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纸吧 关注:16贴子:587
  • 2回复贴,共1

【脑洞】最近沉迷追星打游戏好久不看时事了,今天看了一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了个新的脑洞,准备写一下
顺便感慨一下这么多年贴吧基本的东西都没怎么变= =


1楼2018-02-01 00:09回复
    在北京做完每周的例行会议,宣布散会后,西\藏却留了下来。她抖了抖手中的资料,把它们放在北京桌上,简短的说:“这是今年的雅鲁藏布江水文资料,你拿着吧。”短短一句话后她也没再停留,只对北京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北京在后面看着她的背影,嘴角着了一丝意味不明的笑,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须臾,看着等他一起回家的天津走了过来,便起身掂量了一下藏留下来的厚重材料,把它们塞进了公文包。正走来的津看见他的动作,愣了一下,似乎倒也知道那些纸张是什么内容,于是他开口问道:“你今年...还要把这个给印度吗?”他把北京散落在桌子上的最后一根水笔扔回袋子里,听着它发出“啪”的脆响,然后指了指那叠水文资料,接着说道:“虽然我不太懂,但我们与印|度已经在边境对峙了两个月了,这个资料今年还要给他们吗?”“阿...”北京看了身侧的人一眼,把他收拾好的公文包顺手拎起,然后看着他把它接过去拿到自己手里,满眼疑惑的望着自己,笑了一下:“你觉得呢?”天津拿过他的公文包,依然低头收拾着他坐上的的茶水杯,嘴里却问出自己真正的问题:“肯定不能给咯?那你不怕他们万一真因为我们不给资料发了洪水,又借题发挥找那个太平洋警察哭诉说我们欺负他们陷他们子民于水火之中?”“哈?火倒没有,水就不一定了。”北京看着低头收拾桌子的天津随口调侃道。“你放心吧,我有办法让他有苦说不出的,得让他明白,跟我斗,他还是得再活几千年”上扬的嘴角舀满了自信的弧度。“嗯,你总有办法。”天津笑着回他,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像他说的,他总有办法。不过没令北京料到的是,印度家居然果然就那么倒霉,真的在没拿到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数据的这年,发了大洪水。但果然跟他想得一样,印度毫不客气的把这次的洪水的原因归结在了他没有提供这次水文资料上。那个男人义正言辞甚至夸大其词的表达着他的不满和委屈:“都是因为王耀家今年没有提供给我们资料才会让我们无法掌控这次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洪水,我国的人民遭受这么大痛苦的原因,都是王耀家‘故意’造成的。”他把故意两个字咬的很重,甚至假意的摸了摸根本不存在的泪水接着絮絮叨叨的诉苦:“阿萨姆邦此次洪水受灾人口高达1000多万…”
    于是在下一次的例行记者会上,阿尔家的记者果然毫不意外的问到了这个问题。那个问问题的阿尔家女记者带着厚厚的黑框眼镜,几乎要把话筒举到他脸上,还不等他做完例会开篇语就急急切切的开口问道:“关于这次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洪水,是否是耀家故意不提供上游流域雅鲁藏布江的水文数据造成的呢?这样给印\度带来的灾难,王耀对此作何解释?”
    北京瞥了一眼她一脸质问却在眼角带着些许幸灾乐祸的表情,开口答道:“对此次印\度的洪水灾难,我们深表遗憾,并致以最真挚的慰问。”他弯腰贴近了话筒,继续说道:“但是我们要解释,这绝不是耀家‘故意而为’长期以来我们都克服巨大的困难与印方进行跨界的水文资料交换,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北京忽然顿了一下,带着意味不明的表情环顾了一下四周才继续说道:“由于去年遭遇洪水损毁需进行复建,以及进行升级改造等技术原因,我们自己境内的有关水文站目前暂时无法搜集有关水文数据,为此我们也非常头疼。那么至于是否会重新提供水文数据,这个将取决于上述工作进展的情况。”他迤然起身撑直身子对着台下的人颔首道:“如果各位对这个问题没有别的疑问了,我们就继续下一个吧。”那个阿尔家的女记者乘兴而来,蛮以为这个问题能难住台上的帝都,却没想到落着这样油嘴滑舌却又无可挑剔的回答,撇着嘴冷脸无话可说,只能看着这个问题被这样带过。
    新闻联播播到这段的时候,北京正看着天色将完,准备去把家里的窗帘拉好,而刚做完饭的天津端着盘子站在他身后,听着电视机里的一言一语一腔一调,差点没笑出声。“可藏姐明明给了你资料,他们现在还躺在你柜子里。”他墨黑色的眼睛瞥了北京的书房一眼,清楚地知道雅鲁藏布江的水文资料正安安静静的放在那里的某一处。嘴角琢了笑调侃:“你又这样欺骗外国朋友了。大家都明白明明就是因为中\印边境对峙数月你才不给人家资料的。”正在拉窗帘的北京闻言转过身看他一眼,也笑了,声音里却没有玩笑的味道,只是静静地道:“他以为还是百年前,我们可以随意欺辱的时候么?我早就说了,现在,没人能动我的弟弟妹妹一分一毫。”声音里藏住了多少繁华落尽的不甘,忍辱向前的艰难。一百多年我们走到而今,终于重新站回了这里,但这一次,我不会再让。
    天津端着盘子的手顿了顿,抬头却正好看到北京站在窗子一侧,一半的窗帘已经拉好,另一边还虚挂在窗子的另一侧未来得及拉上。他的脸一半逆着日光,在黑暗里显得沉默而平静,一半披着晚霞,在夕阳里显得温暖又可靠。
    他忽然想起百年之前刚刚被确立为首都的北京在天安门和他一起看着脚下满目疮痍,忽然咬紧了嘴唇。“总有一天,没有人能欺负我们的。”他黑褐色的眸子里无一丝玩笑,那样坚定而认真的看着自己,“总有一天,你相信我,那天总会来的。”一张一合一字一句,像是许诺,又像是在告诫他自己。那天正午的阳光穿过鲜艳的五星红旗照在他身上,显得他那样高贵圣洁。百年之间的影子仿佛重叠在一起,那光芒让天津有些睁不开眼睛。然而北京却在须臾间换了脸色。他关了电视走回天津身侧,接了他手里的菜盘放到桌上,用一声轻语打断了他的思绪。
    “吃饭吧。”
    “…好。”


    2楼2018-02-01 01:39
    回复
      2025-11-16 03:37: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xjb编的只是个小脑洞有涉及政\治的就当是瞎扯!


      3楼2018-02-01 0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