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权者恣意弄权的弊端
除了管理方面的弊端,贾府还存在当权者恣意弄权的弊端。此处以秦可卿葬礼中穿插描写的为基础试举两例。
其一,贾珍的恣意妄为。
在如何操办秦可卿的葬礼这件事上,贾珍说:“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由此可知秦可卿的葬礼可谓是宁国府倾囊而出了,而贾珍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张胆,有人说是其愧疚之余的疯狂之举,其实主要原因还应是其父贾敬的听之任之,置之不理,甲戌脂批曰“贾珍尚奢,岂有不请父命之理?因敬[老修炼]要紧,不问家事,故得恣意放为”,正是点睛之论。在特邀了王熙凤帮忙打理丧葬事宜的时候,贾珍还说:“妹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这句“好看为上”与前文“尽我所有”,遥遥相对,重申了贾珍穷奢极欲、硬撑门面的思想。
事实上,贾珍不仅仅是口头上这样说,行动上也毫不犹豫,首先他表现出对普通杉木板材的极度不满,经薛蟠推荐毫不犹豫的用了亲王才可用的樯木,“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虽然贾政劝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但贾珍哪里听得进去,他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让众人“奇异称赏”。后又花重金为贾蓉捐官,也只是为了幡经榜上好看,执事也可多一些。这些浮名虚利,其实都是用银子买来的。
再说秦可卿停灵期间的奢靡花费,首先停灵时间就为七七四十九日,入寺安灵道场又是三日;再者,这四十九日中,所设祭坛就有会芳园与天香楼两处,所请超度亡魂的僧道两处共计309人,还不算贾府家庙铁槛寺和水月庵的僧人和尼姑们,这三百多人,在四十多天的时间里,按七做事、解冤打醮,昼夜不息,花费可想而知。还有这些天中,来往祭吊之人、亲友并家下人丁更是把宁国府一条街占尽,真是“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宦去官来”。及至出殡之时,法鼓金铙,幢幡宝盖,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各家路祭,热闹非常,更是另一种繁华景象,作者用“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毫不为过;到入寺中,铁槛寺接灵众僧更是重设香坛,另演佛事,极尽豪奢。一应亲友或留或走,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凡此种种,这么多人这么长时间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也说明在这样的排场下,宁国府中哪一天的银子不是海一样的淌出去,想想也足以令人瞠目。
这样的丧事,无论是场面,还是费用,都可以说震天撼地,对于贾府这样的没落贵族,其实就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