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得快。不过是半袋烟的功夫,已经翻翻卷卷地推过了天顶,把近晚时分灿烂的天光都吞噬了进去。林上几乎是瞬间黯淡下来的,白茫茫的尽是雾气。
森冷的风在动荡的林间打着转,戴礼庭手里的这一袋烟就总也点不起来,他恼火地用力在地上敲打白铜烟锅。当手中的火媒再次被吹灭,他忽然惦念起那个躲在斗篷里的家伙来。“要是兰子咏在就好了。”戴礼庭认命地放下了烟枪,把双手都放在了弓弩上。
他抬头望眼悬崖的石塔,清了清嗓子,对三个兵说:“都快点儿吧,收了这两笼也该回去了。”
士兵们都忙,或者是趴在一边盯着林间,或者是一把一把地收着麻索。收着索的那个膀大腰圆的兵听戴礼庭这么说,倒把手里的麻索给放下了。“庭哥,”他嬉皮笑脸地说,“要不说你是操的一把妇人心呢!今天谁守在塔上?那是宗将军啊!说好听点儿,就是你自个儿在塔上,也不见得能比那小子仔细些。”大家都笑,海虎的嘴里几时吐出过好话来。
“那要是说难听点儿呢?”戴礼庭不动声色地问,脚在土里拨拉着,一伸手,掏出一块又软又稀的泥土来。话是这样说,他也知道海虎说得对,有宗继武在塔上,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海虎见机极快,见到戴礼庭波澜不惊的样子,知道没有什么好事,慌忙腾出一只手来挥舞,嘴皮子动得飞快:“庭哥你这就没涵养了好歹你也是副尉的阶级咱们烽燧的长官怎么连句真话都听不得咱们打个赌要是这三笼起来塔上鸣笛我今天晚上忌口就当我啥都没逮着……”
戴礼庭挥挥手,泥巴准确地穿过海虎胡乱挥舞的手臂砸在他的脸上,一边笑:“你今天逮着什么了?倒是有脸说!”
海虎用肩膀蹭了蹭沾满黏液的腮帮子,一脸晦气地说:“庭哥你手恁黑!今天运气是不好,不过逮了七个八个还是有的。”
这一下其他两个兵也直起腰来。海虎身边那个一脸嫩相的小兵学戴礼庭的样子,伸手就想刮海虎的后脑勺,被海虎鸡蛋大的眼珠子一瞪:“反了你啦小谷!”谷生荣忙把手缩了回去,嘴里可不服软:“要不要脸啊你!还七个八个呢……”他用脚踢了踢中间的箩筐,“要不是我和沙万青,今天大家就当是出来喝海风吧!”方才在他身边看水色的沙万青高高举着胳膊,对着海虎伸出三只手指:“三个!就三个!一个太小还叫我扔回海里去了。”
海虎的脸皮纵然是厚的,这时候也有些挂不住,耳根都微微有些红,低下头去收那麻索,嘴里嘟嘟囔囔:“至于么,也就是差了五六个,说得这样难听。”大约是心下着恼,他手中用力大了,麻索在“啪”地敲出一声来。
沙万青慌忙跳到他身边,一把按住他的手,急道:“轻点轻点,收得这么猛,彩禾雀没吓跑才奇怪!你这样能抓到三两个也是走了狗屎运。”
中间的箩筐里都是蹦蹦跳跳的彩禾雀,冰原林的彩雀是出名的美味,要是在卢氏王朝都城的馆子里,那就是只有豪富人家才舍得尝的山珍。可是冰原林都是盐碱地,只有杨松林才能生长。其余寸草不生,不过每年秋天,这东西倒是能养出好食材,这就是彩禾雀。原来杨松林的松子虽然不上口,却是富油。吃了一个秋天的松子的禾雀都长得极肥,剖开来肉纹斑斓,全是一丝一丝的脂肪,所以叫“彩”。若是烹饪得法,入口即化,美味之极。几个大男人每天只是守着一座石塔实在是架不住无聊。所以戴礼庭一点头,几个兵就搓了麻绳,带了笼子,隔三差五就来找野味。
戴礼庭不可能不点头。
驻守在烽燧的五个兵都是卢氏王朝京城步军营的编制。卢氏六军,烽燧驻军是等而下之的一路,给养装备都很寒酸。想到这个步军营的称号,戴礼庭都觉得好笑:烽燧离卢氏京城三百里有余,只是空空一座烽燧,就是旁边的草头村也不过是五六十人的小村子,不知道自己算是哪一城的士兵?无非是这鸟地方实在偏远,犯不着把城中精锐派来,只能要兵渣子来填空。京城两个月才派辎兵来送一次粮饷,若是天气不好,两个月的这一次也拖拖拉拉没个准数。士兵们只好自己在荒地上养鸡种菜,花在地里的工夫远比舞刀弄枪要多。顺便打打野味,要不然,嘴里都要淡得长出毛来
四个人抬着箩筐往营房走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沉闷的风声忽然凌厉了起来,吹得人心里发慌。 戴礼庭看看黑漆漆的云彩,皱了皱眉说:“变天了,夜里怕是要下雨。” 谷生荣也回头看,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浪头怎么看着吓人!” “你看什么都是吓人的。”海虎说:“下雨便下雨,反正回来了。咱们关起门来喝酒吃肉,风雨大了才更叫快活哪!” 说是营房,其实只是悬崖下的三间茅草房,也不知道是哪一年修的,屋顶厚厚地长了一层蒿草,看起来很破败的样子。好在房子贴着崖壁,墙壁也还坚实,挡风遮雨还是绰绰有余的。离营房还有三十来步远,海虎就得意洋洋地喊了起来:“老多头,烂疙瘩,看看哥哥给你带了什么回来啦?” 像是被他的喊声震动了,天空中的水滴落了下来,“嗒”的一声打在他的脸上。“哟!”他抬头看看,又是几滴水珠落了下来,越来越密,“这就开始下啦!” 雨声急骤,几个人才冲进屋子,身后的雨水已经密得好像珠帘一般。 “好大雨!”戴礼庭感叹了一声,伸着脖子往烽燧上望。其实他也知道高高的崖壁遮断了视线,从这里是看不见烽燧的。 “副尉不用担心,”依旧裹着一身黑袍的兰子咏从昏暗的屋角走过来,一条一条地给城守们递干手巾,“多军校看见天气不好,一早就上去了。” “哈!”海虎笑了一声,“我就说庭哥就是瞎担心。一个宗继武加上一个多洛溪,除非是今天夜里下刀子,要不然怎么可能出事儿。” 戴礼庭接过兰子咏递来的手巾擦了把脸:“那倒是,他们两个倒是比你十个八个加起来……”他顿了顿,改口,“比咱们十个八个加起来都让人放心。” 屋里“轰”地炸起一片笑声,人人都明白戴礼庭这是意有所指了。 烽燧的七名士兵里面,多洛溪年纪最大,宗继武资历最浅。 按照多洛溪自己的说法,他在这里已经呆了十八年。本来驻守灯塔的士兵应该两年一换,可他阴差阳错几次没换下去,日子久了索性就把这里当了家,不舍得离去。当然,这是他自己的说法。要按海虎的理解,多洛溪的脑袋怕是有问题。 派兵驻守冰林原,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怪异的事情。卢氏王朝重商重利,商队繁多,因此年盗匪猖獗,许多地方都有各地军队守卫。偏偏是冰原林这一带,本来商路不同,地方又贫瘠,海盗也不肯来。自从士兵驻扎到这里来就没有听说过对抗盗匪的故事,所以士兵的第一要务,从来都是解决口腹之欲,然后就是赌博烂扯打发无聊的时光。 可是多洛溪不同,既不去浇菜,也不去赌钱,每日里就是坐在门口削箭头做机关。 “上烽燧有两条路,转折遮掩二十七处。如果有人来攻打的话,我们七个人是没法守住的。”这是让多洛溪苦恼的理论。如果是戴礼庭的话,这个问题不成其为问题,“哪里有人来打这鸟地方啊!”不过多洛溪却致力于解决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办法也很简单:机关陷阱。 在烽燧呆了十八年,他花了足足十六年的时间来布设机关陷阱,布下的陷阱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好在多洛溪只是用些竹木兽筋,那些机关过不了两个月就自行腐坏了。要不然眼下城守们根本就上不了烽燧——哪一处可以走人的地方没有多洛溪设过的陷阱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使多洛溪有了展现他价值的机会。满燕子博的机关,他一处处修补更换,这边还没修复那边就又坏了。要是没有人强迫他离开的话,多洛溪会永远这样干下去吧。 多洛溪在烽燧上做了十八年,做到了标长。按理麾下应该有五十兵,可实际上算上戴礼庭自己也只有七个人,哪里还需要标长了?只是领了标长的饷钱而已。也只有兰子咏才会恭恭敬敬管多洛溪叫军校,别人谁把多洛溪当回事情? 对于士兵们来说,多洛溪首先是他们生活的乐趣。闲得无聊的时候总是可以拿坐在门口削箭头的多洛溪开玩笑:“老多头,做什么呢?” 多洛溪一定老老实实地回答:“做机关呢!” 士兵们于是再问:“为什么做机关呢?” 多洛溪就回答:“上燕子博有两条路,转折遮掩二十七处。如果有人来攻打的话,我们七个人是没法守住的。做了机关陷阱,人就上不来了。” 到了这个时候,士兵们一定哄然大笑,鹦鹉学舌地说:“可不,人就上不来了。” 多洛溪也不生气,点头说:“是啊,人就上不来了。”一边继续削他的箭头。 不过多洛溪的陷阱并非毫无用处,那些竹箭陷坑虽然对付不了着甲的兵士,却往往可以抓获些无辜的走兽,士兵们也就因此可以多开几趟荤。大概是因为这个,从来也没有人催着多洛溪去浇菜喂鸡。 戴礼庭刚到的时候颇为多洛溪不平。可多洛溪是真不生气,虽然他也明白同伴们是在取笑他。渐渐地,戴礼庭也会问:“老多头,做什么呢?”跟着大家一起笑。再后来,戴礼庭就会坐在一边看着多洛溪发呆。有时候他很羡慕多洛溪,永远有那么件事情在手里做是多么的好! 如果说多洛溪只是让大家觉得有趣,宗继武就让人头皮发麻。 所有人都认为,宗继武不应该到烽燧上来。 和城守们比起来,宗继武算得上出身豪门。宗继武的父亲在京城里虽然不能说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也算得上个不大不小的富豪。以前的高干子弟,要么如朝为官,要么追寻大道,可是宗继武居然做了士兵,还居然来到了烽燧当驻军。以士兵们的智慧和恶意加在一起猜测,也只能认为宗家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京城的大人物。
(看看有人看没,有人在更)
森冷的风在动荡的林间打着转,戴礼庭手里的这一袋烟就总也点不起来,他恼火地用力在地上敲打白铜烟锅。当手中的火媒再次被吹灭,他忽然惦念起那个躲在斗篷里的家伙来。“要是兰子咏在就好了。”戴礼庭认命地放下了烟枪,把双手都放在了弓弩上。
他抬头望眼悬崖的石塔,清了清嗓子,对三个兵说:“都快点儿吧,收了这两笼也该回去了。”
士兵们都忙,或者是趴在一边盯着林间,或者是一把一把地收着麻索。收着索的那个膀大腰圆的兵听戴礼庭这么说,倒把手里的麻索给放下了。“庭哥,”他嬉皮笑脸地说,“要不说你是操的一把妇人心呢!今天谁守在塔上?那是宗将军啊!说好听点儿,就是你自个儿在塔上,也不见得能比那小子仔细些。”大家都笑,海虎的嘴里几时吐出过好话来。
“那要是说难听点儿呢?”戴礼庭不动声色地问,脚在土里拨拉着,一伸手,掏出一块又软又稀的泥土来。话是这样说,他也知道海虎说得对,有宗继武在塔上,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海虎见机极快,见到戴礼庭波澜不惊的样子,知道没有什么好事,慌忙腾出一只手来挥舞,嘴皮子动得飞快:“庭哥你这就没涵养了好歹你也是副尉的阶级咱们烽燧的长官怎么连句真话都听不得咱们打个赌要是这三笼起来塔上鸣笛我今天晚上忌口就当我啥都没逮着……”
戴礼庭挥挥手,泥巴准确地穿过海虎胡乱挥舞的手臂砸在他的脸上,一边笑:“你今天逮着什么了?倒是有脸说!”
海虎用肩膀蹭了蹭沾满黏液的腮帮子,一脸晦气地说:“庭哥你手恁黑!今天运气是不好,不过逮了七个八个还是有的。”
这一下其他两个兵也直起腰来。海虎身边那个一脸嫩相的小兵学戴礼庭的样子,伸手就想刮海虎的后脑勺,被海虎鸡蛋大的眼珠子一瞪:“反了你啦小谷!”谷生荣忙把手缩了回去,嘴里可不服软:“要不要脸啊你!还七个八个呢……”他用脚踢了踢中间的箩筐,“要不是我和沙万青,今天大家就当是出来喝海风吧!”方才在他身边看水色的沙万青高高举着胳膊,对着海虎伸出三只手指:“三个!就三个!一个太小还叫我扔回海里去了。”
海虎的脸皮纵然是厚的,这时候也有些挂不住,耳根都微微有些红,低下头去收那麻索,嘴里嘟嘟囔囔:“至于么,也就是差了五六个,说得这样难听。”大约是心下着恼,他手中用力大了,麻索在“啪”地敲出一声来。
沙万青慌忙跳到他身边,一把按住他的手,急道:“轻点轻点,收得这么猛,彩禾雀没吓跑才奇怪!你这样能抓到三两个也是走了狗屎运。”
中间的箩筐里都是蹦蹦跳跳的彩禾雀,冰原林的彩雀是出名的美味,要是在卢氏王朝都城的馆子里,那就是只有豪富人家才舍得尝的山珍。可是冰原林都是盐碱地,只有杨松林才能生长。其余寸草不生,不过每年秋天,这东西倒是能养出好食材,这就是彩禾雀。原来杨松林的松子虽然不上口,却是富油。吃了一个秋天的松子的禾雀都长得极肥,剖开来肉纹斑斓,全是一丝一丝的脂肪,所以叫“彩”。若是烹饪得法,入口即化,美味之极。几个大男人每天只是守着一座石塔实在是架不住无聊。所以戴礼庭一点头,几个兵就搓了麻绳,带了笼子,隔三差五就来找野味。
戴礼庭不可能不点头。
驻守在烽燧的五个兵都是卢氏王朝京城步军营的编制。卢氏六军,烽燧驻军是等而下之的一路,给养装备都很寒酸。想到这个步军营的称号,戴礼庭都觉得好笑:烽燧离卢氏京城三百里有余,只是空空一座烽燧,就是旁边的草头村也不过是五六十人的小村子,不知道自己算是哪一城的士兵?无非是这鸟地方实在偏远,犯不着把城中精锐派来,只能要兵渣子来填空。京城两个月才派辎兵来送一次粮饷,若是天气不好,两个月的这一次也拖拖拉拉没个准数。士兵们只好自己在荒地上养鸡种菜,花在地里的工夫远比舞刀弄枪要多。顺便打打野味,要不然,嘴里都要淡得长出毛来
四个人抬着箩筐往营房走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沉闷的风声忽然凌厉了起来,吹得人心里发慌。 戴礼庭看看黑漆漆的云彩,皱了皱眉说:“变天了,夜里怕是要下雨。” 谷生荣也回头看,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浪头怎么看着吓人!” “你看什么都是吓人的。”海虎说:“下雨便下雨,反正回来了。咱们关起门来喝酒吃肉,风雨大了才更叫快活哪!” 说是营房,其实只是悬崖下的三间茅草房,也不知道是哪一年修的,屋顶厚厚地长了一层蒿草,看起来很破败的样子。好在房子贴着崖壁,墙壁也还坚实,挡风遮雨还是绰绰有余的。离营房还有三十来步远,海虎就得意洋洋地喊了起来:“老多头,烂疙瘩,看看哥哥给你带了什么回来啦?” 像是被他的喊声震动了,天空中的水滴落了下来,“嗒”的一声打在他的脸上。“哟!”他抬头看看,又是几滴水珠落了下来,越来越密,“这就开始下啦!” 雨声急骤,几个人才冲进屋子,身后的雨水已经密得好像珠帘一般。 “好大雨!”戴礼庭感叹了一声,伸着脖子往烽燧上望。其实他也知道高高的崖壁遮断了视线,从这里是看不见烽燧的。 “副尉不用担心,”依旧裹着一身黑袍的兰子咏从昏暗的屋角走过来,一条一条地给城守们递干手巾,“多军校看见天气不好,一早就上去了。” “哈!”海虎笑了一声,“我就说庭哥就是瞎担心。一个宗继武加上一个多洛溪,除非是今天夜里下刀子,要不然怎么可能出事儿。” 戴礼庭接过兰子咏递来的手巾擦了把脸:“那倒是,他们两个倒是比你十个八个加起来……”他顿了顿,改口,“比咱们十个八个加起来都让人放心。” 屋里“轰”地炸起一片笑声,人人都明白戴礼庭这是意有所指了。 烽燧的七名士兵里面,多洛溪年纪最大,宗继武资历最浅。 按照多洛溪自己的说法,他在这里已经呆了十八年。本来驻守灯塔的士兵应该两年一换,可他阴差阳错几次没换下去,日子久了索性就把这里当了家,不舍得离去。当然,这是他自己的说法。要按海虎的理解,多洛溪的脑袋怕是有问题。 派兵驻守冰林原,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怪异的事情。卢氏王朝重商重利,商队繁多,因此年盗匪猖獗,许多地方都有各地军队守卫。偏偏是冰原林这一带,本来商路不同,地方又贫瘠,海盗也不肯来。自从士兵驻扎到这里来就没有听说过对抗盗匪的故事,所以士兵的第一要务,从来都是解决口腹之欲,然后就是赌博烂扯打发无聊的时光。 可是多洛溪不同,既不去浇菜,也不去赌钱,每日里就是坐在门口削箭头做机关。 “上烽燧有两条路,转折遮掩二十七处。如果有人来攻打的话,我们七个人是没法守住的。”这是让多洛溪苦恼的理论。如果是戴礼庭的话,这个问题不成其为问题,“哪里有人来打这鸟地方啊!”不过多洛溪却致力于解决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办法也很简单:机关陷阱。 在烽燧呆了十八年,他花了足足十六年的时间来布设机关陷阱,布下的陷阱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好在多洛溪只是用些竹木兽筋,那些机关过不了两个月就自行腐坏了。要不然眼下城守们根本就上不了烽燧——哪一处可以走人的地方没有多洛溪设过的陷阱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使多洛溪有了展现他价值的机会。满燕子博的机关,他一处处修补更换,这边还没修复那边就又坏了。要是没有人强迫他离开的话,多洛溪会永远这样干下去吧。 多洛溪在烽燧上做了十八年,做到了标长。按理麾下应该有五十兵,可实际上算上戴礼庭自己也只有七个人,哪里还需要标长了?只是领了标长的饷钱而已。也只有兰子咏才会恭恭敬敬管多洛溪叫军校,别人谁把多洛溪当回事情? 对于士兵们来说,多洛溪首先是他们生活的乐趣。闲得无聊的时候总是可以拿坐在门口削箭头的多洛溪开玩笑:“老多头,做什么呢?” 多洛溪一定老老实实地回答:“做机关呢!” 士兵们于是再问:“为什么做机关呢?” 多洛溪就回答:“上燕子博有两条路,转折遮掩二十七处。如果有人来攻打的话,我们七个人是没法守住的。做了机关陷阱,人就上不来了。” 到了这个时候,士兵们一定哄然大笑,鹦鹉学舌地说:“可不,人就上不来了。” 多洛溪也不生气,点头说:“是啊,人就上不来了。”一边继续削他的箭头。 不过多洛溪的陷阱并非毫无用处,那些竹箭陷坑虽然对付不了着甲的兵士,却往往可以抓获些无辜的走兽,士兵们也就因此可以多开几趟荤。大概是因为这个,从来也没有人催着多洛溪去浇菜喂鸡。 戴礼庭刚到的时候颇为多洛溪不平。可多洛溪是真不生气,虽然他也明白同伴们是在取笑他。渐渐地,戴礼庭也会问:“老多头,做什么呢?”跟着大家一起笑。再后来,戴礼庭就会坐在一边看着多洛溪发呆。有时候他很羡慕多洛溪,永远有那么件事情在手里做是多么的好! 如果说多洛溪只是让大家觉得有趣,宗继武就让人头皮发麻。 所有人都认为,宗继武不应该到烽燧上来。 和城守们比起来,宗继武算得上出身豪门。宗继武的父亲在京城里虽然不能说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也算得上个不大不小的富豪。以前的高干子弟,要么如朝为官,要么追寻大道,可是宗继武居然做了士兵,还居然来到了烽燧当驻军。以士兵们的智慧和恶意加在一起猜测,也只能认为宗家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京城的大人物。
(看看有人看没,有人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