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更。这套图是母狮打死公豹,大家肯定都看过。拍摄于萨比森,拍摄者是Liam Rainier。那么,当地的狮子和豹子竞争是否真的那么激烈?还需要后续研究。

肉食动物竞争的研究,大家看的都比较多了。一般来说,强势的一方会让弱势的一方改变活动的时间段,改变活动的地点,选择其他的猎物来避免直接竞争和暴力冲突。强势方也经常捕杀弱势方导致双方数量呈现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比如印度一些区域的豹子为了回避老虎活跃的核心区域,不惜铤而走险,进入没有老虎出没的城市。而一些地区的老虎多起来会导致豹子数量减少。除虎豹外,狼和郊狼,郊狼和草原狐,澳洲野狗和赤狐,也都观察到过类似现象。也有采取不同策略的,比如非洲野狗就是避开狮子密集的地区,而猎豹则选择中午的活跃来避开狮子。
萨比森的狮子豹子之间究竟是哪种形势呢?这里一月气温28度,七月17度,年降水量620毫米。狮子的密度每100平方千米是10.8 ± 0.2只,豹子的密度每100平方千米12.2 ± 0.1只。
双方选择不同的食物来避开竞争,一般来说狮子选择大到超大的猎物292 ± 8 kg,豹子则选择中小型猎物37 ± 1 kg。双方只有较小一部分的重叠。

狮子并不会大量夺取豹子的猎物。豹子猎物有11%被斑鬣狗夺走,被其他豹子夺走的有8%,而被狮子夺走的情况只有2%。

对小环境的选择上,狮子和豹子没有太明显的区别。除了豹子会略少的选择河岸林地,而略多选择盐碱地区。这可能和狮子豹子的猎物非洲野牛和黑斑羚的喜好关系最大。豹子可能略避开狮子分布密集的区域,但只要周围有树和更多植被,就可以靠爬树躲开大部分攻击。

从狮子和豹子的死因来看,狮子无论年龄,最大的死因都是同类争斗。幼年豹最大死因是同类争斗,独立的豹最大死因是疾病。但仍然有22%的幼豹和23%的独立豹被狮子杀死。而豹子杀死的狮子全都是不满7个月大小的,只占幼年狮子死因的2%。互杀中,死亡的狮子平均年龄0.22岁,死亡的豹子平均年龄2.71岁。

狮子豹子的数量,浅色的线是2岁以上的,并没有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

结论是萨比森的狮子豹子竞争并不激烈。他们靠选择不同大小的猎物,已经规避了大部分直接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