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上帝保佑女王》)或《天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上帝保佑国王》)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歌及英联邦的皇室颂歌。
《天佑吾王》是一首爱国歌曲,产生于18世纪40年代,不确定作者是谁。传统上他被用作联合王国、加拿大以及其他英联邦成员的国歌,同时也是英国皇室的颂歌。当在位的英国君主的性别为男性时,此歌唱作《天佑吾王》;1837年至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和1952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改称《天佑女王》。
这首歌没有官方承认的版本,实际上从来没有一条圣旨或法律宣布其为官方版国歌。一般而言,只会演唱第一段(很少的时候有两段)。
有人建议用另一首著名的爱国歌曲兼英格兰国歌《耶路撒冷》代替《天佑吾王》作为联合王国国歌,但引起争论。
当英国处在殖民帝国的高峰期时,《天佑女王》不仅是英国本土的国歌,也是它所有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国歌。如1788年到1974年,澳大利亚一直用《天佑女王》作为国歌,在英国女王或联邦总督出现的场合,要演奏《天佑女王》。美国曾采用《天佑女王》的曲调填词,作为本国国歌或第二国歌。列支敦士登的国歌,至今还唱着《天佑女王》的曲调。现在,世界上至少还有十几个国家的国歌采用的是《天佑女王》的曲调。
《天佑吾王》是一首爱国歌曲,产生于18世纪40年代,不确定作者是谁。传统上他被用作联合王国、加拿大以及其他英联邦成员的国歌,同时也是英国皇室的颂歌。当在位的英国君主的性别为男性时,此歌唱作《天佑吾王》;1837年至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和1952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改称《天佑女王》。
这首歌没有官方承认的版本,实际上从来没有一条圣旨或法律宣布其为官方版国歌。一般而言,只会演唱第一段(很少的时候有两段)。
有人建议用另一首著名的爱国歌曲兼英格兰国歌《耶路撒冷》代替《天佑吾王》作为联合王国国歌,但引起争论。
当英国处在殖民帝国的高峰期时,《天佑女王》不仅是英国本土的国歌,也是它所有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国歌。如1788年到1974年,澳大利亚一直用《天佑女王》作为国歌,在英国女王或联邦总督出现的场合,要演奏《天佑女王》。美国曾采用《天佑女王》的曲调填词,作为本国国歌或第二国歌。列支敦士登的国歌,至今还唱着《天佑女王》的曲调。现在,世界上至少还有十几个国家的国歌采用的是《天佑女王》的曲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