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魔法吧 关注:21,219贴子:175,693
  • 8回复贴,共1

仪式之前:你所该知道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防抽
顺便声明下此文为转载,做为临时的扫盲帖
作者:黑格子


1楼2009-03-07 00:47回复
    关於仪式 
    仪式,是每个接触神秘学领域的人必学习的东西。不同的仪式有不同的教派、理论与目的。对於初学者来说,比较常接触的是冥想之类的仪式,除了因为一开始道具的取得问题外,也因为初学者有许多方面都需要锻鍊才能去实行一些比较正式的仪式,诸如放松、专注、视觉化、听觉化、控制、念的处理等,都是影响仪式或是一个spell之成功与否的因素,因此在仪式的上,除了不可燥进外,保持好的状况进行仪式也是需要注意的。 
    关於冥想 
    在进行冥想之前,你必须要了解一个认知:冥想并不是为了获得力量。冥想的目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禀除不必要的杂念,因为在仪式或施法上,杂念是大的障碍,除了会让念无法纯粹外,也会影响念发出的准确性,在施法上很有可能会造成失败或是没有预期的结果,而且还有必要得承受反噬与咒力反噬(若是负面性魔法则还要加上三倍反噬原则)。除了放松外,再来就是专注与控制,禀除杂念后使得自己专注於仪式上,是让念集中与纯粹的因素,而保持自己进入状况的时间长短,则是控制的练习。至於各种实际化(视觉化听觉化等等)则是中段后再开使接触的,因为一开始你无法去分别其真实性,有可能会导致自己在幻觉中而不自觉。 
      一般来说,冥想并不单指某特定的仪式,意即冥想有很多种,如果你想要,你也可以去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冥想,只要能达到跟其他冥想差不多的目的即可。另外,请不要把冥想的目的只当作是为了学习神秘学,说实在的,冥想对於个人各方面的成长以及压力的舒放也有很好的做用。 
    关於精神力 
      有人说冥想是为了获得魔力(或是马那),不过实际上你并没有得到什麼,因为在冥想的练习里,你所做的是对於自身心灵甚至灵魂上的磨练,而这种磨练所得来的,就是精神力(控制自己精神的能力)。精神力的磨练要靠不断的练习仪式来提升,因此在这奉劝想一步登天的人,唯有花工夫去练习,才会有想要的成果。


    2楼2009-03-07 00:47
    回复
      2025-08-19 23:05: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简论仪式程序
      前面我们说到仪式之前所该知道的一些基本知识,今天我要接著说到仪式的大致程序
        前面我们说到仪式之前所该知道的一些基本知识,今天我要接著说到仪式的大致程序,可能会有错,所以也请各位提点一下。 
        一般来说,仪式前我们会将需用到的道具放置入场地后,在地上设下一个适当大小的魔法圆,但需注意的是,魔法圆要先保留一个可以通过的缺口,因为目前只是仪式前的准备阶段,缺口可以方便出入。准备完道具后,施法者(仪式参与者)会准备先净身。净身的作用除了是将自身清洁乾净外,也有放松精神的作用。净身完后换上祭服(袍),一般祭服都是黑色或是白色,黑色代表吸收力量,白色代表反弹力量,并需注意仪式用或施法用的衣服,若非必要者,仅用於仪式或施法时穿著,尽量不要平常常穿的衣服拿来当祭服,不然就是要确定是乾净的衣服。 
         
        前续动作准备完毕后,再来就是进入魔法圆内准备施法或是仪式。进入魔法圆后需把魔法圆接起来,然后圣化魔法圆,再来就是做仪式前的驱逐、祈祷、元素召叫、四方守护神召叫……等的前序动作。之后是进入主仪式,主仪式完了以后就是一些收尾的动作,诸如仪式后的祈祷、平衡力量、或是驱逐反噬之类的动作,最后就准备收拾器具并还原现场。而大部分正式的仪式之前,都会有做前续仪式的动作。前续仪式一般具有结界、驱逐与平衡等的效用,也可以让仪式参与者在前续仪式的步骤就已进入状况。而伴随著前续仪式的进行,主仪式完后也会有后续仪式,目的同样是在驱逐,也有稳定的作用。一般最常用於前续与后续动作的仪式是小五芒星仪式,所以小五芒星仪式才是最基础的仪式,其他的都是一些小练习而已(六芒星仪式跟五芒星驱逐仪式除外),而光球一般是用於仪式前的放松。 
        目前网路上资料最完整的大仪式应该属黄金黎明留传下来的至高无上五芒星仪式,也就是俗称的「了望台开启」。


      3楼2009-03-07 00:48
      回复
        祈祷与咒语
          当我们在施咒时,通常会需要吟诵一段或长或短的字句,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咒语或咒文;然,当我们真正去探讨其中的字句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有些字句其实比较像是祈祷文,因此就会让人们有「咒语=祈祷文」的误解。
          事实上,咒语跟祈祷文之间是有所差别的。咒语的构成方式,一般的说法是必须具有特定的文字排列、音调的抑扬顿挫,以造成引发力量共振的效果。而这种情况多是以「韵文」的方式存在。在古代,「韵文」通常被配与特定的音调,以让听者能够从声音跟文字间接触到某种特定的情境,因此有许多诸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穿插在黄山三十六峰」、等的形容。因为声音是在我们出生开始就已经存在的第二触手(第一是视觉),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感观方式,我们可以藉由声音去判断情绪,也可以用声音去对某个人作某种特定的影响。在施法上,透过韵文的正确吟诵,我们可以对自己做到类似催眠的作用,让自己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以正确的引导力量来达到施咒的目的。当然,有些时候,我们则必须透过语气表达的方式(激烈或和缓)来产生情境,这点等跟音调的应用是一样的。
          而祈祷文的要求则比较松散。祈祷文一般只要符合下列三点:
        (1)对象,泛指祈求的神灵
        (2)目的,指祈求的事物
        (3)赞美,对於该神灵表示自己的信仰
        通常所祈求的神灵多是我们所耳熟能详的,诸如天主、天使、或是恶魔等;但也会有一些我们根本没听过的神灵,像是冰之女神或是其他莫名其妙的神只,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怀疑该施咒的正确性。在目的上,通常以「具有切身需要」的希望为主,并且都是比较实际的希望,例如:你祈祷能够使雨停,或是能够让某某某倒霉等,然前者本身归咎於天气的变化,并非人力可及的事情,而后者本身比较偏向於诅咒,必须经过特定方式(施咒)以及执念的累积等,才有达成的可能,因此两者都比较不符合一般祈祷的目的。第三点通常会被省略,因为通常我们的祈祷对像,都会是自己所信仰的神灵,所以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有赞美的表现(言语或是心里)。而我们也不太会在祈祷文中对於信仰之外的神灵祈求或赞美,因为我们并不具有对於该神灵的信仰,因此效益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而有些祈祷文也会有韵文、音调及语气的应用,但那多是造成祈祷者能专注於祈祷本身的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让祈祷者达到某种特定的情境而为,因此祈祷文跟咒语本身仍究有著本质上的不同。
          进一步而言,我们可以透过祈祷文跟咒语来分别一个spell。通常,如果该spell是使用咒语,则大都是具有效益性的,也就是说是「 可以施展与成功的施咒」,其他会影响施咒成功与否的因素,就是道具上的应用、念的控制、以及对於该施咒的熟练度了。而如果是使用祈祷文,我们则可以将其归类於「小迷信」一类,也就是「信著信,不信著不信」的施法,该施法并没有一定的成功性。
          说到这里,或许会有人有下列疑问:在仪式里也是使用祈祷文,难道仪式本身也是小迷信?
          基本上,仪式并不属於施法的范畴。仪式的目的,在於透过此特定方式,达到能够接近甚至接触神灵的目的,以坚定自己的信仰或是获得信仰所回馈的力量(心灵力量)等等。并非如施法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去执行,仪式通常都有其规则性,也就是固定时间的练习。而仪式当中韵文、音调及语气的应用,则不同於祈祷文,而是跟咒语一样为了引祷仪式者本身进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以接触神灵,因此为加强效过,有时会伴随著燃烧具有迷幻效果的魔法香一起使用。而所谓的召唤,也是属於仪式的一种。


        4楼2009-03-07 00:48
        回复
          契 约 
            对於契约的资料其相关的说法,在中文资料里可以说少得可怜。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契约是召唤仪式所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或许是受到卡漫及奇幻文学的影响,人们大多把契约的用途定义在与所谓的魔兽、精灵甚至是恶魔等的签约仪式,因此不时会在一些讨论版或是交流性质的神秘学Clubs中,看到有人异想天开的询问如何与恶魔(精灵)签定契约等的问题,实在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事实上,契约的使用经常出现在巫术上,且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定义上来说,契约指单体对单体或群体针对某事件之具约束性效益的协定,并且多指书面方式存在的协定。但契约并不同於加入某教派或团体时所签署关於其戒条认同之宣示文件,因为前者只针对「某特定事件」具有效益,而后者本身具有长期效益;简单的说,契约等同於一种条款,但并不同於一部律法。 
            而且,契约内文必须满足一定的模式: 
          (1) 时间,表示契约签定的日期,以及该契约有效执行的日期。 
          (2) 对象:签约双方 
          (3) 事件:契约签定的目的 
          (4) 条款:针对签定目的所拟定之相关约定 
          (5) 签名:同意契约内文之双方签定者的同意署名 
          另外,在巫术上,契约的签定并需经过向信仰神宣誓(发誓)的步骤,其目的在於以个人或团体的信仰给予签定者一定的约束,因此有时会在内文中发现对於神灵的宣示词语。而在文末的签名,巫师们通常会使用魔法墨水来书写,也有少部份的人会用上自己的血来当墨水,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可以让契约具有力量,并更有效的约束契约双方。而现在则多半使用苹果醋来代替血液的使用。 
            对於契约的方式,也分为单向跟双向两种。所谓的单向契约,简单说就是强制性的契约,通常是在契约甲方的地位彰显高於契约乙方的情况下(如力量、优势、身份上的高低等)产生。这种方式等同於不平等条约,而较弱势的乙方不但在契约上的获益较少,并且会受到更多的约束,因为优势的甲方通常并不会订定让自己过於吃亏的条款;当然,也有极少部份的情况,是优势的甲方所得的获益较少,这种情况类似於施惠,而契约条款也多是甲方认为不痛不养的项目。而双向契约的发生占了大多数的情形,通常只有契约双方在对等的地位下,他们才会觉得契约存在的方式较为合理与公正,并且有人认为,唯有在这种状况下所签定的契约,才能让双方得到最大的获益。


          5楼2009-03-07 00:49
          回复
            了望台那个东西是无效的。
            二来契约这个东西无须如此颇费周折,只要你开出的东西足够好,自然有货上门。而且契约这个东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虽然暂时可以提高,但是所签署的东西远远超过自身的能力就会导致很大的副作用。按照七轮来说,你对身体进行契约签订那么无论这个契约带给你的能力多么微小对于海底轮和脐轮的危害都是很大的。


            8楼2009-03-07 01:04
            回复
              回8 请仔细看4L
              回9 那帖是我多发的...
              This world not accidentally, only has the necessity...


              10楼2009-03-07 09:25
              回复
                oppojuj 无事也多但我的白魔法转转的说- -
                支持一下


                IP属地:河北11楼2009-03-07 0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