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诞生吧 关注:35,048贴子:105,424
  • 32回复贴,共1

看完决赛后的断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老了,思维不大连贯,想到那说到那。
这档节目有人向我强烈推荐。听说是一档当红演员比拼演技,而且还有几位大咖来点评。于是来看看现在的演员和表演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本人近些年基本不看影视剧。虽说有家人看电视偶尔也瞥到几眼,但是台上演员除了三个基本没印象。这三个一个是舒畅。是因为当年想看六小龄童除了孙猴子其他还可以演点什么,于是看了《连城诀》,顺便对舒畅就有了点印象,不深,因为那剧我没有一集一集的看完。一个是刘敏涛,记得是一个聊斋剧,演的一个女鬼很有蒲松龄笔下的气息。不像王祖贤那种现代味太浓。还有一个是冯雷,是个什么剧记不得了,也没有认真看,但是他塑造的人物形象给我的印象很深。
我本来最想看的是大咖们如何解说和点评演技,看完节目后发现收获不是很多。搞清楚了一件事,就是被无数次提起爆发力。通过台上各位提到爆发力时的场景和前后文,特别是宋丹丹和朱媛媛的两次发言,明白所谓爆发力其实就是演员情绪的快速转换能力。其他的点评都有些隔靴搔痒。批评的不具体,表扬的也空泛。而且好几次令我坐立不安的是场上有些名人对台上演员用到了“伟大”一词,让人搞不清他们到底想的是些什么名堂。
我觉得这个节目的创意应该是很有价值的。如果能实实在在地评论各位演员的表演,即使是有争议,都可以给演员们一些启迪。也可以给那些想学表演的年轻人一些帮助。再不济起码也可以让吃瓜的知道从那些方面去欣赏演员的表演,以后去当个粉丝和别家撕架时也好多掌握几条钢鞭。可惜效果不大理想。


1楼2018-01-23 23:20回复
    演员演技中的表情、身段、台词好像从头到尾都没评过一次。演员之间的配合导师提到过好几次,但是也没有用场上的情景来解说。至于演技中更为重要的如何理解角色和塑造角色,完全没提。


    2楼2018-01-23 23:20
    收起回复
      2025-10-14 18:21: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过去表演讲求要艺术化地真实再现历史和现实,演员被要求要用各种方式去体验和贴近角色的生活,现在似乎已经不讲那一套了。演员的表演很大程度上像是在互相学习而不是向生活学习,表演程式化模型化的现象明显,演员塑造的人物个性不强。就连一些比较好的演员,如刘敏涛,李乃文都有这种现象。


      3楼2018-01-23 23:35
      收起回复
        以前是不看不知道,来了之后才晓得现在一年要出几百部电影,几千甚至上万集电视剧。如此这般哪里去那么多的好演员。而且好像也不需要有太好的演员。就像饮食一样,那么多大排档,生意只要还能做得走,何必要求那么高?


        4楼2018-01-24 00:22
        收起回复
          是的 太多粗制滥造了 我最近回顾了一部九年前的剧小姨多鹤 我觉得里面全员演技在线 当时二十多岁的孙俪演三个二十岁左右的孩子的妈也毫不违和 比起后来大火的甄嬛传我更喜欢她的这部作品 有一幕让我特感动 演儿子的白恩 被坏人利用犯了很多伤害亲人的错 醒悟后向母亲忏悔 一边哭着骂自己一边抽了自己几十个嘴巴 眼看着他瘦削的脸颊慢慢肿成了包子 是没有任何剪辑和化妆的 那场戏我看的很震撼 很感动 也不是要求所有演员都把脸打肿了 也吃不消 但我觉得这些年的风气和以前已经有很大变化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1-24 00:56
          收起回复
            剧本的问题,要把一个电影或者电视剧最高潮的部分浓缩到一起,还爱反转……
            对爆发力强的演员比较有力,但是演戏大部分都是不那么激烈的情节吧


            IP属地:北京6楼2018-01-24 11:34
            收起回复
              导师可能点评水平不够,或者不好意思得罪这么多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1-25 14:32
              收起回复
                我有点理解宋丹丹说的不能全是情绪,因为一旦你在舞台上崩溃大哭非常影响后面的发挥,这不是影视没有ng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1-25 14:33
                回复
                  2025-10-14 18:15: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专业评价,观众可能不是特别懂,也枯燥,可能给剪了吧。毕竟一行是一行,一行有一行的术语,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1-25 21:41
                  收起回复
                    本想看点有关表演方面的讨论,不料意外看到了一场舒心粉丝大餐。虽说有很多人不耐,可是有哲人说过“存在即是合理”,粉丝现象自然也有一定的价值。作为普罗大众,结成粉丝团,把自己喜爱偶像的名气抬升那怕一小点,也可以在平时庸庸碌碌的生活之外体会到自身额外的价值。他们这种行为虽然和宗~教信徒有些相似,但是对社会管理不会有某些潜在威胁。如果导向比较好,特别是偶像本身的公众形象比较健康,那么这样的粉丝团也可以和社会上一些业余文艺爱好团体差不多。


                    10楼2018-01-25 22: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