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吧 关注:315,215贴子:1,062,534
  • 14回复贴,共1

历代玉器的雕琢技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玉不琢,不成器。顾名思义,每件玉器都要经过精心雕琢,至少要经过切割,才能成为一件工艺精美或素面莹润的艺术品。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1-26 17:10回复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
    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
    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
    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
    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
    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现今的玉雕技法,大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方法。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
    新石器时代,由于所用的生产工具都是由石器制成,器物的做工受到限制,器物大多厚薄不均匀,往往一边厚一边薄,甚至出现开片时错位的痕迹,而且造型不规整,如圆形的器物不够圆等。
    器物的刃部不够锋利。如玉刀、玉斧、玉铲的刃部较厚钝,钻孔往往出现上部大下部小的圆锥形,侧观孔壁边缘往往留有旋转纹。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1-26 17:19
    回复
      2025-08-03 09:21: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红山文化玉器,雕琢追求神韵,体表光洁,边缘过渡自然,碾磨技术精湛,片状器物边缘较薄,似有刃,表面无玻璃光,但光泽细腻,个别器物表面有斑坑,小而深,呈密集状。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1-26 21:21
      回复
        良渚文化玉器,直线纹是由笔直的阴线构成,细曲线纹是短而细的线条错落连接而成。两种不同做工的线条在同一器物上并存,就是鉴定其真伪的根据。
        商朝由于对石制工具作了进一步的磨光和修整,使这些工具更加锋利和适用,特别是青铜工具的使用,使琢磨玉器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开出比较均匀而薄的玉片。
        玉器雕刻风格在于穿孔以及雕刻的线条,玉器雕刻的纹路多是呈直线的,流畅利落,阴纹比较多,阳纹少。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1-27 13:37
        回复
          商代晚期青玉鸟形佩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1-27 13:58
          回复
            顶贴!


            IP属地:湖南7楼2018-01-27 15:06
            回复
              西周玉器的做工,在雕刻玉器的风格方面与商代有很大的区别,例如雕刻的纹路线条多为弯曲的,但整体雕刻工艺精致,琢玉的技法以及造型不断发生了改变。重视对纹饰的布局,线条渐趋繁复,以略带弧形的线条为主,较多地使用长弧线,尤其是西周中晚期纹饰的结构与雕琢方法,阴纹纹饰开始出现互相勾连,阴刻线一面磨成坡状,有斜刀的痕迹,俗称“一面坡阴线”。“一面坡阴线”是西周玉器的典型做工。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2-28 02:49
              回复
                春秋兽面形玉饰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2-28 02:50
                回复
                  2025-08-03 09:15: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玉器发展到春秋战国,雕刻工艺更为成熟,雕刻的图案层次错落,非常的讲究,且玉沙开始被使用,技法要比商周时期更加的精湛。
                  春秋时代玉器的做工和前朝对比,有新的进步,更注重磨制。春秋纹饰在西周晚期出现互相勾连的基础上,出现了卷曲相连的纹饰,布局满而密,不留空白。
                  春秋晚期出现以隐起的密集的浮雕纹,并有平面浅阴刻宽带纹。器物开片薄均匀规整,粗线条少,细线条多,且线条有毛口(即刻花纹、线条时在线条边缘留下很多刀痕)。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02-28 02:51
                  回复
                    战国谷纹玉璧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02-28 02:51
                    回复
                      战国玉器刀工精细,器物边角垂直锋利,磨工精良,器物表面,尤其是阴线糟内光泽强烈。孔洞内壁匀称光滑,极少见到因工具不力而残留的制作痕迹。主要是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琢玉工艺突飞猛进。
                      战国玉器半浮雕、透雕盛行,对动物形象的刻划,着意于眼、牙、爪等细部特征,于细微处见奇观,极力刻划出动物的本质特征。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2-28 02:52
                      回复
                        汉代玉器物的做工特点,善于运用阴刻线,线条豪放,没有战国时代精细,器物棱角琢磨圆滑,大件器物刻工较粗,小件器物刻工较精细,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线条不甚连贯。
                        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往往不够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汉代的葬玉运用“汉八刀”做工。
                        “汉八刀”做工,不是代表整个汉代玉器的做工,而是仅指汉代“葬玉”的做工。
                        汉代的“汉八刀”是指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运用推拓磨的雕琢技法,刀法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刚劲挺拔,线条无丝毫崩裂状和刀痕之迹。代表作品是玉猪、玉蝉、玉翁仲。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2-28 02:53
                        回复
                          汉代玉蝉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8-02-28 02:53
                          回复
                            顶顶顶,坐等更新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8-03-13 18:25
                            回复
                              2025-08-03 09:09: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错。不过都能仿


                              来自iPhone客户端87楼2018-09-20 14: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