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三毛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其实每一个作家都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同时也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艺术来源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又高于生活。作者只不过把一些我们也曾或多或少经历过却又无法表达的情愫用文字把它串起来,又加以文学修饰罢了。
在旧体诗的写作上,我和诗人鹿斌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旧体诗的题材有很多种,例如咏物诗、赠别诗、边塞诗、闺怨诗等等,无论选用哪一种,最基本不变的是它们都在为作者传递一种思想感情抑或精神寄托。其实每一首古代诗歌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作者的句子优美,最主要的是诗歌背后经过时间的洗礼,除了当事人以外,早已被人遗忘在历史角落里的故事。
我在《云在青山月在天》这本诗集里基本选用了我从开始诗词创作到现在的所有诗词。当然了,有一些本身就是当时和朋友开玩笑随便写写的东西,狗肉是上不了席面的,自然也是提前枪毙了。但是,我的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故事,抑或时间紧迫的原因吧,以至于这本诗集里所选的诗有些杂乱无章,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锅大杂烩。除了十分不像话的以外,这些年自以为还凑合的诗基本都收入了,我因「无感不作」的习惯,如诗人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一样,我的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只是借用诗歌的形式把我所经历的事情记录了下来,算是浓缩版的日记吧!
相对于许多人来说,我是不幸的,但是对于同样在艺术上一直不懈努力而从未显山露水的人来说,我又是幸运的,我对此由衷地感谢这么多年从艺的道路上那些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的人。这些人里,不乏我的亲友、师长、前辈,亦或是素未谋面的读者朋友,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我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在此,由衷的表示感谢。