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辩证思维传统,而《周易》应该是其最初源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辩证思维传统,而《周易》应该是其最初源头。
《易经》试图用两个具有对立性质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来概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这是以理性思维方式掌握世界的开始,其中就包含着许多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易传》则把潜藏于《易经》中朴素的辩证思维因素揭示出来,孕育成了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雏形。源自《周易》的许多成语都蕴涵着这种辩证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例如,“否极泰来”、“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居安思危”等成语。
把“否”和“泰”、“盈”和“食”、“平”和“陂”、“往”和“复”、“安”和“危”等互相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指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这就是从自然变迁和人类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哲理智慧。
《周易》中蕴涵着这种辩证思维方式的成语还有不少,如“革故鼎新”、“周而复始”、“数往知来”等,或从事物发展的趋势、或从事物发展变化的形态、或从事物数量变化的状态来说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方式。
文章为分享作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3-11 09: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