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策更新】
随着1979年COSF联盟的建立,除了法国以外几乎所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的成员国都因为美苏合作而加入了COSF联盟。自1966年法兰西共和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指挥,法国人虽然依然在北约中保有政治成员的身份,但是在1979年所建立的COSF联盟却并没有因此而邀请法国加入COSF——或者说曾经发送了邀请,但是高傲的法国人拒绝了邀请。
但是法国人很快就发现自己没有加入COSF联盟是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原本法国人以为这个新成立的COSF联盟不过又是一个美国人想要掌控欧洲空壳的组织,拉入苏联只是一个幌子。但是在COSF联盟建立之后美苏以及其它成员国努力的结果令其它没有加入COSF的国家有目共睹,他们对于全人类反抗BETA的事业有着极大的贡献。1979年~1984年的“凛冬将至”计划几乎拔掉了乌拉尔斯克巢穴,并帮助欧洲国家重新稳定了东线。甚至还一度让近乎沦陷的中东地区重新组织了反击,攻入巴格达巢穴不足100公里的位置。
这一切都让法国人始料未及。如果说这些行动和贡献是让法国人对这个组织改观以外,那么COSF联盟内承诺的各种共享协定真正被坐实就是让法国人动心的一个重要条件。法国人看到了美国人对全球各个前线国家不惜余力的给予任何资源,往日那些政治纠纷已经不再重要。尤其是土耳其这个国家,原本这个接近崩溃的国家在这几年对BETA越战越勇,获得了大量的美国人大量的援助,让国内重新稳定,甚至快速发展起来。
法国人在进行多年近乎拖沓的观察之后于1984年1月30日加入COSF联盟,并作为COSF联盟内的之理事国之一配合美国人对欧洲战线进行防御和攻击。(实际上法国人加入COSF联盟的有一部分原因是美国人和周围国家不断的施加压力)
法国人自1984年加入COSF联盟之后就接受了大量来自美国人的后勤支援,借此机会法国人解决了国内一些经济问题和国际社会上的外交问题,于1985年开始履行了在加入COSF联盟时的承诺——为欧洲战线提供主力部队。
法国人开始在1985年大规模进行征兵。原本早已不是军校巴黎综合理工学院重新划分为军校,扩大规模并由国防部直接领导,为法国和COSF在欧洲前线提供大量的精英工程师和各种先进技术兵种。大量的法国学校共同成立了“巴黎高等学校人类解放集团”,几乎所有的在“巴黎高等学校人类解放集团”的在校生都被法国国防部规划为学生军官,并开始展开大规模的国防教育和军事化训练……甚至那些在世界学术圈内有名的学者们都加入了国防训练中(其中大多数都为数学家)。而其他社会上各种各样阶层的法国人都得到了国家机器的宣传而开始加入了法国军队。
除了在欧洲本土征兵以外,法国在欧洲的殖民地也开始大规模征募当地的非洲人作为大规模扩编的外籍军团的重要兵源。大量的非洲人外籍士兵成为了外籍军团的主力,在1985~1988年间大约有三百八十万左右的非洲人响应了法国人的号召加入了法国外籍军团内扩编的数十个集团军。并且法国人在美国人的帮助下在非洲本地开始大规模建设军事设施和各种工厂,带动了当地发展的同时又解决了当地征募军团的装备问题。法国人在非洲的外籍军团和当地的殖民军在1988年之后大规模离开非洲本土加入了法国人在欧洲的战线,并在帮助COSF联盟攻克华沙巢穴的作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欧洲极度缺乏兵员的COSF联盟中法国陆军迅速成为了其中的中流砥柱。
于此同时,在大量资源的帮助下法国人的军工机器开始运转起来……大量的军事装备从流水线下来进入库存和军队之中。其中出现了许多由COSF联盟联合研制的各种最新式的信息化兵器。其中拥有大量的法国人自己的战争兵器加入了战斗,并且这些兵器不仅仅得到了法国人的好评,也获得了其他联军前线战士的好评。
法国人的武器装备由于是与其他COSF联合军是完全不同,自成一系,其在战场上的后勤表现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说有后勤上的麻烦,但是由于法国人的武器相对不错,一些其他国家的COSF联军会选择性的使用法国友军的装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法国人最新开发的单兵轻武器-AMAF阿玛夫步枪(对外星怪物自动步枪-Alien monstre automatique fusil)一种设计出来专门应对坦克级的自动步枪,阿玛夫步枪较普通突击步枪长,弹匣容量达到40发,由于大量采用新式军用塑料盒玻璃纤维枪械重量大致与法玛斯步枪持平。
由GAIT集团设计的阿玛夫步枪采用的是专门研发的9X45mm子弹。这种子弹拥有极高的终点动能,停止作用巨大,不仅可以击穿坦克级的角质层,还能对坦克级产生极高的杀伤力,往往曾经的法玛斯步枪打完几个弹匣都不能杀死的坦克级只要差不多十发子弹就能打死……阿玛夫步枪在1986年大规模量产并加入法国人的装备库,同时成为了COSF装备体系里面第一把专门研究出来击杀小型BETA的制式突击步枪(自古以来都是法国人引领轻武器设计潮流)并在之后作为模板为之后人类之盾计划出产新的单兵武器提供了很大的贡献。。
阿玛夫作为一把能让普通士兵轻松击杀坦克级的自动步枪对于普通的步枪来说自然是大受好评,那些手持着的M16,L85A1,HK&G3,AK-47等一系列步枪的联军士兵相当的羡慕法国人手中的这种步枪……即便联军内严禁士兵私自交换武器,但是很多拼杀在第一线的士兵都往往会从法国士兵哪里用美元,随身听CD,MRE乃至一些酒来交换阿玛夫步枪。
除了单兵武器阿玛夫以外,法国人设计的新式载具也令人刮目相看。地面载具比较出彩的就属法国人在1988年开始量产的AMX-56勒克莱尔坦克。这种坦克吨位小,信息化程度很高,射速强大。虽然这台坦克被很多人认为缺点多且不符合主战坦克主流而被嘲笑。但是对于击杀BETA来说那些令人诟病的缺点恰恰是优点,因为要在远处距离击杀大量的中大型种BETA,所以勒克莱尔很可能会遭遇到以己方少数面对敌方大量BETA的情况,所以射击速度和精准度反而成了最重要的指标。勒克莱尔因此牺牲了防护和可靠性,不惜成本采用了先进的热像仪、上反稳像火控、尾舱装弹机等一系列子系统来提升这两项指标。而在正面战场上,AMX-56勒克莱尔的声誉比起联军的M1A1,Leopard 2A4,挑战者II,T-80U来说更加不错。比起这些装甲更重,吨位更高,可靠性更强的家伙。在面对大量中大型BETA的情况下,AMX-56勒克莱尔是更加可怕的屠杀机器。
比如法国脱离COSF的ATSF计划之后自己研制出来的“阵风”战术机。由法国达索公司获得ATSF计划大部分技术之后独自研发的阵风战术机被美国人认为是最新锐的战术机,达到了美国人自己对ATSF研究出来的YF-22同等技术规格水平的第三代战术机。并成为全球第一台服役的第三代战术机。以ATSF计划中战术机为基础,加入了法国人自己重视近战格斗和全方位用途的阵风战术机所有的技术都是最为优秀的——其装备了大量UAS研发的大量先进信息化装备,并使用了最新式的战术机伺服电脑和同步电操控系统。虽然阵风战术机没有采用ATSF计划中的新式神经元操控系统,但是依旧是不失先进战术思想和优秀性能的三代战术机。阵风战术机于1987年加入法国军队,与法国人的幻影-2000战术机作为高低搭配加入COSF联盟的作战体系……而阵风的出现,也基本确定COSF成员国内对于ATSF计划不同的设计风格分成了数个设计流派。
当然,不仅仅只是战术机,法国人还有建造了一部堪比人类之盾计划中移动要塞的大家伙(法国人对于移动要塞的贡献非常之多,移动要塞计划之所以可以成功主要还是因为有法国人大量优秀的工程师)法国人在1985年自己独立于COSF联盟之外自己开发了一款高等战争装备,一种巨型海上载具——冉娜·达尔克号浮岛要塞。以百年战争中的法兰西民族英雄,天主教圣女命名的一种边长达到一公里的海上矩形浮岛要塞。浮岛要塞庞大无比,吨位达到百万吨级,在浮岛要塞上完全可以建设机场,火炮与导弹阵地和全套后勤与指挥设施。虽然又拥有八台核裂变反应堆作为能量核心,达到八十万匹马力的强劲动力,但是浮岛要塞的速度依旧相对较慢。冉娜·达尔克号浮岛要塞于1988年加入法国海军序列,并在同年为COSF联军在北欧paradox行动作为海上总指挥部提供后勤与火力支援。到了1990年初,冉娜·达尔克号与COSF联军舰队前往波罗的海遏制芬兰韋利斯克巢穴的BETA。并为下一次进攻最好万全的准备。
即便这些武器投入之后却是让欧洲联军取得了一定量的优势,但欧洲战线依旧鏖战艰难。大量的军队投入前线进入被称为“波兰绞肉机”的战区和BETA厮杀……数千万的BETA在为华沙巢穴保卫战做斗争,再加上美国人开始的paradox行动在北欧投入了大量兵力却失败了。欧洲前线一直相当的紧张。为此,在1998年的COSF第九届峰会上法国人为防备这一点提议开始重新修缮升级在二战时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在经过一系列的舌战和激烈讨论之后,分为两派的峰会内部最后还是以理事国一票确定了法国人重新开始修建新的马奇诺防线。
法国人在1988年开始重新修缮庞大的防线,原本390多公里的防线被延长至500多公里。五百多公里的防线中开始修建高达十米的混凝土墙壁,大量的暗堡和数量非常多的地下抛雷器。这些庞大的要塞群由高达十米的混凝土墙壁连接起来,并未那些要塞群安装了大量BETA的诱饵——信息化设备和各种各样的先进装备。大量的火炮群被部署在防线后方十公里处。每个要塞群后方都由完备的后勤补给设施,医院,动员基地,军事训练基地,机场,军工厂,军用火车铁轨。这些庞大的防线在预想中是由一系列武装列车巡逻在环绕整个防线的铁轨搜寻是否有漏过的小型BETA集群渗透后方,中型集团交由防线中的大炮,地雷和巡逻的战术机解决而大量的集团由要塞群防御。庞大的马奇诺防线在1990年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修建,即修建五百多公里庞大而狭长的十米高混凝土强化墙。预计所有工程完工需要到1996年初才可以完成——不过以前线的激烈程度和近年来人类越发越团结对抗趋势来看,马奇诺防线可能会毫无用武之地。
虽然欧洲战线由了法国人这个本土大国的加入但前线战场上依旧非常的激烈,法国人的大规模陆军加入只是为欧洲联军增加一线希望,在美国人的paradox行动失败、明斯克巢穴BETA大规模入侵的八十年代后半段时间,欧洲依旧处于危险之中。
虽然前线战况非常的激烈,但是法国人依旧在非洲留下了大量的外籍军团和殖民军——事实证明这一项措施是多么的正确。伴随着1989年新建立的一处四级巢穴HIVE-09 卡塔尔巢穴内的大量BETA突破了曼德海峡的封锁,法国人在非洲留下的数十万陆军成为了非洲唯一有能力阻碍BETA前进的力量。法国人的殖民军和外籍军团很快就在1989年9月份修筑好了防线阻碍了BETA的快速扩张,并在周围英国人的殖民军和非洲本地军队的帮助下组织了反扑,彻底稳定了战线……但是由于北非地区以色列与埃及的联合防御力量过于薄弱,无法有效组织起防御来抵抗BETA袭击,法国人需要更多的部队来进行反攻帮助在北非的两国。然而由于欧洲战线激战正酣,法国人暂时还不能在派遣军队帮助北非战区稳住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