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盔甲,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札甲为主,为何中国长时期没有大量装备锁子甲和发展出穹体结构的甲胄,比如欧洲板甲和日本具足,这一直困扰着我,毕竟以现代制作的板甲来看,穹体结构确实很牢固,为何中国古代却不造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得出了自己对于中国古代甲胄发展思路的一些见解。
首先来说说锁子甲,中国古代缺乏这个东西,很长时间来,被某些人解释为中国拉丝技术落后,但是我们从兵马俑的马上可以看出中国很早就可以造出金属细丝,而锁子甲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生产力落后的蛮族都有装备,所以技术上,我并不认为是古代中国人不行,而是锁子甲这种东西,在中国战场,防御力和性价比显得很低下。为什么呢,理由如下,首先来看看古代锁子甲材料是什么,古代可没有现代网上这么多便宜实惠还厚实韧性也强的钢丝环给你造甲,古代也很难造出钢丝来,所以古代锁子甲大部分都是铁丝铆接环,中国早在汉代就点出了百炼精钢环首刀武器,而且中国很早就把各种强弓硬弩投入实战,反观欧洲,罗马灭亡后欧洲很长时间处于黑暗时代,中世纪早期的欧洲人造的刀剑刀剑是钝的,以砍击为主,而且材料也多是铁,这样锁子甲轻便和柔软的效果在面对中世纪早期劣质武器时候显得很有效,这就是为何西方曾经大量装备锁子甲,而到了中国,我们很早就点出钢制武器,强弓硬弩配上钢制箭头,钢制矛头,锁子甲在中国战场防御力就很不够看,而且锁子甲制作很繁琐,拉丝,制环,一个个铆,然而战场上防御力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