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个知乎回答:我真正和一些热心公益的人打过交道,可以说,纤弱敏感,有点神经质,又有点孩子气,是搞公益女性的一些共通的禀赋。慈善不是几个衣着光鲜的女明星,在晚宴上举举牌而已。大城市的人,捐款捐物到需要慈善的穷乡僻壤,跟我们对接的,永远是东北话讲,有点神神叨叨的大姐,放着小麻将不打,KTV不去,跑去村里面发衣服,做公益。村子里臭水沟一条一条的,蚊子都是带毒的。我们大学生自诩做公益组织,让我住村里,那根本不可能。“慈善的最后一公里”,就是靠本地人来做,她们在自己的生活圈里,往往就是很不受待见的,很能“折腾”的一群人,想必她们的家属朋友,如何背后议论她们,我们应该可以揣测出一二。但是就像袁立,江一燕这样的人,除去演员身份,她们就是能做一些让世界更加美好的实事的。她们去过的地方,论条件的险恶,环境的脏乱,莫说是住在那里,就算是站一会,恐怕章子怡都不会站的。
袁立帮助的尘肺病患,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会觉得可怕,肺的衰竭是最残酷的,不信去看看百草枯的病例。早期还有的治,中晚期,就是眼睁睁看着自己其他器官都好好的,唯独如何调大氧气瓶,自己还是上不来气,最后痛苦离世。与其说是救治,都不如讲是一种临终的人道主义关怀。袁立做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很沉重,别人都不肯做,或者说觉得无关紧要的事情。那个岁数的民工,没听过《卧虎藏龙》的人估计不少,但没看过《永不瞑目》、没看过一两集《铁齿铜牙纪晓岚》的,那真是世间罕有了。我想尘肺患者走向生命尽头能得到的温暖,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不是哪个女明星,穿着天价礼服,秀一把慈善芭莎晚宴,能及的亿万分之一吧。
何况说捐你倒是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