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78贴子:182,007

回复:周汝昌才是真正的红学家,冯其庸是欺世盗名之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汝昌与冯其庸的比较(之五)——一个收入透明,一个巨富来源不明(中)
2、冯其庸住宅中有大量佛经、敦煌文献,以及一些佛头等等,说明什么?
记者报道:冯其庸专门有房间收藏佛经;还有专门房间收藏西部和敦煌的文献的书籍,可见数量之大。——冯其庸一不信佛,二不研究佛经,三不研究敦煌,四不可能是买来的。那么他所收藏的大量佛经、敦煌文献,做什么?这些物品源于何处?
除佛经外,还有不同种类的佛头。这更是不可思议的,许多文物盗贼专割佛头来卖,怎么冯其庸家出现这些佛头?
作为一个红学家,家中出现这些与他毫无关联的——却是国家珍贵的文物,源于何处,不是很令人怀疑吗?
3、为什么要炒作“玄奘之路”?
轰动全国的有关活动有两次:一次是大力宣传“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一次是发动一批人“走玄奘走过的路”。
谁都知道:玄奘的伟大在于他的取“经”。由于他取回了完整的佛经,大大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至于他走哪条路并不重要,也没有必要去作考查。因为“玄奘之路”根本算不上中国的文化线路。
中国的文化线路有许多。最重要的是长城和大运河。除此之外,还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蜀道、长征之路等等。以丝绸之路来说,可分为陆地和海上两种路。陆上丝绸之路在中国新疆的这段恰恰与玄奘取经所经过的路线相重合。而陆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已经启动的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不仅涉及中国境内大量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项目、大量反映文化多样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它同时又是一个横贯欧亚两洲的跨界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上有大大小小的无数古代废弃的寺院(玄奘以经时,化缘的对象),是研究汉唐文化的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其实玄奘所走之路,就是丝绸之路的新疆一段,并非玄奘自己的独创.对玄奘之路的炒作,不是无知,就是有意以这种炒作对某种不法行为进行掩盖.新华网2009年10月30日在题为《冯其庸:一直被玄奘精神感动数次重走玄奘之路》中写道:
1998年,年近八旬的冯其庸登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重新发现并确认了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轰动中外学术界。近20年来,冯其庸走访新疆十余次,其中三次走上帕米尔高原,二次跨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在4年前,他穿越了有“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考察楼兰古城。在当天下午演讲中,冯其庸很有兴致地讲述了自己考察玄奘取经东归长安最后路段的经历,老人坦率地说:“我的目的也不是单纯为了重走玄奘之路,除了想验证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的记载,西域风光也吸引着我。我希望能够亲身领略唐代诗人们在诗句中所描绘的雄伟而绮丽的自然风光。”
请看这种报道,是不是有许多疑点?
——因为这条路的主要意义是因为它是丝绸之路,特别是在这条路上,古代曾有一些国家存在,遗留有一些古迹,而且这一条路上,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人民的信仰是佛教,有不少佛寺,后来这些佛寺都废弃了,但多少还遗留着一些文物,仍称得上研究丝绸之路的博物馆。而冯其庸却大肆炒作“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重走玄奘之路”,“西域风光也吸引着我”——不是很令人奇怪吗?如果不是为好掩盖什么东西,有必要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
冯其庸自1986年至2008年长达26年,对新疆及中国西部进行过十几次的考查。这些“考查”使得冯其庸成为了暴发户。
——这使人不能不怀疑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内在联系?
我们相信对于此事当时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所及红楼梦研究所的领导们是了解底细的。比如现在任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党委书记兼院长的张庆善先生,就不可能一无所知。——可以站出解开上述疑点。
愿网友们都能关心大西北文物的保护。否则这些文物都会落入私人囊中.
如果无人关心此事,中华古国的文物就会无休止地成批地流失!而且由文化部门进行一些莫名其妙的“炒作”,并吹嘘出一些虚假的“大家”!如此做法对中国学术中华文化的破坏难以估量.


21楼2018-01-10 15:19
回复
    周汝昌与冯其庸的比较(之五)——一个收入透明,一个巨富来源不明(中)
    2、冯其庸住宅中有大量佛经、敦煌文献,以及一些佛头等等,说明什么?
    记者报道:冯其庸专门有房间收藏佛经;还有专门房间收藏西部和敦煌的文献的书籍,可见数量之大。——冯其庸一不信佛,二不研究佛经,三不研究敦煌,四不可能是买来的。那么他所收藏的大量佛经、敦煌文献,做什么?这些物品源于何处?
    除佛经外,还有不同种类的佛头。这更是不可思议的,许多文物盗贼专割佛头来卖,怎么冯其庸家出现这些佛头?
    作为一个红学家,家中出现这些与他毫无关联的——却是国家珍贵的文物,源于何处,不是很令人怀疑吗?
    3、为什么要炒作“玄奘之路”?
    轰动全国的有关活动有两次:一次是大力宣传“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一次是发动一批人“走玄奘走过的路”。
    谁都知道:玄奘的伟大在于他的取“经”。由于他取回了完整的佛经,大大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至于他走哪条路并不重要,也没有必要去作考查。因为“玄奘之路”根本算不上中国的文化线路。
    中国的文化线路有许多。最重要的是长城和大运河。除此之外,还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蜀道、长征之路等等。以丝绸之路来说,可分为陆地和海上两种路。陆上丝绸之路在中国新疆的这段恰恰与玄奘取经所经过的路线相重合。而陆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已经启动的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不仅涉及中国境内大量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项目、大量反映文化多样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它同时又是一个横贯欧亚两洲的跨界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上有大大小小的无数古代废弃的寺院(玄奘以经时,化缘的对象),是研究汉唐文化的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其实玄奘所走之路,就是丝绸之路的新疆一段,并非玄奘自己的独创.对玄奘之路的炒作,不是无知,就是有意以这种炒作对某种不法行为进行掩盖.新华网2009年10月30日在题为《冯其庸:一直被玄奘精神感动数次重走玄奘之路》中写道:
    1998年,年近八旬的冯其庸登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重新发现并确认了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轰动中外学术界。近20年来,冯其庸走访新疆十余次,其中三次走上帕米尔高原,二次跨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在4年前,他穿越了有“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考察楼兰古城。在当天下午演讲中,冯其庸很有兴致地讲述了自己考察玄奘取经东归长安最后路段的经历,老人坦率地说:“我的目的也不是单纯为了重走玄奘之路,除了想验证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的记载,西域风光也吸引着我。我希望能够亲身领略唐代诗人们在诗句中所描绘的雄伟而绮丽的自然风光。”
    请看这种报道,是不是有许多疑点?
    ——因为这条路的主要意义是因为它是丝绸之路,特别是在这条路上,古代曾有一些国家存在,遗留有一些古迹,而且这一条路上,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人民的信仰是佛教,有不少佛寺,后来这些佛寺都废弃了,但多少还遗留着一些文物,仍称得上研究丝绸之路的博物馆。而冯其庸却大肆炒作“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重走玄奘之路”,“西域风光也吸引着我”——不是很令人奇怪吗?如果不是为好掩盖什么东西,有必要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
    冯其庸自1986年至2008年长达26年,对新疆及中国西部进行过十几次的考查。这些“考查”使得冯其庸成为了暴发户。
    ——这使人不能不怀疑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内在联系?
    我们相信对于此事当时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所及红楼梦研究所的领导们是了解底细的。比如现在任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党委书记兼院长的张庆善先生,就不可能一无所知。——可以站出解开上述疑点。
    愿网友们都能关心大西北文物的保护。否则这些文物都会落入私人囊中.
    如果无人关心此事,中华古国的文物就会无休止地成批地流失!而且由文化部门进行一些莫名其妙的“炒作”,并吹嘘出一些虚假的“大家”!如此做法对中国学术中华文化的破坏难以估量.


    22楼2018-01-10 15:19
    回复
      2025-08-08 03:31: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三,冯其庸的新疆和西北其他地方的考查,与他文物暴富有关联吗?
      冯其庸直到晚年——退了数年之后,才开始向人透露一些点他的暴富。
      现在的问题是他的暴富与他的考查到底有什么关系?他将多少国家珍贵文物,变成了私有?有关研究“丝绸之路”文物的机构,前几年才刚刚提出“保护”的问题。冯其庸与之相比,早动手大约二十年。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冯其庸已考查了约10次。可以想象冯其庸会得到多少有价值的文物?
      冯其庸自1986年至2008年长达26年,对新疆及中国西部进行过十几次的考查。这些“考查”使得冯其庸成为了暴发户——这已是他自己已公开的事实!这其中的大量疑点,该怎样自圆其说?
      4、中纪委要不要查清高级官员大量文物来源不明的问题?
      “科学考查”与“暴发户”——本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冯其庸却巧妙地将其统一了起来。但是至今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仍是秘密,不为人所知。
      1986年冯其庸刚刚被任命为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便去与自己工作毫不相关的新疆“考查”,此后大约每隔一年便去考查一二个月,到1998年已有七次之多了。因而冯其庸所做所为,当时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以及红楼梦研究所的领导们,不可能一无所知。现在其中有些人已飞黄腾达,比如晋身于副部长或副部级领导岗位——现任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党委书记兼院长的张庆善先生便是其中一位。这些人难道没有有责任向人民说明此事的原委吗?
      愿网友们都能关心大西北文物的保护!
      如果无人关心这类事件,中华古国的文物就会无休止地成批地流失!并由此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炒作”,吹嘘出一些虚假的“大家”!没有文物的文明古国,还能称作文明古国吗?
      一个高级官员家中出现大量不明来源的文物,将其查清——是不是也应是中纪委的职责?


      23楼2018-01-10 15:19
      回复
        周汝昌与冯其庸的比较(之五)——一个收入透明,一个巨富来源不明(中)
        2、冯其庸住宅中有大量佛经、敦煌文献,以及一些佛头等等,说明什么?
        记者报道:冯其庸专门有房间收藏佛经;还有专门房间收藏西部和敦煌的文献的书籍,可见数量之大。——冯其庸一不信佛,二不研究佛经,三不研究敦煌,四不可能是买来的。那么他所收藏的大量佛经、敦煌文献,做什么?这些物品源于何处?
        除佛经外,还有不同种类的佛头。这更是不可思议的,许多文物盗贼专割佛头来卖,怎么冯其庸家出现这些佛头?
        作为一个红学家,家中出现这些与他毫无关联的——却是国家珍贵的文物,源于何处,不是很令人怀疑吗?
        3、为什么要炒作“玄奘之路”?
        轰动全国的有关活动有两次:一次是大力宣传“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一次是发动一批人“走玄奘走过的路”。
        谁都知道:玄奘的伟大在于他的取“经”。由于他取回了完整的佛经,大大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至于他走哪条路并不重要,也没有必要去作考查。因为“玄奘之路”根本算不上中国的文化线路。
        中国的文化线路有许多。最重要的是长城和大运河。除此之外,还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蜀道、长征之路等等。以丝绸之路来说,可分为陆地和海上两种路。陆上丝绸之路在中国新疆的这段恰恰与玄奘取经所经过的路线相重合。而陆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已经启动的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不仅涉及中国境内大量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项目、大量反映文化多样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它同时又是一个横贯欧亚两洲的跨界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上有大大小小的无数古代废弃的寺院(玄奘以经时,化缘的对象),是研究汉唐文化的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其实玄奘所走之路,就是丝绸之路的新疆一段,并非玄奘自己的独创.对玄奘之路的炒作,不是无知,就是有意以这种炒作对某种不法行为进行掩盖.新华网2009年10月30日在题为《冯其庸:一直被玄奘精神感动数次重走玄奘之路》中写道:
        1998年,年近八旬的冯其庸登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重新发现并确认了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轰动中外学术界。近20年来,冯其庸走访新疆十余次,其中三次走上帕米尔高原,二次跨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在4年前,他穿越了有“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考察楼兰古城。在当天下午演讲中,冯其庸很有兴致地讲述了自己考察玄奘取经东归长安最后路段的经历,老人坦率地说:“我的目的也不是单纯为了重走玄奘之路,除了想验证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的记载,西域风光也吸引着我。我希望能够亲身领略唐代诗人们在诗句中所描绘的雄伟而绮丽的自然风光。”
        请看这种报道,是不是有许多疑点?
        ——因为这条路的主要意义是因为它是丝绸之路,特别是在这条路上,古代曾有一些国家存在,遗留有一些古迹,而且这一条路上,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人民的信仰是佛教,有不少佛寺,后来这些佛寺都废弃了,但多少还遗留着一些文物,仍称得上研究丝绸之路的博物馆。而冯其庸却大肆炒作“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重走玄奘之路”,“西域风光也吸引着我”——不是很令人奇怪吗?如果不是为好掩盖什么东西,有必要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
        冯其庸自1986年至2008年长达26年,对新疆及中国西部进行过十几次的考查。这些“考查”使得冯其庸成为了暴发户。
        ——这使人不能不怀疑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内在联系?
        我们相信对于此事当时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所及红楼梦研究所的领导们是了解底细的。比如现在任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党委书记兼院长的张庆善先生,就不可能一无所知。——可以站出解开上述疑点。
        愿网友们都能关心大西北文物的保护。否则这些文物都会落入私人囊中.
        如果无人关心此事,中华古国的文物就会无休止地成批地流失!而且由文化部门进行一些莫名其妙的“炒作”,并吹嘘出一些虚假的“大家”!如此做法对中国学术中华文化的破坏难以估量.


        24楼2018-01-10 15:19
        回复
          周汝昌与冯其庸的比较(之五)——一个收入透明,一个巨富来源不明(中)
          2、冯其庸住宅中有大量佛经、敦煌文献,以及一些佛头等等,说明什么?
          记者报道:冯其庸专门有房间收藏佛经;还有专门房间收藏西部和敦煌的文献的书籍,可见数量之大。——冯其庸一不信佛,二不研究佛经,三不研究敦煌,四不可能是买来的。那么他所收藏的大量佛经、敦煌文献,做什么?这些物品源于何处?
          除佛经外,还有不同种类的佛头。这更是不可思议的,许多文物盗贼专割佛头来卖,怎么冯其庸家出现这些佛头?
          作为一个红学家,家中出现这些与他毫无关联的——却是国家珍贵的文物,源于何处,不是很令人怀疑吗?
          3、为什么要炒作“玄奘之路”?
          轰动全国的有关活动有两次:一次是大力宣传“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一次是发动一批人“走玄奘走过的路”。
          谁都知道:玄奘的伟大在于他的取“经”。由于他取回了完整的佛经,大大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至于他走哪条路并不重要,也没有必要去作考查。因为“玄奘之路”根本算不上中国的文化线路。
          中国的文化线路有许多。最重要的是长城和大运河。除此之外,还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蜀道、长征之路等等。以丝绸之路来说,可分为陆地和海上两种路。陆上丝绸之路在中国新疆的这段恰恰与玄奘取经所经过的路线相重合。而陆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已经启动的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不仅涉及中国境内大量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项目、大量反映文化多样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它同时又是一个横贯欧亚两洲的跨界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上有大大小小的无数古代废弃的寺院(玄奘以经时,化缘的对象),是研究汉唐文化的极为丰富的博物馆。其实玄奘所走之路,就是丝绸之路的新疆一段,并非玄奘自己的独创.对玄奘之路的炒作,不是无知,就是有意以这种炒作对某种不法行为进行掩盖.新华网2009年10月30日在题为《冯其庸:一直被玄奘精神感动数次重走玄奘之路》中写道:
          1998年,年近八旬的冯其庸登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重新发现并确认了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轰动中外学术界。近20年来,冯其庸走访新疆十余次,其中三次走上帕米尔高原,二次跨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在4年前,他穿越了有“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考察楼兰古城。在当天下午演讲中,冯其庸很有兴致地讲述了自己考察玄奘取经东归长安最后路段的经历,老人坦率地说:“我的目的也不是单纯为了重走玄奘之路,除了想验证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的记载,西域风光也吸引着我。我希望能够亲身领略唐代诗人们在诗句中所描绘的雄伟而绮丽的自然风光。”
          请看这种报道,是不是有许多疑点?
          ——因为这条路的主要意义是因为它是丝绸之路,特别是在这条路上,古代曾有一些国家存在,遗留有一些古迹,而且这一条路上,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人民的信仰是佛教,有不少佛寺,后来这些佛寺都废弃了,但多少还遗留着一些文物,仍称得上研究丝绸之路的博物馆。而冯其庸却大肆炒作“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重走玄奘之路”,“西域风光也吸引着我”——不是很令人奇怪吗?如果不是为好掩盖什么东西,有必要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
          冯其庸自1986年至2008年长达26年,对新疆及中国西部进行过十几次的考查。这些“考查”使得冯其庸成为了暴发户。
          ——这使人不能不怀疑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内在联系?
          我们相信对于此事当时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所及红楼梦研究所的领导们是了解底细的。比如现在任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党委书记兼院长的张庆善先生,就不可能一无所知。——可以站出解开上述疑点。
          愿网友们都能关心大西北文物的保护。否则这些文物都会落入私人囊中.
          如果无人关心此事,中华古国的文物就会无休止地成批地流失!而且由文化部门进行一些莫名其妙的“炒作”,并吹嘘出一些虚假的“大家”!如此做法对中国学术中华文化的破坏难以估量.


          25楼2018-01-10 15:19
          回复
            第三,冯其庸的新疆和西北其他地方的考查,与他文物暴富有关联吗?
            冯其庸直到晚年——退了数年之后,才开始向人透露一些点他的暴富。
            现在的问题是他的暴富与他的考查到底有什么关系?他将多少国家珍贵文物,变成了私有?有关研究“丝绸之路”文物的机构,前几年才刚刚提出“保护”的问题。冯其庸与之相比,早动手大约二十年。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冯其庸已考查了约10次。可以想象冯其庸会得到多少有价值的文物?
            冯其庸自1986年至2008年长达26年,对新疆及中国西部进行过十几次的考查。这些“考查”使得冯其庸成为了暴发户——这已是他自己已公开的事实!这其中的大量疑点,该怎样自圆其说?
            4、中纪委要不要查清高级官员大量文物来源不明的问题?
            “科学考查”与“暴发户”——本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冯其庸却巧妙地将其统一了起来。但是至今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仍是秘密,不为人所知。
            1986年冯其庸刚刚被任命为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便去与自己工作毫不相关的新疆“考查”,此后大约每隔一年便去考查一二个月,到1998年已有七次之多了。因而冯其庸所做所为,当时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以及红楼梦研究所的领导们,不可能一无所知。现在其中有些人已飞黄腾达,比如晋身于副部长或副部级领导岗位——现任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党委书记兼院长的张庆善先生便是其中一位。这些人难道没有有责任向人民说明此事的原委吗?
            愿网友们都能关心大西北文物的保护!
            如果无人关心这类事件,中华古国的文物就会无休止地成批地流失!并由此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炒作”,吹嘘出一些虚假的“大家”!没有文物的文明古国,还能称作文明古国吗?
            一个高级官员家中出现大量不明来源的文物,将其查清——是不是也应是中纪委的职责?


            26楼2018-01-10 15:19
            回复
              第三,冯其庸的新疆和西北其他地方的考查,与他文物暴富有关联吗?
              冯其庸直到晚年——退了数年之后,才开始向人透露一些点他的暴富。
              现在的问题是他的暴富与他的考查到底有什么关系?他将多少国家珍贵文物,变成了私有?有关研究“丝绸之路”文物的机构,前几年才刚刚提出“保护”的问题。冯其庸与之相比,早动手大约二十年。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冯其庸已考查了约10次。可以想象冯其庸会得到多少有价值的文物?
              冯其庸自1986年至2008年长达26年,对新疆及中国西部进行过十几次的考查。这些“考查”使得冯其庸成为了暴发户——这已是他自己已公开的事实!这其中的大量疑点,该怎样自圆其说?
              4、中纪委要不要查清高级官员大量文物来源不明的问题?
              “科学考查”与“暴发户”——本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冯其庸却巧妙地将其统一了起来。但是至今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仍是秘密,不为人所知。
              1986年冯其庸刚刚被任命为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便去与自己工作毫不相关的新疆“考查”,此后大约每隔一年便去考查一二个月,到1998年已有七次之多了。因而冯其庸所做所为,当时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以及红楼梦研究所的领导们,不可能一无所知。现在其中有些人已飞黄腾达,比如晋身于副部长或副部级领导岗位——现任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党委书记兼院长的张庆善先生便是其中一位。这些人难道没有有责任向人民说明此事的原委吗?
              愿网友们都能关心大西北文物的保护!
              如果无人关心这类事件,中华古国的文物就会无休止地成批地流失!并由此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炒作”,吹嘘出一些虚假的“大家”!没有文物的文明古国,还能称作文明古国吗?
              一个高级官员家中出现大量不明来源的文物,将其查清——是不是也应是中纪委的职责?


              27楼2018-01-10 15:19
              回复
                第三,冯其庸的新疆和西北其他地方的考查,与他文物暴富有关联吗?
                冯其庸直到晚年——退了数年之后,才开始向人透露一些点他的暴富。
                现在的问题是他的暴富与他的考查到底有什么关系?他将多少国家珍贵文物,变成了私有?有关研究“丝绸之路”文物的机构,前几年才刚刚提出“保护”的问题。冯其庸与之相比,早动手大约二十年。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冯其庸已考查了约10次。可以想象冯其庸会得到多少有价值的文物?
                冯其庸自1986年至2008年长达26年,对新疆及中国西部进行过十几次的考查。这些“考查”使得冯其庸成为了暴发户——这已是他自己已公开的事实!这其中的大量疑点,该怎样自圆其说?
                4、中纪委要不要查清高级官员大量文物来源不明的问题?
                “科学考查”与“暴发户”——本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冯其庸却巧妙地将其统一了起来。但是至今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仍是秘密,不为人所知。
                1986年冯其庸刚刚被任命为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便去与自己工作毫不相关的新疆“考查”,此后大约每隔一年便去考查一二个月,到1998年已有七次之多了。因而冯其庸所做所为,当时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以及红楼梦研究所的领导们,不可能一无所知。现在其中有些人已飞黄腾达,比如晋身于副部长或副部级领导岗位——现任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党委书记兼院长的张庆善先生便是其中一位。这些人难道没有有责任向人民说明此事的原委吗?
                愿网友们都能关心大西北文物的保护!
                如果无人关心这类事件,中华古国的文物就会无休止地成批地流失!并由此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炒作”,吹嘘出一些虚假的“大家”!没有文物的文明古国,还能称作文明古国吗?
                一个高级官员家中出现大量不明来源的文物,将其查清——是不是也应是中纪委的职责?


                28楼2018-01-10 15:19
                收起回复
                  2025-08-08 03:25: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没有他会更好,不能说应为他占据那个位置,红学的发展就是他的功劳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18-12-07 04:31
                  回复
                    周是学者,贫是应当;冯是政客,该当领导。孔子是圣人,也穷的吃饱饭都困难;刘邦大字都不识几个,却是开国皇帝。请楼主看开一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8-12-07 12:52
                    收起回复
                      不要随便评论人


                      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8-12-15 15:02
                      回复
                        周汝昌的确够爱《红楼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8-12-15 18:07
                        回复
                          冯其庸就是一个漏网的四人帮骨干,74年靠阶级斗争理论起家,这么多年把持红学会,应该清算其罪恶行径。


                          34楼2019-01-20 14:12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19-01-20 19: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