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需求的人,音乐带来的不同的感受!音乐的出现本身就是辛苦劳作中来的,最早的是信息交流~比如说拉纤的纤夫伐木的工人,用口号保持步伐、动作一致,避免危险!古代打仗用敲击频率来传递信息!这是最早期的音乐雏形……所以说现代社会的需求发展也改变了人类对音乐需求的不同目的,失恋的人听失恋者的歌,逆境之中的人听振奋的歌……等等等等!不说欧美的音乐有多发达,但是我国国民大部分老百姓对音乐的理解还是过于低端! 并不是贬义!而是事实!我希望中国人每个月都能听一场音乐会,哪怕是中国自己的民乐……我很后悔学习了音乐,因为懂得太多没有了乐趣!假如我不懂音乐,我会听荷塘月色高兴不得了!假如我不懂音乐,我会听到小苹果翩翩起舞!您知道么,在德国洒水车放的都是交响乐,而中国的洒水车还放单音的不知道什么乐器出来的 (十五的月亮)不是说不好听!但是洒水车是早晨撒水,也要知道早晨也是我们祖国花朵们上学的时间,敢问朋友您是希望您的孩子是在这种音乐背景下去上学,还是想让孩子听着贝多芬的音乐去上学!这就是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