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从烟台、威海出发到胶东部分县城的客车指示牌上,标注的地名还是用的所在县城驻地镇的名称,而不是直接写的县市名称。比如:烟台——崖头、威海——夏村等等,不了解的人常常也有些糊涂,“我究竟要去哪里?”因为过去虽说县城建设肯定是全县最好的地方,但除了个别地方,多数县城的城市化水平比乡镇也高不了太多,因此代表性并不很强。现在,基本上属地名称和专用名称做到统一了。
荣成市:因为老荣成县城在如今的成山卫镇,48年才迁址到崖头镇,直到60~70年代的地图上,成山卫那里还标注“荣成”或“旧荣成“。因此崖头就成了荣成县城的代称,改市后这种习惯也延续了多年。当年在烟台、威海如果说去荣成,坐长途车都要说清楚是去荣成县城还是老荣成或荣成成山的。
乳山市:乳山建县在1945年,是由原牟平、海阳析出的牟海县改编而来的。58~61年还曾一度撤县,历史较短。乳山县城在夏村镇,但县名的发源地大乳山却不在夏村镇,因此夏村就成了乳山县城的代称。
海阳市:海阳县得名于黄海,地理上山南水北为阳,因此清世宗命名其为海阳县,县城原在凤城,后来迁到东村镇。如今市区扩大,凤城再次被包括进市区,市府也迁回了这里。原境内有明代驻军的海阳所,乳山建县时划归了乳山境内,因此地名上海阳也出现了歧义。由于海阳县城的驻地长期是东村镇,东村也就多年成为海阳县城的代称。海阳曾有著名的四大村:夏村、徽村、东村、行村,夏村和东村都成为了县城驻地,行村也是乡镇的驻地,在胶东小有名气,只有徽村有些落寂,仅仅是一个稍大些的普通村庄。
龙口市:龙口曾单独设市,与黄县合并后一直称黄县多年,龙口镇与石岛一样只是一个城市化水平稍高的小城镇。但80年代黄县撤县改市后,沿用了龙口市的名称,这就或多或少造成了龙口地名上的混乱。网上曾有“进了龙口市,路标反而离龙口越来越远”的说法。乘汽车购票时都要先交代清楚究竟是到黄城(黄县)龙口还是到海港龙口,免得搞错。一直到现在,龙口市用东城区、西城区加以区别,才逐渐消除了混乱。
还有几个特例
登州镇:登州是古代山东的府级名称,驻蓬莱县,民国后才取消。现在因为蓬莱阁的因素,蓬莱的名称度无疑远高于登州。但说起登州胶东本地人一般都知道是指的蓬莱。不过乘车时使用频率不是很高。
石岛镇:石岛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也曾单独切块设市,到90年代末,其城市化的水平和文化底蕴还是要高于县城的。现在是副县级的管理区,管辖着6个街道。但至少在青烟威,提到石岛,不用说荣成都知道是哪里,几乎是独立的存在,影响力略逊于县级市,但知名度不逊于胶东各县城。潍坊、青岛没有调研过,烟台、威海每天都有多趟直达石岛的客车。
桃村镇:桃村曾是短期设立的牙前县县城驻地,因为铁路的经过,桃村一直都是周边县市区村镇的物资集散地。桃村属于栖霞,是烟台市范围内面积最大的镇,经济实力在胶东不算突出,但其知名度不逊于胶东各县城,在青烟威,提到桃村都知道是哪里。青荣通车前,桃村到烟台、威海、青岛都有直达客车,如今只是与烟台稍多一些,威海似乎只有一班了。
沙河镇:沙河是烟台市人口最多的镇,也是胶东镇区最大的镇之一。沙河也一直都是周边县市村镇的物资集散地,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让沙河的小中心地位得到加强。由于莱州市城乡交通的统筹,沙河如今没有了直达烟台的客车,在过去即使平度北部乡镇居民来烟台,也是要到沙河坐客车的。因为没有铁路和渔港,沙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比前面几个要略逊色一些,但在整个烟台地区知名度还是最高的乡镇之一。
荣成市:因为老荣成县城在如今的成山卫镇,48年才迁址到崖头镇,直到60~70年代的地图上,成山卫那里还标注“荣成”或“旧荣成“。因此崖头就成了荣成县城的代称,改市后这种习惯也延续了多年。当年在烟台、威海如果说去荣成,坐长途车都要说清楚是去荣成县城还是老荣成或荣成成山的。
乳山市:乳山建县在1945年,是由原牟平、海阳析出的牟海县改编而来的。58~61年还曾一度撤县,历史较短。乳山县城在夏村镇,但县名的发源地大乳山却不在夏村镇,因此夏村就成了乳山县城的代称。
海阳市:海阳县得名于黄海,地理上山南水北为阳,因此清世宗命名其为海阳县,县城原在凤城,后来迁到东村镇。如今市区扩大,凤城再次被包括进市区,市府也迁回了这里。原境内有明代驻军的海阳所,乳山建县时划归了乳山境内,因此地名上海阳也出现了歧义。由于海阳县城的驻地长期是东村镇,东村也就多年成为海阳县城的代称。海阳曾有著名的四大村:夏村、徽村、东村、行村,夏村和东村都成为了县城驻地,行村也是乡镇的驻地,在胶东小有名气,只有徽村有些落寂,仅仅是一个稍大些的普通村庄。
龙口市:龙口曾单独设市,与黄县合并后一直称黄县多年,龙口镇与石岛一样只是一个城市化水平稍高的小城镇。但80年代黄县撤县改市后,沿用了龙口市的名称,这就或多或少造成了龙口地名上的混乱。网上曾有“进了龙口市,路标反而离龙口越来越远”的说法。乘汽车购票时都要先交代清楚究竟是到黄城(黄县)龙口还是到海港龙口,免得搞错。一直到现在,龙口市用东城区、西城区加以区别,才逐渐消除了混乱。
还有几个特例
登州镇:登州是古代山东的府级名称,驻蓬莱县,民国后才取消。现在因为蓬莱阁的因素,蓬莱的名称度无疑远高于登州。但说起登州胶东本地人一般都知道是指的蓬莱。不过乘车时使用频率不是很高。
石岛镇:石岛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也曾单独切块设市,到90年代末,其城市化的水平和文化底蕴还是要高于县城的。现在是副县级的管理区,管辖着6个街道。但至少在青烟威,提到石岛,不用说荣成都知道是哪里,几乎是独立的存在,影响力略逊于县级市,但知名度不逊于胶东各县城。潍坊、青岛没有调研过,烟台、威海每天都有多趟直达石岛的客车。
桃村镇:桃村曾是短期设立的牙前县县城驻地,因为铁路的经过,桃村一直都是周边县市区村镇的物资集散地。桃村属于栖霞,是烟台市范围内面积最大的镇,经济实力在胶东不算突出,但其知名度不逊于胶东各县城,在青烟威,提到桃村都知道是哪里。青荣通车前,桃村到烟台、威海、青岛都有直达客车,如今只是与烟台稍多一些,威海似乎只有一班了。
沙河镇:沙河是烟台市人口最多的镇,也是胶东镇区最大的镇之一。沙河也一直都是周边县市村镇的物资集散地,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让沙河的小中心地位得到加强。由于莱州市城乡交通的统筹,沙河如今没有了直达烟台的客车,在过去即使平度北部乡镇居民来烟台,也是要到沙河坐客车的。因为没有铁路和渔港,沙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比前面几个要略逊色一些,但在整个烟台地区知名度还是最高的乡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