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最具潜力产业投资目的地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7年05月12日 版次:JB04 作者:

台山工业新城管委会办公楼。
台山再出发之园区
台山工业新城
沿新台高速进入 台 山 境 内后,一个“因为更近,所以更亲”的硕大广告牌,形象地描述了台山工业新城与深圳的距离,以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台 山 工 业 新城,这个位于台山市北部,规 划 总 面 积13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涵盖台城、水步、大江三个镇(街)大部分区域。这个承载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重任的园区,既是广东省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更是台山市重点打造、承接深莞穗产业转移的重大产业平台。
在成立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台山工业新城就累计引进项目10 2个,总投资超312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37个,总投资超7 4亿元;在建项目30个,总投资超55亿元;筹建项目3 5个,总投资超183亿元。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届时,工业新城与深圳、香港的距离 进 一 步 拉近,工业新城即将“化蛹成蝶”为“新城”。
投资福地
与深圳共处1.5小时生活圈
5月10日上午,位于台山工业新城园区里的台山市富通达软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公司董事长王毓年正在疏通管道,为两个月后最后的开工做准备。为了能在台山落户投产,他已经准备了两年多,这些投入很快就能看到成效了……
富通达的经历具有典型意义,这家软包装材料龙头企业的工厂原先在深圳龙岗,因为产业转型,经过反复权衡,富通达最终选择了台山。该公司董事长王毓年算下来,这里综合成本比深圳节省30%。
“我选择台山工业新城主要是看好这里的未来,深茂铁路很快就要通车,还有深中通、中开高速等公路非常方便;如果深中通道开通,这里到深圳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加上珠三角最低电价,较低的人工成本,可以说台山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富通达董事长王毓年说。
事实上,台山工业新城也将目光锁定了深圳的产业转移企业。这里享受省里的“深度转移政策”,电费则是珠三角最便宜的,深中通道开通后,从深圳经过中山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新会后就可以直达,与深圳处在“1.5小时生活圈”内。
台山工业新城管委会招商服务科科长戴敏说:“我们近年也加大了对深圳的招商力度。受到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包括宝安区在内的整个深圳都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部分产业尤其是加工制造业将加速‘产业溢出’。与此同时,台山作为珠三角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电能源等优势,特别是台山制造业发展大平台——— 工业新城,具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是江门乃至珠西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战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很强。深茂铁路台山站、中开高速出入口也在这里,台山与宝安两地产业深度对接的合作空间非常大。”
今年一月,台山市委书记张磊、市长李惠文还专程带队到深圳市宝安区开展招商考察活动,提前布局,主动承接深圳宝安“产业溢出”效应,就共建深圳宝安(台山)产业园进行深入洽谈,加快两地的产业对接。
台山力量
江门副中心门户,独占区位优势
5月6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活动正在上演。这是由台山工业新城管理服务中心、工业新城团委、水步镇团委联合举办的“爱在五月、牵手台开”企业青年联谊活动,来自台山和开平两地的200多名企业青年员工欢聚一堂,气氛热烈。
事实上,企业员工在寻找着自己的幸福,选择台山工业新城的企业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不少在这里的企业称,台山工业新城是个“福地”。
站在工业新城规划图前清晰地看到,工业新城有着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工业新城(水步镇)是目前江门交通规划建设中台开快速路与中开高速、深茂铁路的交会区域和台开恩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外界进入粤西乃至大西南的重要一站;交通枢纽和桥头堡的优势不言自明,江门副中心门户位置跃然而出。
这个位于珠三角西部的工业园,是广东省打造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节点,以江门产业园(台山园区)为核心,规划总面积138平方公里,涵盖台山北部的台城、水步、大江三个街镇的大部分区域;坚持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的规划理念,采用组团式布局,渐成功能互补、产居一体的综合城市新区。
作为台山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工业新城是台山今后五年抢抓机遇、争先进位的重大抓手和重要平台。
短短几年,工业新城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亿元,投资硬环境快速持续改善,已形成高效快捷的路网体系,充足稳定的水电供应,通畅的网络通讯设施,完备的污水处理设施,优美的休闲生态景观,标准厂房、商业配套设施持续完善。
在工业新城园区内,还有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机械装备检测重点实验室,建成配套员工宿舍9幢共700多套,可供近3000名产业工人居住生活,各个组团的配套设施也正在加快建设中。
台山工业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业新城结合江门和台山两级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一纲要五大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紧盯重卡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围绕强链、建链、补链,精准招商,实现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在推动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方面,台山工业新城重点依托富华重工、鸿特精密技术、迪生力汽配等项目,开展强链建链补链,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在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集群方面,以海亮铜业为龙头引进相关产业,壮大新材料产业链条。
在新的产业布局的推动下,台山工业新城在引进大项目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记者拿到的最新材料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工业新城已签约工业项目10个,投资总额20.8亿,新动工项目3个,新投产项目3个,新上规企业9家。1-3月,台山工业新城工业总产值77.08亿元,同比增长8.1%;工业增加值16.58亿元,同比增长17.7%;民营工业增加值6.83亿,同比增长29.3%。
蓄势待发
工业兴则台山兴
工业强则台山强
未来5年,台山将投入超100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交通“大会战”:北部片区着力建设“三快两铁”———台开快速、陈宜禧北延线、S274西延线以及深茂铁路、广珠城轨台山段。
“工业兴则台山兴,工业强则台山强。”台山市委书记张磊表示,未来五年,台山将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抢抓“珠西战略”机遇,依托工业新城和广海湾工业园区两大产业平台,牵头打造好重卡和商用车、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两大产业集群,加快构筑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可以预见,台山工业新城将迎来重要的发展节点。
事实上,不少企业在工业新城感受到了“台山速度”。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总投资计划为15亿元,设计总产能为10万吨,仅用7个月时间实现了从项目建设到试产,已经投产的一期项目产能为2.5万吨。
“我们来这里投资建厂,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政府服务好、行政效率高。”浙江民营企业排名第二位的海亮集团——— 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党建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同时,工业新城还通过盘活闲置厂房、低效用地企业帮扶,不断拉升自己的人气。在吸引社会资本方面,盘活原文华工业区闲置用地53亩,建设小微双创基地标准厂房10000余平方米,成功引进投资超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松田电工,大大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
在“园镇融合”方面,台山工业新城正在实施广东唯一的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从整体发展出发,合理调配、统筹区域内土地等资源,提升优化区域内各片区的功能服务,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镇区。
“企业在左边,农村在右边,园镇融合,我们致力于打造生态工业园;以‘健康’为主打,如建立健康菜单、健康餐饮小店、健康小屋等。”该负责人说。
据南都记者了解,第四代工业园的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工业园区以单一产业集聚为目标,以工业为单纯重心的设计思路,强调产城一体化、工商同步化、居住社区化、用工本地化、生活家庭化的“五化”理念,将工业地产与生活功能、商业功能结合起来。
不论是给员工举办相亲活动,还是给企业提出“盘活”土地的大招,台山工业新城都在朝着“工业园区4.0”时代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