。这边因为k让公式在理论里自洽了,我知识浅薄不知道怎么验证这个合理性。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千万不能把这俩名词和现有名词物理含义搞混。不然emmm。实际上他这里就是用另一种思维去对这两个词做了阐述。实际上,就是语文意义上的作用和反作用。
(4)最大的问题,对力学理论的怼。这里我是不很赞同雷先生观点。
(4.1)雷先生说:牛顿第一定律说:“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实际上我认识的第一定律里提到的力,就是合力。不然不用雷先生指出了,脚趾头想想就是错的。可能真有傻缺书这么写,第一定律表示不背锅。
从而,雷先生怼第一定律:【“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的相同条件下,能够产生“运动”和“静止”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是违背了自然科学规律的。】。里的力也是合力。一样的问题
(4.2)雷先生说:【牛顿第二定律即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被认为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和核心。但是,作为运动定律,只有一个公式F=ma,只强调“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是远远不够的。还有物体运动的很多主要问题没有说,也无法说。
(1)没有说速度是怎样产生的?
(2)没有说加速度是怎样产生的?
(3)没有说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
(4)没有说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
(5)没有说加速度的目的是什么?
(6)没有说运动速度与力的关系是什么?】
实际上我认为这里是这样的,1-6应该是独立于理论体系的更基础的东西,无论牛顿定律或者运动力理论,实际上不应该拿这个作为自己理论的。。。
(4.3)雷先生说【牛顿第三定律说: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2.3.1牛顿第三定律只解释了两个物体发生作用后的一种现象。就是,它们的合外力=0,两个物体作用后是完全静止的。
2.3.2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并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难道就不会发生其他许多不同的现象吗?】
实际上这里双方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名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能拿来比较或者怼。
(4.4)雷先生说【离心运动:是圆周运动的运动力大于中心拉力,或者摆脱了中心拉力的运动。 因此,经典力学认为离心力和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理论是错误的。】
实际上双方对离心力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给予了不同的物理含义。百度一下向心力。离心力,雷先生不应该在这个上面去怼。双方只要保持在自己的体系下,赋予物理含义能够自洽就好。
总结:
雷先生作为理论的创造者,太在意与现有力学去怼。实际上很多矛盾点,实际上是双方对不同物理名词给予了不同的物理含义和理解。
现有力学暂时是自洽的,除非建立在对基本概念有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用它的理论击败它才行。如果是自己从自身的角度重新描述力学,
应该笔直往前走,建立一个理论定性,数学定量都自洽的理论体系就行。
我感觉如果想怼对付,就要共存两个理论体系的一些作为基石的对概念的自定义解释。如果做不到,请认识到这一点。不然基石都不一样,emmmmm.
然后@超极理料生 你应当看到争论矛盾的本质。
另外:我稍微看了下雷先生一些别的言论,实际上的确有些有问题的。比如:
【彻底粉碎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0的谎言】这个。实际上这个例子里,有其他系统参与控制了绳索的运动为匀速。。。因为绳索匀速,所以挂在下面的所有玩意都匀速了。绳索匀速和电机运动有关,那个比较复杂。
我最怕的事情: 我下的文章,不是雷先生完整的最新的理论-。-


IP属地:上海1楼2018-03-14 22:06回复
    补充 从【彻底粉碎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0的谎言】里我突然,貌似体会出L=kmv 有这种意图:从大小上描述受力,从变化上描述运动状态。
    @雷绍武


    IP属地:上海3楼2018-03-14 22:30
    回复
      2025-09-01 22:07: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突然感觉出,L=kFt = kmv 的问题所在了。是因为k.
      这边随意制定了一个1/k 约掉了一个秒。
      因为实际上直线运动速度变化时有ΔF=mΔv/t, ΔFt=mΔv
      这时候拼一个k = 1/s ,就是 ΔL= kΔFt=kmΔv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
      (1)如果计算由于ΔL产生速度变化的时候 ,公式能套用:
      比如文章的例子:
      【例如:要让20米/秒的速度运动的1千克物体以15米/秒的速度运动。怎么办?
      只需要减小5N的运动力。一是减小油门,二是用1N的阻力作用5秒,或者用5N的阻力作用1秒.。使运动力L.=20N-5N=15N=15雷。就能保持15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了】
      (2)在受力分析的时候,强制t=1s,左边能和力耦合上。
      如果是,匀速运动的时候,把运动力想成一个力,就会有点问题。
      果然物理公式不能像玩数学那样啊-。-


      IP属地:上海4楼2018-03-14 23:28
      回复
        这么长的帖子算是有心了……
        然后雷老师=真理,反对雷老师的人=**或死人
        吧友跟他讲了好几年了还是现在这样


        IP属地:上海6楼2018-03-15 15:56
        回复
          @雷绍武 我大概看出来来了,雷先生您应该重拾做学问的初心。连我这个真新人来贵吧看您理论写点回复都被告知【你好,再见】,估计你已经太陷入和别人去怼了。。。此贴终结。白花我3块钱和3小时。


          IP属地:上海7楼2018-03-15 18:23
          收起回复
            楼主费心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3-15 18:47
            回复
              我的天哪 有人还【力挺雷教授“彻底粉碎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0的谎言”】 我也是醉了咯。。。我还是觉得直线的点是射线的2倍减去一个更有道理。


              IP属地:上海9楼2018-03-15 19:02
              回复
                整体而言雷先生的运动力,确实如@超极理料生 所说,是对力学的一种新的描述。
                抱歉挤牙膏的推一下动一下的观点 早在2000年前被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这个论点被伽利略推翻了
                被牛顿完善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3-15 19:08
                回复
                  2025-09-01 22:01: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衣服和鞋子都有哦~有兴趣的加微信jingyuxiaojie007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3-19 2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